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综述
2020-12-20孙才明郑琼洮关江华
孙才明,郑琼洮,关江华
(黄冈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打破封建地主制度、解放广大农民、实现民族独立为核心,实行“农民所有,自主经营”的个体经济体制;1949~1953 年农业经营模式经历了互助模式—初级社模式—高级社模式—集体经营体制4 个阶段,最终形成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营体制,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在人民公社时期,因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效率较低,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农业的发展。1979 年,实行“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先后经历了从生产队到联产责任制,从“包工到组,包产到组”到有条件地区实施“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再全面推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最终确立了“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时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增长,推动了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成为其核心问题,完善基本经营制度,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进入21 世纪后,随着社会改革的深入,土地“三权分置”的提出,进一步推进农地流转,全国农地流转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进而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发展。为规范、有序地推进农地流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借助CNKI 核心期刊及CSSCI 数据库,对2009~2019 年发表的关于农地流转的核心文章30 篇、CSSCI文章20 篇进行梳理总结,进一步厘清关于农地流转的研究成果与经验,旨为后期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规范有序流转提供参考。
1 文献资料来源与方法
2020 年 2 月 21 日利用 CNKI 数据库及 CSSCI 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日期为2009~2019 年,检索词条为“农地流转”,检索到CNKI 数据库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30 篇,CSSCI 数据库发表相关论文20 篇,运用系统分析法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从土地流转影响因素、土地流转对“三农”的影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的应对措施4 个方面对农村土地流转研究进行梳理与概况。
2 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
对农户参与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农户自然特征、禀赋收入特征和宏观政策等方面进行。王岩[1]以新疆玛纳斯县5 个乡镇369 户农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Logistic 模型从农户特征、农户资源禀赋和农地流转特征3 个方面的相关指标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流转租金、流转年限、户主对农业经营风险认知分别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农户土地转入行为,年流转租金、户主年龄和流转年限、家庭非农业劳动力人数构成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王欢等[2]以西安市秦岭北麓4 县(区)19 个乡村为例,运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大城市城郊土地流转的因素,家庭非农业收入比重与家庭的务农劳动力数量是影响土地流转的最主要因素;户主年龄、单位务农劳动力耕作面积对土地流转呈负向影响;农户受教育程度、参保比重与土地流转呈正向影响。陈治国等[3]基于CHIP2013 数据库微观调研数据,运用SNEOP 模型对农户土地流转决策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识别的基础上,构建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剂量-反应函数模型考察土地转出和转入对农户家庭产生的福利效应及差异。卞琦娟等[4]基于浙江省的农户调研数据研究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现有耕地面积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和流转规模均存在较大影响,农户的家庭人口数、家庭农业劳动力人数、农地特征和农地流转租金是影响农户流转农地的重要因素;户主的年龄影响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但是对农户的转入行为影响不显著,户主的年龄越大越愿意转出农地且愿意转出的规模越大。
从微观视角而言,农户的年龄、身体健康程度、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劳动力数量、家庭收入结构及情况、参保情况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土地流转的意愿;耕地的质量、区位、面积,农地形状特征、流转租金、政府给予农户相应的土地流转优惠政策等,亦对农户流转意愿具有重要影响。
3 农地流转对“三农”的影响研究概述
3.1 农地流转对农业影响的研究成果
学者们普遍认为农地流转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指导意义,有助于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推动农户优化家庭资源配置,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农业经营模式以小农经济为主,具有分散化、细碎化特点,影响了农业经营效率和农户收入。农地流转可以实现农地的适度集中,进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便于运用新技术和新方式进行大面积种植,从而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以增加农民收入。研究表明,农地流转释放了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经营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的发展。
3.2 农地流转对农户增收影响的研究成果
