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文化走出去”视阈下的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

2020-12-20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课程文化学生

陈 曦

(汉江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14年,习总书记强调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魅力、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主要通过语言表达和传递。” 伴随全球经济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中国各地开放性水平显著提高,各个城市/地区对外宣传和推广力度也明显加大。

一、文化外宣翻译

文化外宣翻译,是指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以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为目的,以汉语文本为信息源,以英、法、德、俄、日、阿拉伯等外国语为信息载体,以各种媒体为传播媒介,以非汉语为母语的国际受众为主要受众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间的语码转换、文化间的互动交流。根据学者衡孝军的调查研究,“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和领域,直接用外语来写作和表达在很长的时间内都难以实现。” 所以,对外译介是我国现阶段地方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途径;对外译介质量直接决定着地方文化对外交流的效果。良好的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对于对外推广地方文化,将各地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现实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方文化外译现状

长期以来,地方文化对外译介实践较少,整体翻译质量较差,我国“文化输出”在对外交往中处于“逆差”;各地缺乏相关地方戏剧外宣人才;很多大学生翻译能力较差,尤其是本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普遍偏低[1]。当前,大部分地方院校,相当数量的英语专业学生对地方文化认知状况是:“对等交流”意识、母语文化/地方文化知识缺乏,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学生不能系统全面正确地理解区域特色文化内涵,翻译沟通能力欠缺,文化输出能力偏低[2]。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输出能力偏低,致使地方高校和其毕业生有效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能力与作为差强人意,进而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和高校社会认可与美誉度。

地方高校外语教师是地方文化对外交流宣传翻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们在文化对外翻译中的功能和作用还未获得应有重视和有效利用,他们当中很多人在相当大程度上未能清楚地认知自身在地方文化对外传播中的主体作用和历史责任,严重缺乏文化自觉意识,主要表现在:对中华文化、地方文化理解不足,多停留在感性层面,对地方文化国际化传播关注甚少;对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缺乏主动担当的责任感;缺乏为当地文化对外传播提供语言服务的自觉意识,未能主动参与到地方文化外译实践中去[3]。

三、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必须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服务,这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所在。高校担负着服务学生成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必须充分认识其社会职能与服务对象的关联度[4]。为此,我们很有必要全面剖析国内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翻译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当前,国内翻译学科专业体系正式建立,翻译教育体系逐步完善、蓬勃发展。然而,从整体上讲,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翻译专业设置区域和教育资源分布都不均衡;翻译人才供给远远小于市场需求,翻译人才需求与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差异,合格翻译人才缺口很大。这些问题在地方高校表现尤为明显,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地方高校对所在地区外语、翻译人才需求及就业市场等情况考虑不足,导致外语专业(以英语专业为代表)、翻译专业等基础阶段与高年级阶段缺少关联性课程、双语转换技能课程、汉语类母语文化课程、计算机辅助翻译类课程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素质、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

(二)教学模式传统,落后于时代,不够灵活高效相当一部分英语课程教师教学模式传统,以课文内容分析和课后练习解答替代系统的翻译讲解,很少主动地接触、学习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表达。传统翻译教学重视课堂知识传授而忽视课外翻译实践及翻译能力测试,偏向于文学类文体翻译练习,而忽视了旅游、商务、饮食、地方文化类应用文体类翻译实践,学生被动学习,感觉课堂所用与社会实际需求相隔太远,或者说不能学以致用,参与翻译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过度依赖百度、有道或爱词霸在线翻译来解决所遇到的翻译问题,即过于依赖网络翻译工具,而不愿意自己思考、积累、记忆相关短语、句子翻译。

(三)英语教材中中国文化负载内容(传统节假日、旅游名胜地和文学作品等)欠缺,致使学生普通存在“中国文化失语”地方高校很少将地方戏剧文化引入常规教学中,致使兼备地方文化专业知识和外语翻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严重匮乏,必备的英译本非常缺少,无法有效地进行海外传播[5]。

因此,翻译专业建设和发展亟需全面客观地分析其现状和存在问题,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并进行优化组合,发挥学校、教师和地方的能动性,寻求切合实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建议

为了改进地方文化国际传播,助推地方文化走向世界,地方高校必须构建适应地方文化发展需求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输出能力,提升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强化学生地方文化认知能力,将地方文化知识教育纳入英/外语专业教学计划,并组织编写地方文化的双语教材,努力做到西方文化教学与中国文化导入齐头并进。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和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平等意识、文化输出意识、比较和驾驭汉英两种语言的文化能力,引导他们尊重他国的表达习惯和文化差异,准确得体地传播弘扬地方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地方文化翻译输出能力。

