APP下载

汝南县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经验与成效

2020-12-20

河南农业 2020年10期
关键词:清查核实三资

一、基本情况

汝南县辖18 个乡镇(街道),281 个行政村(居委会),3389 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9.33 万hm2。自2018 年6 月汝南县启动清产核资工作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清产核资工作列入重点,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县、乡、村三级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形成了级级有人抓、层层有人管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县3688 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已全部完成资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系统录入上报等工作,共清查核实资产186 011.7 万元,清查核实集体土地总面积11.33万hm2,农用地总面积10.24 万hm2,数据系统已提交上报。

二、经验和成效

(一)清查核实资产

汝南县清产核资工作以乡镇为单位按照建立机构、制定方案、政策宣传、业务培训、清查核实、价值评估、产权界定、公示确认、审核备案、建立台账、汇总上报11 个程序进行,在全县18 个乡镇(街道)分别开展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一是加强培训。全县对乡镇(街道)农办人员、村“两委”、村民组长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共培训 1614 人次。培训使他们对政策学习更透彻、基础表格填写更规范,以确保基础信息精准可靠。二是严格手续。为使“清理登记”更全面,在清理和登记环节,坚持边清理、边登记原则,乡镇“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提供标有完整账面信息的资产负债表和“三资”台账及账目明细表、实物、合同等,各村组逐件逐块全面进行清查登记,所有表格栏目不得空缺,全体清查人员必须在每一张清查表下方的空白处签名。三是精准核实。“核实公示”做到以村为单位,由村“两委”召开核实确认会议,村民代表及清查组、核查组全体成员在会上将村组两级所有清查结果进行逐条讨论,审核确认后确定公示结果。四是强化督导指导。为加快清产核资工作进度,汝南县对清产核资各个环节的工作任务倒排工期、严格奖惩,同时成立2个督导组,分别由政府督查室领导带队,每月对乡镇进行2 次例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在全县进行排名通报。县农业农村局班子成员每人分包1 个乡镇,每周入村进行1 次督导。五是开展“三资”清理整顿。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县纪检监察委安排部署,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在全县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顿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会、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针对排查出的不同问题依法依规制定指导性处理意见,并采取建立整改台账、发送交办清单等形式,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整顿工作。“三资”清理整顿共清理出4 大类、312 个问题。

(二)明确产权归属

汝南县清产核资办公室通过与国土、教育、卫生、林业、扶贫、财政等部门对接,取得2017 年的有效数据;或与国土、文教、卫生、财政联合办公,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实事求是、依法依规的原则,将集体资产确权到乡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不打乱原集体所有的界限;对于政府拨款、减免税费、扶贫投入等形成的资产,依法依规把所有权确权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三)健全管理制度

清产核资完成后,各乡镇、村、组都建立了集体资产登记制度、资产保管制度、资产使用制度、资产处置制度、年度资产清查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等相关管理制度,以方便每年末开展一次资产清查,动态掌握资产变动情况。

(四)管理平台建设

汝南县3688 个集体经济组织已于2019 年4 月底将农村集体资产清查数据全部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管理系统,5 月初乡镇完成数据审核、校验、上报工作,县区审核上报工作已完成。

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意见

(一)完善制度体系

在“三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二)加大培训力度

村“两委”干部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只有不断提升其业务管理水平和制度执行力,才能保障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到位。因此,需充分利用各种载体,进一步加大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村“两委”干部对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

(三)加强监管合力

进一步推进季度联审和年度评议村级财务,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充分发挥村监会原始审核关口的把关作用。县农办、纪委、审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指导、监督与检查,形成监管合力。

(四)加强农村经管队伍建设

配合县、乡农经部门“三资”业务管理人员,充分发挥农经部门农村集体“三资”审计的职能作用,定期开展审计,加强“三资”监管。

猜你喜欢

清查核实三资
完善财务制度建设 强化农村三资管理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广州: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全程上网
加强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措施分析
固定资产清查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
从固定资产清查视角探讨高校固定资产管理
中国2012年增速确认为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