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池塘养殖河蟹管理技术要领
2020-12-20费本武
○费本武
进入梅雨季节,气温逐渐上升,河蟹的生长进入关键时刻,河蟹在经历第三次蜕壳。但是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容易造成大风降温和阴雨绵绵。由于阴雨天气偏多,不利于水草的生长,容易缺氧,河蟹容易发病,对河蟹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有部分养殖户反映有河蟹死亡现象。梅雨期间基本高温或阴雨闷热天气居多,池塘生物、化学耗氧增加,而水体总产氧能力不足,尤其是底质恶化的塘口耗氧增加,易导致河蟹缺氧,易出现河蟹上岸、上草头等现象,体质差的就会出现伤亡。夏季池塘河蟹养殖技术要领,有几个问题值得广大养殖户注意:
一是保草护草。4-5月份是水草的快速生长期,由于忽视了肥料的补充,很多塘口的伊乐藻草根开始发黄,甚至生了刚毛藻,失去了活力。6月份,由于光照减少、天气闷热,这部分塘口可能出现伊乐藻死亡下沉或上浮,并引起水质恶化,应该予以高度关注。扁担草会因为缺氧、饵料投喂不足或者营养不均衡,造成被夹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在1-2个星期内全部飘起。轮叶黑藻会因为投喂不足或者虫害(螟虫)遭到破坏。因此,这一时期仍然要把保草护草放在管理的重要位置,不可松懈。
二是池水普遍过浅。绝大部分蟹池沿袭传统的养殖方式,习惯于前期关浅水养虾养蟹。殊不知气温变化对浅水池影响明显,特别是阴雨天气,正好赶上河蟹生长高峰期,容易引起河蟹的应激反应。尽管目前河蟹蜕壳情况整体好于往年,但是不排除会影响到第四次蜕壳,因为激烈的天气变化对河蟹的体能影响是明显的。
三是水体理化指标异常。经池塘检测,大部分蟹池亚硝酸盐超标。主要原因是水体小、溶氧不足和肥水不当。蟹池绝大部分是环沟型模式,环沟一般仅占池塘总面积的20%-25%,养殖池塘的青虾苗、蟹种、螺蛳均集中在环沟内,养殖密度过大,水体过小,没有风浪,容易缺氧。在高温投喂饲料增加,底质容易恶化导致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对河蟹生长十分不利。
四是病害开始滋生。在过度肥水的情况下,以大型枝角类、桡足类浮游动物为代表的沙虫大量爆发,加剧了水体缺氧,导致水质白浊。随着气温升高,一些细菌性、寄生虫疾病开始发生。部分塘口已经发现河蟹腐壳病、烂肢、黑鳃病和纤毛虫病,需要在本次蜕壳结束后进行杀虫消毒处理。同时,近期一些塘口病死蟹和蜕壳不遂明显增加,主要是与蟹种体质有很大关系,大都属于弱质苗、带病苗和机械损伤苗,在高温期间面临淘汰。
为了帮助养殖户抓好河蟹高温季节养殖管理,特提供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抓好池塘水草种植与管理
这两项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建议板田上水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在种植轮叶黑藻(节节草)和苦草(扁担草)之前,板田水位保持15-20厘米左右,现在将板田水位抬升到70厘米左右。围网应拆除,防止影响河蟹的活动空间,造成水体浑浊。水草采用条块式种植方式,东西向,草带宽3-4米,无草区带宽2-3米。轮叶黑藻和苦草发芽期间,要注意虫害。由于气候适宜,伊乐藻进入快速生长阶段,容易将蟹沟封闭,应合理稀疏。一是割草头,将水草控制在水面以下30-40厘米。草头割过以后,用果酸类解毒剂修复水草伤口。需要注意的是,割草时不能一次割太浅了,应分期分批进行,以防河蟹失去栖息避敌空间后四处活动,引起水质浑浊,造成水草下沉死亡。二是间草,用靶子将过密的水草进行稀疏,增加光照的通透性,增强水草活力。割草、间草均要避开河蟹蜕壳高峰期。水草细弱活力不足的,应适当施肥。有刚毛藻附着的,应及时处理。虫害对伊乐藻影响较大,发现伊乐藻叶片减少、茎节发黑的,可以判断为虫害影响,应及时杀虫和杀灭真菌。
二、河蟹疾病预防
在河蟹第三次蜕壳高峰期结束后一周左右,发病塘口应使用碘制剂消毒杀菌1-2次,有纤毛虫的应用硫酸锌粉结合三氯异氰尿酸先处理一下;没有发病的塘口可以用EM菌改善一下养殖环境。鉴于6月底可能出现的连绵阴雨天气,可在饲料中适当添加VC、蟹用多维或免疫多糖,补充营养,预防疾病;也可以半个月喂一个疗程大蒜(素),3-5天一个疗程。可结合底改和微生物制剂,改善池塘底质,防止致病菌暴发。注意蓝藻预防,可定期补充微生物制剂,合理肥水维持有益藻群,放养花、白鲢,将池塘水体pH值控制在8.5左右并保持相对稳定,减少氮肥投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和外源性输入等,可有效预防蓝藻发生。
三、水质调控
沙虫是大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动物的统称,以轮虫和浮游植物为食,与肥水有一定关系。沙虫过多,可引起水质白浊,藻类匮乏,水体缺氧。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局部杀灭,不建议全塘杀灭。沙虫趋弱光性,喜欢在凌晨和傍晚集中在池塘边活动,白天一般隐居在水草中。可利用这一特点,在凌晨或傍晚杀虫,但一定要注意把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防止出现意外。也可以利用沙虫趋弱光性的特点,在出水口装灯诱虫,集中排出池塘。
合理肥水和使用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水色呈茶褐色或嫩绿色、有光泽,水面上无油膜。将水体pH值控制在7.5-9.0之间,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氨氮控制在0.4mg/L以下,亚硝酸盐控制在0.1mg/L以下。建议肥水不宜重肥,应少量多次,防止池塘氨氮、亚硝酸盐、pH值等理化指标大起大落和沙虫暴发。同时,应利用微生物制剂,将池塘内底泥、动物粪便、残饵等潜在的肥料充分利用起来,不要一味的增加外源性肥料的投入,防止氮磷比失调,引发蓝藻。
四、合理投喂
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河蟹体重的3%-5%左右,冰鲜鱼尽量不要投喂。但是根据调查,仍然有部分养殖户投喂冰鲜鱼,如果这样的话建议配合饲料和冰鲜鱼可以混搭投喂,即一天喂饲料一天喂鱼,这样可以有效保障绝大部分河蟹都能吃到食,有利于河蟹选择食物。具体投喂量以晚上10点钟左右吃完为度,可以通过巡塘观察。阴雨天气应少喂或停喂;浅水区少喂,深水区多喂。
五、巡塘管理
坚持早晚各巡塘一次。主要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吃食情况、病害情况、蜕壳情况以及水质变化、水草生长情况、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驱赶敌害生物;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增氧、调水和抗应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