(二)以培养目标为依托,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双语基础知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6]。各校应开设选修课和必修课,适当增加汉语言基础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双语写作、英汉双语对比、中外名著赏析、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概况、西方文化等)为语言功底的积淀奠定基础,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此外,高校还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区域地理资源状况、历史文化特色和经济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开设“本地化”课程。仲伟合教授指出,翻译专业教育应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和民族化相结合,有计划地培养小语种和民族语言翻译人才,有计划地建立国家翻译人才储备库。地方高校翻译教学应主动顺应时代发展,做出相应改变[7], 采取“高校+翻译公司”“翻译培训机构+译者”等多种形式,合作开设地方文化翻译课程,培养地方文化翻译人才。

(三)建议地方高校合理采用“翻译工作坊”教学模式。“翻译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练就的”,地方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地方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翻译职业素养,并鼓励翻译教师与相关专业领域教师合编“本地化”翻译教材,创设翻译“第二课堂”等。

(四)大学英语教材要相应增加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著名旅游景点、社会时政热点等文章;授课教师也应在课堂教学中适度拓展,指导学生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并通过微信、微博、QQ空间等网络媒体持续不断地增加学生中国文化英语表达的信息输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他们实现汉英文化输入和输出的平衡;最为关键的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汉语文化的积累[8]。地方高校应尝试把当地旅游文本翻译引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拓展应用文体翻译课程建设,提升地方文化认知能力。建议有来华留学生的地方高校将所在地区的旅游文化汉英翻译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带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9]。

(五)培养地方涉外旅游人才,很有必要建设地方旅游双语语料库。使用语料库,改进翻译教学、翻译教材编写,帮助学生熟悉并熟练使用翻译软件,推动DDL(数据驱动式学习)教学,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10]。胡开宝教授指出,地方双语旅游语料库建设应该由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并指定职能部门,如旅游局牵头,依托翻译或旅游协会,委托高校进行研制[11]。

(六)各地方政府与省内具备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的院校合作,完成国际交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翻译等对外传播活动。政府牵头、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学者和地方高校参与,建设、完善本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信息平台(提供文本、图片、动漫、视频等信息资源),完成英、法、俄、日、阿拉伯等主要语种的平行语料库,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参与合作项目的地方高校可开设与当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口、笔译课程,政企校合作、产学研互动,培养能服务于本地发展的专业翻译人才[3]。

五、地方高校外语教师的意识与责任

在促进地方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地方政府不能忽视地方高校外语教师为地方文化对外翻译提供语言服务的能力和作用。地方高校外语教师应自觉增强文化自觉意识,主动担负起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历史文化重任,成为中华文化传播者和文化协调者[12],加强地方文化知识学习,拓展学术科研视野,助推地方文化的国际化传播,积极投身于地方文化对外译介研究与实践:

(一)积极学习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知识,增强对地方文化的认知能力,构建跨文化语境下的文化自信与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开设与地方文化相关的双语或多语课程,引导学生认知地方文化。

(二)自觉主动地将外语应用研究与地方语言服务需求紧密结合,以教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带动地方文化对外翻译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真正成为推广地方文化对外传播的践行者。

六、结 语

综上所述,地方高校可考虑设置英语(文化翻译、旅游翻译)等非师范专业方向,将英语专业教育和地方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用英语专题介绍地方文化、毗邻地区文化、国内重点文化类别,培养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质、良好的地域文化积淀、熟练的英语译介能力的高素质涉外导游人才和地方文化国际化传播人才[13], 即努力培养一批熟知汉英双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等,具备广博深厚的多学科知识,能够恰当译介本国独特事物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翻译课程教师应在构建译介模式基础上,开展更加广泛、具体、具有针对性的翻译实践,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应用文体翻译工作[14],让外国友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各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以及未来走向,更好地对外传递和交流信息,加深国外受众对该地区和中国的了解,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一个积极有利的国际环境[15]。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增设一些地方文化类双语课程,将地方文化文本和相关文化知识作为翻译教学语料,提高学生翻译学习兴趣,指导学生采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开展地方文化译介工作, 加大学生地方文化知识输入量。以笔者所在的汉江师范学院为例,外国语学院所有专业(英语、商务英语、英语教育等)都可尝试开设《走进十堰》《武当文化》《湖北旅游文化》等双语选修课程,培养、增强学生对十堰、湖北地方文化的认知能力和输出能力,为学生未来在文化旅游等领域就业创业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课程文化学生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基于OBE的软件测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赶不走的学生
谁远谁近?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