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方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体会

2020-12-20李光哲金华锋张利东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41期
关键词:内环精索疝囊

李光哲,金华锋,张利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八集团军医院普外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腹股沟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普外科疾病,约有0.1%~0.5%的发病率。以往临床上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但术后普遍存在慢性疼痛,且治疗后的复发率较高,可达10%~15%左右。我院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80例腹股沟疝,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包括直疝16例、斜疝59例、双侧疝5例。根据分型标准:Ⅰ型疝23例、Ⅱ型疝30例、Ⅲ型疝20例、Ⅳ型疝7例。纳入标准:均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均符合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指征,均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征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合并其它重要器官疾病者。其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35~78(56.32)岁。其中53例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7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1.2 方法

本组使用的疝修补术装置由北京天助畅匠医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善释疝修补片)。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于腹股沟位置做4~5 cm手术切口,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游离疝囊至疝颈部,无需切开小疝囊,经内环口翻入腹腔,大疝囊将成型后翻入腹腔,直疝疝颈部环形切开腹横筋膜,游离疝囊并翻入腹腔,填充网塞,内瓣固定在腹横筋膜上。将补片放置在精索后方,覆盖腹横筋膜表面,固定好补片,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和手术切口。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麻醉、切口同上,寻找疝囊,游离疝囊后,高位结扎疝囊,依据缺损大小修剪网状平片,剪开网片使内环口可通过精索展开网片,并放置在精索后方铺平。网片开口处交叉缝合,固定在腹股韧带上,重建内环口,并固定好补片。依次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将腹股沟管关闭,逐层缝合手术切口。

2 结 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1±5) 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8.7±4.3)h。未发生阴囊积液(血)、水肿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住院时间(5.6±1.2)d。72例患者获1~3年随访,4例患者术区有轻微异物感,无需特殊处理。无复发病例。

3 讨 论

腹股沟疝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疾病,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常用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近年来,无张力疝修补术在临床治疗上应用越发广泛,此种手术方法具有创伤性小、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征,但不同的修补方式取得的效果仍然存在一定争议[1]。

本组根据临床分型不同采用了平片式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适用于Ⅰ、Ⅱ型疝,其是将补片放置在精索后方的一种修补手术,可以促进纤维细胞生长,加快补片与周围组织的融合速度,形成一层纤维结缔组织层,能够达到完全覆盖腹股沟三角区,加强腹股沟后壁的坚固性[2]。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将腹股沟区解剖为基础,使用一个平片和一个伞状填充物,平片能够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的承压程度,而伞状填充物可以分散腹股沟管缺损区的腹腔压力,以增强腹股沟管的抗张力强度。Ⅲ、Ⅳ型疝病人,内环大、后壁缺损,单纯加强腹股沟管后壁,仍存在疝复发风险,此时增加网塞,可分散局部压力,减少复发机会,尤其是双侧直疝病人,更适宜。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手术操作不当和患者持续的高腹压状态。由于修补材料作为异物存在人体组织内,一旦发生感染,很难愈合;而且其与组织相容性好,一旦复发需再次手术时,取出会异常困难。因此必须注意:(1)围手术期应纠正和控制排尿困难、便秘、慢性咳嗽等使患者腹压持续增高的因素。(2)严格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手术操作,止血彻底,防止发生感染。(3)游离精索和寻找疝囊是疝手术的关键步骤。(4)填置补片:充填网塞时,不论斜疝还是直疝,适当修剪网塞,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适宜内环大小和局部空隙,网塞内瓣间断缝合固定在腹横筋膜。聚丙烯补片术后有20%的收缩率[3],因此,补片覆盖区域要充分,外侧超过内环2cm,内侧超耻骨结节2cm,并间断缝合固定好补片。

猜你喜欢

内环精索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联合腹股沟小切口治疗特殊类型腹股沟疝
精索静脉曲张会引起不育吗?
灯泡贯流式机组管形座安装工艺分析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精索静脉曲张不会影响性生活
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方法的改进
男子精索静脉曲张所致的不育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