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运用

2020-12-20莉,赵

关键词:姜汤少阳伤寒论

欧 莉,赵 琦

(1.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2;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3)

柴胡桂枝干姜汤源自《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另见于《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第四》附《外台秘要》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对于此方的病机、论治及临床应用,各医家见解各有异同,而导师赵琦教授主要从少阳病兼水饮内结、寒热错杂之胆热脾寒等病机角度入手,为腹泻、痤疮、失眠、肠易激综合征、肝硬化等患者进行辩证论治,使该类患者获益较深,因赵师灵活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于各类疾病,不能一一论述,故文中只选一至两例典型医案做简要探析。

1 病机概述

1.1 少阳病兼表邪未解

患伤寒五六日,发汗为正治,但若汗后不瘥,复用下法,属误治,误治伤正,当邪气内传少阳,而表病未解时,故可见太阳少阳相兼为病,是为半表半里之证。正如尤在径在其《伤寒贯珠集》中云:“夫邪聚于上,热胜于内,而表复不解”。

1.2 少阳病兼津液耗伤

医家成无己为《伤寒论》注解曰:“伤寒五六日,已经汗下之后……小便不利而渴者,汗下后,亡津液内燥也。若热消津液,令小便不利而渴者,其人必呕,今渴而不呕,知非里热也。伤寒汗出则和,今但头汗出而余处无汗者,津液不足而阳虚于上也”。汪苓友在《伤寒论辨证广注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法》中说:“小便不利者,此因汗下后三焦津液少也;惟津液少而非停饮,是故渴而不呕”[1]。上述医家之言,皆以津液耗伤立论,发汗之后,本有津液耗伤,复下之则更伤津液;与此同时,邪入少阳,气机阻遏,郁结化热,更有伤津耗液化燥之趋势,而条文中口渴、心烦、小便不利等症状可理解为少阳病兼汗下津伤后所致。

1.3 少阳病兼水饮内结

伤寒采取汗法后不瘥,复用下法,可损伤阳气,进则邪犯少阳致气机疏泄不利,通调失常,然三焦与胆归少阳统属,若少阳受邪,则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皆受影响,胆失枢运之功能,三焦决渎失职,水道不调,而致水饮内结。水饮内结则津不能上承于口,中则互结于胸胁,下则膀胱气化失司,故可见口渴、小便不利、胸肋满微结等症候。正如唐容川在《伤寒论 浅注补正》云:“已发汗,则阳气外泄矣。又复下之,则阳气下陷,水饮内动,逆于胸胁,故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水结则津不生,故渴,此与五苓散证同一意也。”朱进忠教授[2]则认为此方证是因邪入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胆火内郁,三焦决渎功能失常,进则脾的升清、胃的降浊功能亦受影响,故属少阳病兼水饮证。

1.4 少火内郁兼胸阳不足

剖析《伤寒论》第147条文中“胸胁满微结”及第148条文:“伤寒五六日……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可与小柴胡汤。”中两处“微结”,部分医家认为少火内郁兼胸阳不足亦是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之一,其中,少火内郁即“胆热”,尚易理解,而“微结”之意则从胸阳不足方面论述较为合适。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曰:“阳微结,谓由阳气衰微故结,不可全责病于阴也”;胡希恕教授认为:“第148条是专为解释第147条的“微结”而设”,其两个“微结”相互诠释及比较,且前者“微结”更为明显[3],均强调“微结”即胸阳衰微,腠理不固,邪气犯少阳,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综上,因汗、下之后,气血虚弱,胸阳正气不足、少阳失于外敷而内郁更甚,故“胸胁满而微结”,与“阳微结”相同,前者“微结”提示胸胁局部之结滞更甚,此非单纯枢解少阳的小柴胡汤能解除,故用干姜、桂枝温扶胸阳打开郁结[4]。

1.5 寒热错杂之上热下寒、胆热脾寒

针对少阳转阴之说,名医胡希恕[5]论述本方时说:“伤寒五六日,为表证传于少阳之期,因已发汗而复下之,使津液大伤,使半表半里的阳证变为半表半里的阴证”以及“伤寒五六日,虽已发汗但不解,则常转入少阳柴胡证……往来寒热,为邪仍在半表半里;心烦,为上有热”。可知小柴胡汤从阴而适合治疗半表半里阳证,柴胡桂枝干姜汤从阳而则适合治疗半表半里阴证,临床表现为寒热错杂之证。而近代刘渡舟老先生进一步提出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机为“胆热脾寒”,其在《伤寒论通俗讲话》中指出:“胆火上炎而灼津,故心烦口渴;……内伤脾气,太阴虚寒,故见腹满或大便泌泻,此证为胆热脾寒,故治以清少阳之热,兼温太阴之寒”。

2 典型医案

2.1 泄泻案(肠易激综合征)

杨某,女,76岁。2019年9月11初诊。主诉:反复腹泻4+年。既往行电子肠镜检查提示无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未予重视及系统治疗,其就诊时诉反复大便不成形,溏薄,约4~6次/日,进食寒凉之品或情绪不佳加重,伴腹痛、腹胀,肛门下坠感,畏寒,口苦口干,心烦,头痛,腰膝冷痛,平素烦躁易怒,饮食及睡眠欠佳,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诊断为:泄泻病(胆热脾寒、肾虚气滞证)。处方:北柴胡15 g、桂枝6 g、黄芩10 g、炒白芍10 g、干姜6 g、煅牡蛎15 g、天花粉15 g、细辛3 g、牛膝10 g、黄芪10 g、郁金10 g、盐补骨脂15 g、炙甘草6 g。8剂,开水冲服,日1剂。二诊时,大便次数减少,约3~4次/日,腹痛、腹胀、头痛、肛门坠胀感等症明显好转,余症逐渐缓解,饮食、睡眠转佳,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原方基础上去掉细辛、炒白芍、黄芪,继续服用8剂后,三诊时,诸症基本消失。

