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食品类专业教育的改革探究
——以“食品工艺学”为例

2020-12-20聂小宝程丽林李松林赵希荣聂凌鸿陈晓明

农产品加工 2020年24期
关键词:工艺学伦理思政

聂小宝,程丽林,李松林,赵希荣,聂凌鸿,陈晓明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高校思想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渠道”[1],当前高校思想理论课是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常出现理论枯燥、课堂出勤率低、抬头率不高等现象[2]。此时,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对改进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有直接促进作用。课程思政就是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穿于课程建设、课程实施和课程资源开发等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充分发挥课程和教学的德有价值和德育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涉及的层面和因素很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4]。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食品工业取得长足发展,老百姓逐步由吃饱转变为吃好,这就对食品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相关行业人才。食品类专业是当前高等教育中重要的专业,旨在为社会、国家培养综合型食品行业人才。因此,高校食品类专业的人才教育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以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食品工艺学”为例,围绕课程建设的意义,实施策略方面进行了介绍,旨在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1 “食品工艺学”课程简介

“食品工艺学”是全国高等学校食品类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和学位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食品的脱水、热处理与杀菌、冷冻、腌渍发酵和烟熏处理、化学保藏、辐射保藏、加工工艺等8 个方面内容[5]。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食品技术原理的基本理论知识,食品原料和产品保藏方法;掌握肉类制品、谷物制品、水产制品、乳制品、果蔬制品等食品原料的特性;能够运用“物理”“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和“食品工程原理”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及技术,研究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半成品,成品的加工过程和方法。培养食品类专业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保藏的合理化、科学化、现代化,食品加工的基本技能,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功能齐全的食品,能够有指导生产、服务生产的能力。

“食品工艺学”的德育目标主要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课堂学习,使学生对食品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的保藏原理、保藏方法、预处理、加工工艺等专业知识有更加深入系统的理解,保障食品生产加工,及保藏等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提高产品的品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高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增强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2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在“食品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培育学生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一丝不苟的精神,培养学生脚踏实地、认真刻苦、追求卓越等优良品质,使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成为有担当的专业人才。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的建设有助于在全体专业课教师中尽快确立起“全过程、全员育人”的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助于逐步形成合力育人的体制机制;有助于提升专业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同时,有助于确保本专业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有助于确保育人工作实施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有利于确保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策略

2017 年12 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大力推动发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通过对课程设置的优化、课程教材的完善、教学管理的加强,选取提炼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统一。2018 年3 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要啃下一批‘硬骨头’,包括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等,解决思政课和思想政治工作发展中的一些难点问题。”其中,就把课程思政作为“硬骨头”来啃,可见课程思政是亟待破解的大课题。结合专业课课程思政实际情况,以“食品工艺学”为例,具体从以下几点展开探索并实施。

3.1 引入课程知识点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与家国情怀

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食品工艺学”总学时数一般在50以上,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每一章节的知识点相对较多。因此,将知识点发展历程作为元素融入到课堂之中是一种独特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我国的食品加工与保藏发展历史悠久,数千年来在劳动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许多多食品品种及加工方法,有文字记载的代表书籍如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该书总结了过去中国北方的农业科学技术,提到了许多食品加工如干制、腌制的方法。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 中记载了1 892 种药材,其中大部分都属于药食两用型。我国在宋代时期已能制作火腿,在公元13 世纪流传到了欧洲。我国各个地方均有传统的名特优食品,很多产品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一些民族和特色传统食品在当今我国人民的生活中还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形成了相应的文化和历史。

概述“食品工艺学”相应知识点的发展变化,既隐藏着我国人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探索与不懈实践,也包含着国家民族盛衰兴亡的奥义和文明传承赓续的密码。同时,也可以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讲述,回顾“食品工艺学”及其相关内容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发展历程的艰辛、富强繁荣的来之不易、党和国家领导的英明果敢,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还应该引导其做好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接力者,为推动共同建设“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做出应有的贡献。

3.2 结合课程伦理特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

对于大学生而言,即便是毕业后继续深造,将来都要进入社会工作,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既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也是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内在素质。任何一门专业及其行为均蕴含其内在特殊的伦理规范。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作为食品领域的本科专业,拥有其独特的专业伦理价值规范,将其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熟悉从事本专业所应遵循的价值观念、伦理原则和行为标准,对食品专业及要从事的行业做到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成为德才兼备的卓越食品领域专业人才。通过“食品工艺学”的伦理教育,促使本专业学生不仅具备责任主体意识,而且能够在将来的工作或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伦理诀策并实施正确的伦理行为。

专业的伦理教育从其职业要求的角度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评析和求解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种道德规范问题。学生在“食品工艺学”课堂上学习专业伦理知识是非常有效地解决当前食品行业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的关键。食品专业学生在从事专业的行为活动中必然会遇到各种伦理问题并需要做出正确的解答。因此,“食品工艺学”的开课第一讲,可将“食品工艺学”的伦理知识,特别是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的伦理知识作为主要教授内容,让学生在该课程开始时就能够接受伦理知识的洗礼。

“食品工艺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其伦理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思政形式,更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的必要方法。例如,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染色馒头”事件、“瘦肉精”事件、硫磺熏制“毒生姜”事件、“蛋白固体饮料”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贯穿于“食品工艺学”课堂之中。此外,课程还将食品生产日期、添加剂的使用量及转基因食品等涉及伦理问题的专业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因此,结合“食品工艺学”课程伦理特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

3.3 融入时事新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课程思政”的推进,需要在“食品工艺学”课程中加入时事新闻内容,通过介绍该课程及国内外食品产业的发展动态,引导学生确立并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在课堂中融入食品行业时事新闻,促使学生既要保持全球视野,又强调本土意识,让他们更加明晰食品专业发展的走向与坐标。通过对时事新闻的讲述,培养学生敢于拼搏、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竞争意识,意识到全球化条件下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防控大环境下,各地政府企业加强防范进口冷冻水产品、畜禽肉制品及其冷链物流环节新冠病毒污染风险,对直接接触人员、产品和环境全覆盖进行严格管理或核酸检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举办2020 年“世界食品安全日”中国主场活动,围绕“食品安全,人人有责”开展主题活动,旨在促进人类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呼吁全球老百姓采取行动,共同守护食品安全。2020 年9 月3 日,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方便面、挂面、冷冻食品为主要力量的方便食品,多年来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了创新发展。在全球化的新时代,将这些行业内时事新闻融入到食品工艺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4 结语

“食品工艺学”是许多高校食品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所涵盖的专业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通过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学生不仅学习和掌握了丰富的“食品工艺学”专业知识,而且同步地收获了思想政治道德和人格的发展,从而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猜你喜欢

工艺学伦理思政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脑工终结时代的来临:通用人工智能机器生产工艺学批判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多元化教学研究
青年马克思的工艺学笔记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