部分学者从微观视角研究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洪名勇等[6]基于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库,利用PSM 方法分析了土地流转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农地租入与租出促进了农户收入的增加,劳动力学历为高中及以上农户,流转土地后收入的增加幅度更大;农地流转行为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中、东部地区租入农地农户的收入增加效应显著高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租出农地的收入增加效应大于中、东部地区。钱忠好等[7]利用2006~2013 年江苏、广西、湖北、黑龙江4 个省(区)1 872 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研究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可以促进转出户家庭总收入、家庭经营性、工资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的增加。王雪琪等[8]利用江苏省152 个种粮大户的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转入规模与粮食单产的影响,以及与农户自发流转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与农户自发流转相比,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农地流转能够降低交易成本,并且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等惠农政策激励农户转入较多农地,扩大了农户转入规模需求。陈媛媛等[9]利用“千村调查——农村劳动力城乡转移状态”数据,构建了农户就业决策数据模型,在控制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本的内生性后,发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本增加,不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降低了女性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可能性;降低农业生产效率。换言之,较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成本使得家庭农业生产劳动力结构呈现出女性化、老龄化趋势,减少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耕地使用量,最终降低了家庭的农业人均产出。赵丹丹等[10]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系统梳理了农户对耕地保护行为的选择机制,并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租期和流转方式对不同类型耕地保护行为的选择差异。将耕地质量保护行为划分为资金偏向型投资和劳动偏向型投资,研究发现有土地转入行为的农户比无土地流转行为的农户对耕地的保护意识更强;流转租期越长对耕地保护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流转方式对不同类型的耕地保护影响并不相同,土地租金能推动劳动力偏向型耕地质量的保护,却阻碍了资金偏向型耕地质量的保护。邵景安等[11]以武陵山区为样区,使用多角度两因素散点分析和单因素相关分析研究山区耕地流转对缓解耕地撂荒的作用,研究表明,在村级尺度上,耕地流转与撂荒率呈显著负相关,流转率高的村庄,撂荒率较低;样区耕作条件与撂荒率间的相关性较弱,优等耕作条件的耕地仍然存在撂荒现象。在地块尺度上,优等耕作条件的耕地撂荒率显著低于劣等耕作条件,样区耕地的撂荒主要由Ⅳ等耕作条件的耕地所贡献。流转率高的村庄,优等耕作条件的耕地撂荒率低。耕地撂荒仍然受到土地租赁市场的完善程度所左右,且土地租赁市场在优化耕地资源利用方面的作用已有一定程度的显现。进一步完善耕地租赁市场化程度,有助于降低耕地撂荒现象的发生,可以避免优等耕作条件的耕地浪费。蔡荣等[12]利用河南省延津县311 户胡萝卜种植户调查数据,采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倾向值匹配估计法等计量模型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调查地区胡萝卜种植户异质性特征明显,技术效率平均为0.85,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土地流入行为的微观决策受农户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种植经验、家庭务农人数、距农资市场距离和是否存在非正规信贷约束等因素的显著影响;土地转入能够使农户技术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流转户的实际技术效率比不参与流转的反事实技术效率平均高出12.8 个百分点~14.4 个百分点,非流转户若参与土地流转,其技术效率平均也将提升约12.5 个百分点~13.2 个百分点。
3.3 农地流转对农村影响研究成果
农地流转对乡村的影响主要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减贫效应以及乡村振兴发展视角进行研究。
刘淑俊等[13]认为,土地流转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获得规模效益;有利于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非农就业;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与农业生产效益。曹志杰等[14]认为,土地流转有助于释放大量农村劳动力,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率的提高,促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而农民在进城务工的同时,可以保留土地承包权,进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解决了后顾之忧,为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提供了社会保障的功能。同时也增加了农村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戚焦耳等[15]采用江苏省实地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认为农地流转对提升生产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转入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要比转出对生产效率提高的影响更为显著。农地流转可改变农村的生产状况,使农业生产由小规模农户的劳动密集型向大规模农户的土地和资本密集型转变。彭继权等[16]分析了土地流转对农业机械使用的影响,认为无论是从整体土地流转来看还是不同的土地类型土地转入转出都有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的提升。夏玉莲等[17]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ATT(参与者平均处理效应) >ATE(整个样本的平均处理效应),其中,收入维度和就业维度的减贫效应尤为突出,教育维度的减贫效应逐渐显现。