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溶栓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2020-12-20李武强毕树立

关键词:通率尿激酶溶栓

李武强,毕树立

(唐山市开平医院,河北 唐山 063021)

急性STEMI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心血管疾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患者多有胸痛、心悸、乏力等先兆症状,服用硝酸甘油胸痛无明显好转。其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硬化斑块脱落、破裂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血液循环,使冠脉完全闭塞或血流急剧减少,心肌细胞因长时间缺乏营养供给而发生大面积死亡。临床治疗通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溶栓治疗,旨在促进阻塞的冠脉尽快恢复血供,延缓梗死进程,抑制左室重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风险。目前多数基层医院受自身技术、设备所限,无法开展PCI,因此急性STEMI的治疗仍然是以溶栓为主。尿激酶、阿替普酶等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相较于其他溶栓药物,尿激酶价格低廉,溶栓效果明显,因此临床应用比较广泛。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溶栓时间窗有直接关系,溶栓时间越早,临床治疗效果越显著。本研究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8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应用尿激酶溶栓不同时间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8例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男74例,女46例;年龄36~75岁,平均(54.25±8.67)岁;前壁梗死30例,下壁梗死48例,下后壁梗死26例,前间壁梗死24例。以患者发病至溶栓治疗6h为节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类比。所选对象均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规定的急性STEMI诊断标准;发病至溶栓时间在12 h内;患者发病前1周内未使用过溶栓药物。同时排除肝肾功能不全者;伴有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倾向者;合并精神或神经疾病者;对尿激酶过敏者等。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00 mg,口服硫酸氯毗格雷片300 mg,同时给予镇痛、吸氧、心电及血压监护,并将150万U尿激酶融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3 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6000 U/1次,1次/12 h,连续治疗7天。根据患者治疗情况酌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

1.3 观察指标

(1)血管再通率:溶栓2 h后ST段回落≥50%,胸痛症状明显缓解或完全消失,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心肌酶峰值前移,CK、CK-MB于发病14 h内达到峰值,以上除前两项组合不能判定血管再通外,其他任意两项或两项以上组合均可判定为血管再通。(2)ST段回落率:观察患者在溶栓治疗后2 h 和12 h的ST段回落情况,以ST段回落≥50%为判定依据。(3)血清NT-proBNP水平:溶栓后12 h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利用心脏标志物检测仪以3000 r/min的转速离心15 min后,取血清进行NT-proBNP水平测定。⑷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发生出血、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衰、心肌梗死等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软件SPSS 20.0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率和(±s)表示,并进行x2检验和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ST段回落率、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

实验组溶栓治疗后,62例实现血管再通,血管再通率96.88%;溶栓2 h后,33例ST段回落≥50%,ST段回落率51.56%,溶栓12 h后,59例ST段回落≥50%,ST段回落率92.19%;溶栓12 h后,血清NT-proBNP(534.84±51.46)ng/L。对照组溶栓治疗后,47例实现血管再通,血管再通率73.44%;溶栓2h后,28例ST段回落≥50%,ST段回落率43.75%,溶栓12 h后,52例ST段回落≥50%,ST段回落率81.25%;溶栓12 h后,血清NT-proBNP(630.12±54.98)ng/L。实验组患者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率、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血清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溶栓治疗期间发生轻度出血1例(1.56%)、心绞痛0例、心律失常1例(1.56%)、心衰0例、心肌梗死1例(1.56%),不良事件发生率4.69%。对照组溶栓治疗期间发生轻度出血9例(14.06%)、心绞痛3例(4.69%)、心律失常2例(3.13%)、心衰1例(1.56%)、心肌梗死4例(6.25%),不良事件发生率29.69%。实验组患者溶栓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急性STEMI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探讨对急性STEMI的预防和治疗非常必要。溶栓是基层医院治疗急性STEMI的首选方法,但对溶栓时间窗的要求较高,临床上将发病6 h之内定义为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窗。影响溶栓时间窗的因素有患者自身的原因,也有医院的原因,还有就医距离的问题,最终导致有些患者错后溶栓治疗的黄金时间窗。为尽可能缩短急性STEMI患者溶栓时间窗,也有专家给出了具体建议:如加强急性STEMI的规范化溶栓培训,建立急性STEMI患者救治绿色通道,对确诊的急性STEMI患者在院前急救中积极开展溶栓治疗,重视急性STEMI的宣传教育,真正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尿激酶是临床上常用的溶栓药物,进入人体15 min后即可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迅速降低患者体内凝血因子水平,溶栓效果明显,且对患者肝肾损害较小。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血管再通率、ST段回落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血清NT-proBNP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与前人的研究成果较为一致,说明6 h内的溶栓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7-12h的溶栓治疗效果,对于急性STEMI患者尽早开展尿激酶溶栓治疗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通率尿激酶溶栓
不同浓度尿激酶在PICC导管堵塞再通中的应用进展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溶栓期血压变化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疗效及预后的关系
在急性脑梗塞中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评价
超声针联合微泡干预尿激酶溶解体外血凝块
溶栓时间对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手术疗效及不良事件的影响
阿替普酶溶栓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再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