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服务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养模式研究
——以华北理工大学为例
2020-12-20郝海滨杨涛
郝海滨,杨涛
(1.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唐山师范学院,河北 唐山06300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着力打造应用型、复合型职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激发高等教育内在活力。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急速发展和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目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要求。地方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教育过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方面都存在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培养的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却在工作岗位上不会应用,更不会变通、创新。所以,作为地方应用型大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创新能力、教师优化教学对于整个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及未来行业人才需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应当成为地方应用型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
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需要具备“高深学问”,还要具备“高深技能”,在学习的培养过程中,要使学生同时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职业技能、社会交往、解决问题和创新等多元能力。目前,大部分地方普通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都比较偏重理论教学,以理论讲授为主,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并不重视,即便引入了案例教学,但离真正的实践教学环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不仅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率,还让诸多用人单位及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实用性产生疑虑。对于地方普通高校来讲,本科生是人才培养主体,大众化的教学除了用于科学研究,还要注重服务于社会需求,服务于学生的需求。因此针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迫切。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因此,服务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之一。
一、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我们将着力建设高水平教学体系,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一流专业;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教材。
国外一些国家在专业实践性教学方面的教学改革走的都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并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如美国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英国的“三明治”、“工读制度”等,这些高等教育体系大众化过程对我国高校专业实践教学的设置、运行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个与实践性紧密相关的专业,结合专业特点,必须要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商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就要以服务社会多层次人才需求按照人才的就业导向来合理的调整培养方案和目标。华北理工大学主体专业以工科和医科为主,培养学生主要面向工矿企业和卫生系统,学校的总体定位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就更应该突出实践教学的地位,使课堂理论教学环节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实习基地,开展合作性实践,突出实用性、规范性和先进性。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高智商、高情商和高胆商。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的结合,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工商管理专业不同于基础理论性学科,学生的技能需要通过实战演练等实习实训环节来掌握,是一个复杂的课程训练体系。而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其中重要的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授课的方式方法必须要紧密联系实际,对课程中涉及的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要和现实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丰富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极大地提高的学生的就业率和市场竞争力,在满足社会需企业需求的同时也满足学生的需求。
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应强调以培养高素质、具有创造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指导思想,实践环节以创新实践为导向,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实践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到逐步实现理论到实际的过渡。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流本科教育宣言”强调必须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大胆改革、加快发展,形成领跑示范效应。将汇聚育人合力,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教科结合,健全高校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华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接轨,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能力,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及企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的需要。
2001年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标准》,200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出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是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认证,该职业已被国家列为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职业,规定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性强,国家对此实行“就业准入”,入行和提升都需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在人才市场中,既懂政策又熟业务的持证人才备受企业青睐。没有人怀疑HR在企业中的地位,打开各个招聘网站,人力资源招聘信息永远处在“第一集团”,各行各业都有极大的需求,尤其是技术层面人才的需求(包括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招聘与培训、劳动关系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师只有生动、准确地将自己的思想、研究成果表达出来,其观点才有可能被公司决策层启用。而根据IPMA(中国)人力资源研究所的调查分析,随着人力资源地位不断提升,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除了是一位人事管理专家,应熟悉组织或企业人事管理程序、了解政府有关法规政策之外,还应把其角色扩展为:1.业务伙伴,熟悉业务,参与制定业务计划,保证业务计划得到有效执行;2.领导者,发挥影响力,协调平衡组织或企业对员工职责和贡献的要求与员工对于工薪福利的需求关系;3.变革推动者,协助组织企业管理层有效的计划和应对变革。
按照国家“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精神,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师的素质要求,在对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理论及先进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及对本专业办学经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华北理工大学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实证分析基础,充分发挥专业实训软件和实习实践基地的作用,利用国家案例库针对性的开展案例教学,全方位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协调,课堂教学与课外运用的协调,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等等,以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满足地方经济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需求。
三、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强调,围绕国家主体功能区定位,将学校发展规划与经济带、城市群、产业链的布局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集群发展的“集聚-溢出效应”,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导向,增强高校的“自我造血能力”,激发内在动力、发挥区域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地方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已经极大的影响着人才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的制定。与此同时,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认同也主导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和形式。
华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服务于工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养目标是在反思高校实践环节的问题后,根据市场的变化,注重对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实操技能培养与开发,提出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抓紧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案例、实验模拟和社会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实施“双证书”制度,将考证融入日常课程教学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师通过率。
1.制定“服务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养规格: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胜任特征模型从职业道德品质、知识、技能、人格特征等方面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深度合作,改变教学内容没能和地域和企业特点相结合的问题;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2.探讨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充分利用参观考察企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调查、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理讲座、专业竞赛、实验室模拟实习、毕业论文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3.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开放式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双向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小组讨论、模拟练习和游戏练习、情景模拟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探讨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系列课程的学习效果。
5.探讨多渠道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实践教学能力。加强教师交流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建立健全双师制(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鼓励专业教师在企业兼职,并与兄弟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开拓眼界,积累人脉;落实企业专家外聘制度。
6.有计划、有步骤地与一些企业专家合作,编写更符合自己“工学结合”特色的专业教材。制定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改变过于重视考试结果,考核形式单一,学生重答案的统一性而忽视创造性的现状。
为使实践性教学成为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华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以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培养为突破口,围绕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服务,充分利用环渤海经济圈的社会经济资源,积极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及多元培养的新途径。立足河北,面向全国,为工商企业培养具备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