农地流转不仅缓解贫困表象,对消除贫困根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农地流出的就业减贫效应要更显著,农地转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吸附效应,而且只有农地流出才具有显著的收入减贫效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寻求发展,目前农村留守人员大多为老人和孩子,缺少青壮年劳动力,使得大量的耕地处于低效利用状态。农地有序流转可以将外出务工家庭和劳动力弱的家庭的土地转出,有效避免了耕地闲置,一方面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增加了转出户的收入;农地有序流转,可以更好地发展现代农业和规范化生产,延伸农业产业链,一方面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提高家庭幸福指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新时代背景下要求社会有效地整合资源,推动城市持续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农村土地的流转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解放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加庞大的粮食支持。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化我国的农地流转机制能够使农地流转更好地服务于城镇化进程,也是改善我国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重要举措。
4 农地流转现存问题研究概述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现有的土地制度已经不适宜现代生产的发展。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改变农村土地市场发育不足、完善农村土地市场服务体系是当前农村土地改革重要内容。目前对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问题研究的文献颇丰。王春磊等[18]认为,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土地流转市场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农地价格评估、调整和监督管理措施不明确、不及时,导致农民或集体权益受损。崔继梅[19]通过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地流转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农地流转规模和农地市场发育程度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且农地流转合同签约率最高的地区是东北地区,口头协议达成较多的则存在于中部地区。刘淑俊等[13]认为,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是土地流转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马佳等[20]通过对上海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上海土地流转市场进入存在壁垒,仅上海本地人有资格申办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外地来沪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者并没有相应补贴,严重抑制了农业人才的流动。根据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更快的消除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亦对其解决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21~24]。
5 对推进农地流转的对策建议研究概述
许多学者认为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必须要明确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农地流转的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地流转的市场化进程[25~37]。熊倩等[38]认为,农业相关部门应明确自身的基本职责,搭建农地流转网络平台和交易中心,及时公开农地需求信息和价格变动情况。同时,政府部门要加强农地流转过程中的监督和考核,保障农地的农业用途永久不变。赖晨辉等[39]提出要加大财政对农地流转的投入力度,完善农地流转的扶持政策对策。如提供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放宽农业经营者融资贷款条件,鼓励金融机构降低贷款门槛,切实推进农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
孔辉[40]认为强化农地流转的合同签约管理,通过第三方机构,司法部门或者当地村委会集中管理合同文本,且所签合同应到当地乡镇政府存档备案,以此为农地管理提供支持和保障,并且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基层政府要对农地流转合同进行签证备案、造册登记,健全合同档案管理制度,适时开展农地流转合同排查清理,用行政手段来解决合同管理漏洞。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农民流转的后顾之忧,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多渠道多方式保障农民及后代生存。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的保障作用,鼓励个人、集体和国家共同出资为失地农民提供保障,以此推动农地流转的进程。王振华等[41]认为,建立完善的失业失地农民保障制度,避免农民在土地流转后出现失地失业失收等状况,不至于因为土地流转而坐吃山空,走向贫困。加强农用地用途管制制度,切实保障粮食安全,保护耕地,严禁农地非农化,大力处罚擅自改变土地用途的行为、私下乱建滥占等现象[42]。完善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法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43]。大力培养发现专业人才,提高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用专业知识解决对口问题[44]。
6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土地流转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对农地流转问题进行研究也刻不容缓,要想推动农地流转的深入发展,还需要农村劳动力积极参与配合,专家学者扎根与农村生产实践,探索发现土地流转的客观规律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农村土地市场发展以及全面深入发展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