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疗效分析
2020-12-20苏红娟
苏红娟,陈 绘
(南通市如皋博爱医院,江苏 南通 226500)
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常给患者心理造成沉重负担,影响生理平衡,加上大多患者对手术知识缺乏了解,更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从而出现一系列应激反应,进而造成生命体征变化,手术耐受度随之下降,对预后造成影响[1]。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维持患者生理、心理状态稳定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我科室对需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电脑随机分组,将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男14例,女15例,年龄24~72岁,平均(48.5±1.2)岁,类型:泌尿系统手术6例,甲状腺手术5例,消化系统手术7例,骨科手6术,乳腺手术5例。观察组男13例,女16例,年龄23~73岁,平均(48.7±1.1)岁,类型:泌尿系统手术5例,甲状腺手术6例,消化系统手术6例,骨科手6术,乳腺手术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对手术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评估患者紧张、焦虑状况,实施心理疏导。
健康教育。①加强术前访视工作,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文化程度,采用合适的语言进行宣教,宣教内容包含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方案执行流程及仪器先进性等,促进患者对手术治疗形成正确认知,增加心理防御能力,同时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②术前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麻醉、手术环境、护理操作的要求,尽可能满足患者需求,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带领患者参观手术室,向患者介绍先进仪器设备,消除患者陌生感及恐惧感。③建立微信公账号,设定公众号功能,公众号设置用户分组,根据手术类型分组,并向此类患者推送手术相关知识,患者可通过关键词搜索查询问题,公众号设置留言模块,方便患者留言提问,由专业护理人员统一解答。④术后指导,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实际病情,为患者制定适当的活动量,指导患者术后正确排痰,讲解疼痛缓解方法。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知识知晓度,采用科室自行设计的《手术相关知识知晓情况》问卷评定,包括用药知识、检查知识、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及疾病相关知识,共计4个维度,每个维度满分20分[2]。
②健康教育满意度,健康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护理人员态度,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法评分,评分1~5分[3]。
③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 、希望指数量表(HHI)评定,HAMA评分越高,患者焦虑症状越明显,HHI 评分越高,患者心理调节能力越强[4]。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17.0软件。手术相关知识知晓度、健康教育满意度、心理状态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x²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相关知识知晓度对比
观察组用药知识评分(18.56±1.01)分,对照组用药知识评分(15.09±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2.39);观察组检查知识评分(18.20±1.33)分,对照组检查知识评分(15.77±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7.17);观察组手术前后注意事项评分(18.11±1.02)分,对照组手术前后注意事项评分(15.84±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7.65);观察组疾病相关知识评分(18.10±1.35)分,对照组疾病相关知识评分(16.09±1.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5.84);
2.2 健康教育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健康教育内容满意度评分(4.01±0.36)分,对照组健康教育内容满意度评分(3.51±0.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04);观察组教育形式满意度评分(4.27±0.31)分,对照组教育形式满意度评分(3.43±0.48)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t=7.92);观察组护理人员态度满意度评分(4.44±0.20)分,对照组护理人员态度满意度评分(3.80±0.2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1.03)。
2.3 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HAMA评分(30.09±3.21)分,对照组HAMA评分(30.12±3.28)分,观察组HHI评分(8.90±1.24)分,对照组HHI评分(8.95±1.2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04、0.16);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10.56±2.09)分,对照组HAMA评分(13.33±2.19)分,观察组HHI评分(16.80±2.31)分,对照组HHI评分(12.55±2.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93、7.38)。
3 讨 论
正式接受手术治疗前患者若无充足时间进行心理准备,对手术室环境较为陌生,担心手术疼痛、手术结果等问题,负性情绪明显。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宣教活动,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逐渐受到高度重视[5]。统计结果可见,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相关知识知晓度评分更高,健康教育满意度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HAMA评分降低,HHI评分升高,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HAMA评分更低,HHI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健康宣教,使患者对手术知识有所了解,明确手术风险及处理方法,分享成功案例,增加患者信心。护理人员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健康宣教,提升患者配合度,术后指导患者自我监测,便于医护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增设留言版块,便于患者在该平台留言提问,由专业护理人员解答,可有效实现在线沟通。综上,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加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相关知识知晓度,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提升心理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