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教授治疗糖尿病前期临床思维浅析*
2020-12-20张立双昝树杰蔡慧姿张俊华
冯 睿 ,张立双 ,昝树杰,熊 可 ,黄 明 ,蔡慧姿,张俊华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天津 300451)
糖尿病前期即糖调节受损(IGR),是指血浆葡萄糖测定值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包括空腹葡萄糖受损(IFG)和葡萄糖耐量减低(IGT)两种状态独现或并存[1],即 IFG:6.1 mmol/L≤空腹血糖(FPG)<7.0 mmol/L 且餐后 2 h血糖(2 h PG)<7.8 mmol/L;糖耐量异常(IGT):7.8 mmol/L≤2 h PG<11.1 mmol/L,且 FPG<7.0 mmol/L。2017 年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的关于2013年在中国大陆进行的1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糖尿病的总患病率为10.9%,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 35.7%[2]。
由于糖尿病前期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故而常被患者忽视,若在此期采取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等干预措施,则可能延缓或阻断患者向糖尿病进展,降低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糖调节受损属于中医“脾瘅”范畴,主要由肺、脾、肾3个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但其根源在于损伤脾胃。目前西医学对于IGR的防治尚无理想的干预药物。张伯礼教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科学研究工作,学验俱丰。笔者有幸从师学习,现将老师治疗糖尿病前期治疗思路进行初步整理,以期于点滴中采撷老师诊治经验。
1 临证思维
1.1 病证结合,审证求因 张教授临证之时,强调应当病证结合,尽量明确西医诊断,清晰中医辨证。明确疾病诊断,可准确把握疾病的病因、病理、转归。清晰辨证,可以审证求因,便于整体上把握脏腑功能状态,指导证候特征分析与施治。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β细胞胰岛素及空腹C肽分泌时相及分泌量均发生了异常,并伴脂代谢异常、肥胖、体质量增加等特征[3]。KIM等对20~79岁的IGR成年人进行连续随访评估,发现在IGR期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水平代偿性增高,且在随访过程中9.4%的受试者胰岛素抵抗加重及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下降,进展为2型糖尿病(T2DM)[4]。早期胰岛素水平代偿性增高,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从中医角度来看,糖尿病前期属于中医“脾瘅”范畴,最早出自《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圣济总录》中亦有记载,认为嗜食肥甘,令人内热而中满,久之转为渴。说明脾瘅如不及时干预即可转为消渴,“脾瘅”可认为是消渴前期,主要由肺、脾、肾3个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病,但其根源在于脾胃功能受损。张教授认为糖尿病前期以湿热证为主,湿热为患是标,脾虚失司才是发病之由。《灵枢·五变》中记载:“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脾为后天之本,五脏皆柔弱,则机体易运行失衡,故易湿热内生,发为脾瘅;若脾胃内伤,精微失于运化,滞而成湿、痰、瘀等病理产物导致消渴的发生。平素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规律,中满而生内热,则其气上溢,可为脾瘅。脾胃运化与肝之疏泄相互为用,“脾在志为思”,另外,目前更常见的是长期过度思虑,情志不畅,肝脾失调,则脾失健运生湿,湿郁化热,湿热乃成。长期懒惰倦怠,机能失奋,五脏则沉,行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脾失健运,湿热内生,也易发为脾瘅。因此禀赋不足,过食肥甘,情志失调,久坐少动是糖调节受损的主要病因。
1.2 治在枢机,调畅气血 张教授指出中医学的中焦与西医学的肝胆、胃肠、胰在解剖部位与功能上具有同源性,说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与脾胃失司、中焦气机不利紧密相关。脾瘅一病,病位主要在脾,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脾虚为本,湿热、痰浊、肝郁、气滞为标,虚实夹杂、标本并存。张教授主张调畅中焦气机不一定都要治气,而在运转枢机,辛开苦降即是常用有效之法,其中以半夏、黄连最为常用,半夏味辛性温,可助脾气上升,开泄湿浊,畅通气机,黄连苦寒沉降,下气燥湿,两药相合,辛开苦降,燥湿和胃,调畅中焦气机,使脾升胃降,固护其本。治其标者,湿热者,当清热燥湿健脾,湿热去则脾气运,以茵陈、苍术除三焦湿热;湿蕴轻者,当芳香化浊,祛湿健脾,以藿香、佩兰、白豆蔻温化湿邪,配合萆薢分清化浊,白术燥湿行气,茯苓渗湿健脾,湿浊重症,舌苔厚腻者,当用蚕砂、皂角刺、海藻类;痰阻者,当健脾化痰,痰消痞散,以半夏、苍术燥湿化痰,橘红理气宽中;肝郁气滞者,当疏肝理气,散结解郁,以香附、川芎疏肝散郁,苏梗、郁金行气解郁;治疗已久,苦辛温燥之品,若有伤阴燥津之征,可佐以沙参、麦门冬、百合滋阴益胃,健脾生津。临证首辨主证,兼顾诸证,注重整体而治,遣方用药当寒温并用,润燥兼顾,补疏相合,刚柔相济。