按: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在中医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归属于“泄泻”、“腹痛”等范畴,其病位在肠道,与肝、脾、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结合该患者相关临床症状,赵师审因辩证,认为其平素性情易怒,情志失调,气机不畅,五志过极化火,久则少阳胆腑郁热,枢机不利,热扰于上,故见口苦口干,心烦,头痛,睡眠欠佳等症;患者久病致虚,脾虚阴寒、水饮内生,气机、水液运化失利,再者,患者年老,久泄致先天肾气渐亏,故见腹泻、腹胀、肛门下坠感、畏寒、饮食差、腰膝冷痛等太阴脾寒之症,故见腰膝冷痛。舌红、苔薄黄,脉弦细为胆热脾寒、肾虚气滞之表现。赵师于柴胡桂枝干姜汤基础上进行加减,将肝胆脾肾同治,共凑寒热并调,清解少阳郁热,温化太阴虚寒,补肾行气之效。

2.2 痤疮兼失眠案

陈某,女,29岁。因“面部反复出现红色丘疹10+年,伴入睡困难1+年”于2019年08月22就诊,就诊时临床表现为整个面部散在红色丘疹,局部瘙痒、热痛,口干口苦,畏寒肢冷、胃脘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平素入睡困难,睡后易醒,梦多,烦燥不安、易怒,头胀痛,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黄,舌暗偏红,苔黄微腻,脉弦滑,上症常因情绪不畅或劳累过度复发加重。近10年间无数次以中医手段治疗痤疮,时好时坏,终无法治愈,常反复发作。中医辨证:寒热错杂之脾虚肝郁、湿热瘀结。处方:处方为:柴胡15 g、桂枝6 g、黄芩10 g、天花粉15 g、干姜3 g、牡蛎15 g、夏枯草15 g、苍术10 g、黄柏15 g、生地15 g、百合10 g、丹皮10 g、炙甘草6 g。14剂,开水冲服,日1剂。09月25二诊:面部痤疮有新发,存在少许散在脓点及痘印,口苦口干明显,余症逐渐缓解,一诊方中柴胡减为10 g,夏枯草加为30g,黄柏加为30 g,新加桃仁10g,法半夏10 g,黄连6 g。连服14剂,开水冲服,日1剂。10月09日三诊:面部痤疮明显消退,留有痘印,余各症皆有明显好转,舌淡暗,苔薄黄,脉弦细滑,但诉近日因饮食不慎出现上腹部隐痛,进食油腻之品后感胃中饱胀不适,此次处方调整为:桃仁、红花、黄柏、炒六神曲各15 g、熟地黄、川芎、当归、赤芍、苍术、茯苓各10 g、桂枝、白芍、干姜各6 g、甘草6 g。连服14剂后患者诉面部痤疮、口苦口干、睡眠障碍等问题逐渐治愈,嘱其后期继续随诊辩治。

按:痤疮是青少年易发的皮肤常见病,中医称为“粉刺”,俗称“青春痘”,其发病机制可概括为风热外犯,邪热灼伤血络,局部皮肤郁闭阻塞发病;饮食不调,湿邪内生,郁久化热,大肠积热,热蒸于肺胃,肺胃血热上发于面部为病;痤疮日久不愈,虚瘀并见,耗气伤阴,虚热内生,津液、血液运行不畅致痰瘀互结,阻滞局部发病。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目不瞑”、“少寐”、“不得眠”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包含虚实两者,劳倦过度、心肾不交、水火不济、心脾两虚、阴血不足、心神失养等为其虚,饮食失节、痰热上扰、七情内伤、肝失条达、瘀血阻滞等为其实,阴衰阳盛、阴阳失交为其总病机,正如《类证治裁·不寐》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所言。查看该患者相关病症,其痤疮兼失眠并存,仔细探析可知,该患者病情与虚、热、寒、瘀、湿有关,病位涉及肝、脾、胆、心、脑,其为虚实并见、寒热相兼之病,故赵师将其辩为寒热错杂之脾虚肝郁、湿热瘀结,实为合适。赵师重视四诊同参,治疗时根据每次患者就诊症状,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为基础方,灵活加减,采取健脾疏肝、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平调阴阳的治法。

3 结 语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伤寒论》中经典方之一,对其条文理解及运用,医有百家争鸣,皆有医理可循,临证疗效各有所验。赵师在临床使用该方时当恪守各个病机,抓主症,寻病因,结合患者各类病情,灵活加减化裁后用于治疗多种内外科病症,如痤疮热盛有脓头时,常加连翘、银花、黄连等;腹冷痛、肢凉、下利甚、脉细弱者,加细辛、吴茱萸、附片、芍药等;体虚疲倦乏力者,加黄芪、党参、当归等;恶心欲呕、嗳气者,加半夏、厚朴、代赭石、旋覆花等;瘀血阻滞明显者,加桃仁、延胡索、红花、丹皮、丹参等。

猜你喜欢

姜汤少阳伤寒论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垃圾分类
我学会了煮姜汤
童心童画
《三千年》
口腔溃疡喝点姜汤
台州姜汤面
冬病夏治,喝姜汤正是时,4款姜汤养胃驱寒、补血安神
刘炳凡《伤寒论》教学录音资料数字化保存及应用研究
《伤寒论》恶寒症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