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卡托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2020-12-20钱青青
钱青青
(南通瑞慈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在适量静脉血在静脉中进行回流时,由于人体心脏收缩功能和扩张功能出现问题,心输血量减少,不能满足人体各类组织器官代谢的需要,进而导致人体进入心力衰竭这种病理状态。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特征有心输出量异常减少,身体组织血液灌输量不足以及在肺部循环和身体循环中有淤血出现。当心脏病患者进入病情严重阶段,就会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病症[1]。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选取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46~82岁,平均65.4岁。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提出的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将100例患者进行分级,其中Ⅱ级患者40例,Ⅲ级患者46例,Ⅳ级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无肝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其他严重疾病感染。
1.2 方法
给予本组所有患者卧床休息并保证持续低浓度吸氧、调节患者日常饮食,严格控制患者钠盐摄入量,并维持患者血压在正常范围之中。同时,患者每次口服卡托普利25 mg,每日3次,每次口服氯沙坦50 mg,每日1次。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3个月后超声心动图三项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和左室射血分数变化,统计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7.0为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处理软件,借助x2对用百分数表示的计数数据进行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三项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
在治疗前, 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 7.2 4±6.1 6)m m,左室后壁厚度为( 1 6 . 3 8 ± 7 . 2 2 ) m m ,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为(31.32±5.48)%,对患者进行3个月治疗后,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0.23±3.16)mm,左室后壁厚度为(10.35±3.64)mm,左室射血分数为(42.22±6.54)%,对比具有显著差异(t=6.395,P=0.000);(t=4.950,P=0.000);(t=8.154,P=0.000)。由此可以看出,在接受卡托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后,患者心肌功能有所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有所提高。
2.2 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
在对患者采用卡托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情况10例,其中高血钾症4例,咳嗽3例,皮肤过敏3例,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0.0%,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后,后续治疗不受影响。
3 讨 论
心力衰竭是因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病症,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人体心脏收缩功能和扩张功能出现问题,心输出量减少,各种组织血液灌输量不足,不能满足人体各类组织器官代谢的需要,进而导致人体进入心力衰竭病理状态。充血性心力衰竭通常是指在心功能不全的基础上,患者肺循环或体循环中出现淤血情况的一种病症,将对患者健康造成更为严重影响[2]。
氯沙坦属于最为常见质量药物,用药后氯沙坦及其活性代谢物通过阻止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使血管阻力减小,进而起到降血压的作用。同时,它能够阻止肾小管再吸收水与钠,阻止醛固酮释放,进而发挥降低血容量与降低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的增多。此外,氯沙坦还能够改善患者心肌肥厚状况,增加心输出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卡托普利是一种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生成的转换酶抑制药,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使血管阻力减小,此外,它还能够抑制醛固酮的生成,有效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运动耐受时间。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得出,卡托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患者明显有效,患者心肌功能有所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得以提高,有助于患者尽快得到恢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如高血钾症、咳嗽、皮肤过敏等,调节用药剂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总之,基于氯沙坦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多方面优势,可将其广泛运用于对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帮助患者进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