1.3 预防为主,综合调护 《素问·四气调神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糖尿病前期就是糖尿病的“未病”阶段,在此阶段若能积极干预,则可恢复至正常。1)调控饮食。张教授指出本病调护,重在节制饮食。首先要低碳饮食,减少米面糖类食物的摄入,进行合理的膳食搭配,主食首选莜麦面、荞麦面、燕麦面、玉米面等富含食物纤维的粗粮,增加蛋白质摄入,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脂肪类食物要适量有度。其次,三餐定时定量,六七成饱即可,切忌暴饮暴食,以免增加胰腺负担,绝大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甚至可能出现高峰延迟,对于夜间易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可于临睡前饮一杯脱脂牛奶加少量麦片,预防低血糖发生的同时,亦可有助睡眠。2)适度运动。以步行、慢跑、游泳等为主,适度的运动能够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肌肉糖原的储存,有利于改善机体的循环与代谢,保持身心愉悦,运动亦可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调畅气机,使机体升降有序。3)戒烟限酒。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发生,从而增加微小血管病变的风险。过度饮酒,除了增加肝肾负担,亦是加快糖尿病进展的危险因素。
2 典型病案
患者男性,38岁。初诊(2019年7月9日):患者2019年4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慌、乏力、汗出等症状,先后就诊于北京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查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 h后血糖升高至9.19 mmol/L;空腹胰岛素:36.63 mU/L;胰岛素 2 h:290.92 mU/L;腹部彩超提示脂肪肝、肝囊肿、左肾囊肿;胸部CT示双肺少许微结节;冠状动脉CT示冠状动脉硬化,余检查未见异常,故诊断为糖尿病前期,给予二甲双胍口服治疗。而后患者出现腹泻等消化道不良反应,减药不可缓解,遂停药,现无有效措施缓解低血糖症状,故前来就诊。现症见:患者空腹时易心慌、乏力、汗出,FPG:3.49 mmol/L,晨起口干,易饥,食后腹满,手心发热,时觉口腻,心中郁郁或紧张不安。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夜寐安,小便色黄,大便黏滞不畅。舌红苔黄厚腻,脉沉滑。余无明显不适。既往体健;无吸烟史,偶有饮酒。处方:茵陈20 g,苍术 15 g,半夏 15 g,黄连 15 g,丹参 20 g,郁金 15 g,苏梗 20 g,黄精 20 g,茯苓 15 g,生石膏 20 g,葛根20 g,女贞子15 g,墨旱莲 15 g,生龙齿30 g。10剂,每剂3煎,分为4份,每日2份。
2诊(2019年8月1日):服药后患者低血糖症状明显缓解,但易精神紧张,遇嘈杂环境则心悸、烦热伴多汗,多矢气,偶见腹胀,晨起喉间有痰。纳寐可,小便色黄,大便黏滞。舌红苔黄腻,脉弦滑。处方:茵陈 20 g,苍术 15 g,半夏 15 g,黄连 15 g,丹参20 g,郁金 15 g,知母 15 g,橘红 20 g,黄精 20 g,茯苓 15 g,生石膏 30 g,葛根 20 g,萆薢 20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生龙齿30 g。10剂,煎服法同前。
3诊(2019年8月20日):患者无低血糖症状,监测血糖:FPG:4.7~5.3 mmol/L,2 h PG:6.6~7.2 mmol/L,疗效显著。但见口干欲饮,时觉口苦。纳眠可,二便调,舌边尖红苔白,脉沉缓。处方:沙参20 g,麦门冬15 g,茯苓 20 g,知母 15 g,萆薢20 g,半夏 15 g,黄连20 g,丹参 20 g,郁金 15 g,橘红 20 g,杜仲 15 g,生栀子 12 g,生石膏 30 g,葛根 20 g,车前草 15 g,女贞子15 g,墨旱莲15 g,生龙齿30 g。10剂,煎服法同前。
患者守上方服药后,电话随访,自觉各症状明显改善,无明显不适。
按语:本案患者为中年男性,肝肾皆发囊肿,肺有结节,是以禀赋不足,五脏皆柔,同时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易伤肝脾,故而湿热内生,蕴于中焦,本虚而标实。中满而生内热,其气上溢,则口内黏腻,但津不上承,晨起口干欲饮;中焦失运,气机不利,故见腹满;气血生化乏源,精微失于运化,上不承心脉,则心慌乏力;内热日久,侵及下焦,小便色黄,大便黏滞不爽,故见舌红而苔黄厚腻,脉沉滑等湿热壅盛之象;气机不畅,肝胆疏泄失常,更见忧思忧虑,情志郁郁。此例患者临证脾虚为本,当先理气健脾,调畅气机,但标实湿热壅盛,当急除之,故重清热燥湿,并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应用散瘀、养阴之法。方中茵陈蒿、苍术协调制约,互为佐使,共除上中下之湿浊。张教授认为湿热并重,往往难以速效,当肯于守方,坚持治疗,有是证则用是药,除邪务尽[5]。半夏、黄连辛开苦降,调畅中焦气机,痞胀自除。气机不行则滞而成湿、痰、瘀等病理产物,日久易结为结节、囊肿,是以丹参、郁金行软坚散结之法活血化瘀,散结解郁,佐以苏梗,行气和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生石膏除烦止渴,清肺胃之火。久病及肾,加黄精益气养阴以培本,生龙齿除烦以安心神。同时给予葛根、女贞子、墨旱莲滋补阴液,濡润脉道,益气养阴,以防辛香走窜之品伤阴耗血。全方共奏清热燥湿,健脾理气之效。2诊时,患者心慌气短、乏力症状缓解,舌苔黄厚腻略减,可知药证相对,遵循“除浊务尽”的原则,继守上方。但见心悸、烦热、多汗,矢气较多,晨起多白痰,遂加橘红,组以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知母寒润,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萆薢升清降浊;生石膏增剂,以强其除烦止渴之效。3诊时,患者低血糖症状好转,舌苔白,腻苔洁,二便调,提示湿热已除,中焦气机调畅。但见口干欲饮,时觉口苦,舌边尖红,此时脾胃之虚已扶,内热尚留。时值入秋时节,张教授用药与时令相结合,以沙参麦冬汤加减顾护肺胃津液,同时辅以栀子清心火、除余热,车前草清热利尿,导邪而出,故得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