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2020-12-19靳静波
靳静波
(河南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跨文化交际是一门新型学科,在我国主要运用于外语教学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学界对语言和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即“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通过熟练使用语言,了解其承载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由此可知,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除了具备语言技能,更应该反映跨文化交流技能的发展,以便不同文化背景的民众能够平等交流和互动。显而易见,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已经不仅仅是我国外语教育所必需的,更是世界范围内历史发展的应然需求[1]。大学英语教学应以培养跨文化交际创新性人才为核心目标进行改革。
1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立足跨文化交际视野改革大学英语教学,是基于中西方共同体和对话思维的一项紧迫课题,是对“全球文化共存”“国家人文素养战略”以及“课程标准和学科要求”等大局势的回应,能够彰显其必然性和重要性。
1.1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共存共荣”的客观要求
21世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现象并存于世,具有不同特性的区域文化以及民族文化共同构成文化多元世界,更加强调“跨文化”。随着国际政治互相包容、经济互惠互利,到今天的文化求同存异,拓展了文化的生存和自然维度,指出文化的动态发展本性,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生”“共生”理念与西方文化的“互学互鉴”相融合,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包括人工智能、万物互联等文化形态应以相互尊重为前提,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对话过程中吸收其有益之处,为不同文化取长补短提供动力,推动人类文明和文化包容发展。英语和汉语从属于不同的语系和文化系统,但是其边界相互交错,创生出新的文化思想,印证了“跨文化交流”的巨大意义和生命力。这种跨文化以多元文化为基础,无需改变文化母体的情况下,以“开放式”“互动式”的交流,为各种优秀文化中再增添一种新的文化[2],塑造“文化共荣共存”的繁华局面,自然对英语跨文化教学改革提出新的要求。
1.2 “人文素养”国家战略的具体要求
信息时代需要具有跨学科、跨专业、跨文化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模式创新型人才为支撑,以助力个体具备实现自我价值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恰恰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而英语本身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其教学过程可以被看做是人文素养累积的过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因此需要将人文素养培养贯穿始终。在国家战略层面,早在2010年,国务院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2012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探索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文素养的国家战略地位被确立和肯定。而现阶段大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制约了科技进步和跨国经济发展,亟需人文素养提升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认知,加之科教文卫的国际化要求人才学会运用跨文化的视角和思维思考并解决问题,也需要人文素养帮助学生理解个体与事物之间的复杂联系。人文素养国家战略要求培养个体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以及跨学科、跨文化思维[3],大学英语立足跨文化视角进行改革就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
1.3 课程标准和学科特殊性的决定作用
英语学科具有先天性的“文化判断功能”和“意识形态属性”,决定英语教学的独特性。教学过程要受英语和汉语文化共同影响,并面临文化冲突、文化误解、文化判断等现象,客观上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既要帮助学生树立世界格局观、了解西方文明,还要承担积极的文化教育作用。而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以“他文化”教育为主,亟需对蕴含在英语中的优秀中国文化内容以及蕴含在中国文化中的英语语言文化进行重点讲解,发掘二者之间的逻辑思维联系,在保证英语教学文化功能实现的同时,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目标。事实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早就明确了大学英语教学对文化教育的应有之义,明确其是“语言和素质教育课程”,表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素质培养的重视程度。201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还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达到深化思想的目的,英语国家的基本国情、风土人情、社会风俗、价值观念等在教学和教材中都有所体现,英语教学应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其树立全局观和大局观,引导学生理性思考问题,全面了解各个国家的发展历史和道路[4],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主观动力。
2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困境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现阶段的英语教学理念依旧较为传统,相关主体对跨文化相关概念认识不足、中国优秀文化输出缺位、实践能力不足、考核标准不全面等,导致大学英语融合跨文化交际改革困难重重。
2.1 教学主体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薄弱,影响教学文化导入
大学英语教学主体主要是教师和学生,其跨文化意识和能力薄弱,主要原因在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历经数十年改革依然是以语言知识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教师角度而言,大多数英语教师学科知识单一,且未能及时储备相应的跨文化理论知识,决定其缺乏系统性的文化知识,在教学实操过程中机械性地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导致学生英语语言和跨文化知识无从拓展,英语学习停留在“纸上谈兵”的低级阶段。从学生角度而言,大多数学生受应试教育理念禁锢时间较长,学习大学英语依旧以应试目的为导向,虽然语言知识掌握的较为扎实,但是对文化知识的重视和掌握程度不足,缺乏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观意识,对跨文化交际中的英语文化和非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缺乏了解,在实际交流中涉及跨文化内容时,屡次出现语言沟通不畅的现象,更加凸显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的特点[5]。总体而言,教学主体主观文化意识薄弱,造成其教学文化导入把握不准、无法找准突破口。
2.2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严重,导致文化单向输入
跨文化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不重视甚至忽视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和教学,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大多数中国学生或者教师能够运用英语对国外风土人情、饮食文化、文学影视等侃侃而谈,却不能够完整和清楚地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极大地打击自身自信心,造成文化误读现象。究其原因,《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缺乏针对中国文化进行英语教学的目标、方法和评估等方面的系统性指导,并未明确给出可供参考的书籍、教材等,且现阶段使用的教科书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内容。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进度等共同限制了教学主体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将重点放在英美文化习得和认知层面,学生从客观上认为英语文化有优越性和独特性,主观上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尚未形成,加剧文化单向输入现象。加之“文化入侵”现象增多,导致许多学生对西方文化全盘接受[6],走向支持文化单向输入的“歧途”。
2.3 跨文化交流实践机会缺乏,影响教学效果
大学生跨文化交流实践机会来自教学课堂和课后,直接决定其语言能力的提升或者下降。现阶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依旧采取“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学生参与、用英语沟通的机会很少。近年来,部分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或者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合一些互动活动,但主要还是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跨文化交际水平不能够得到实质性提升;部分高校的英语课时被压缩,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争分夺秒灌输语言知识,学生对文化和语用知识一知半解,因此丧失学习兴趣,影响其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同时,大多数学校的合格外籍英语教师稀缺,留学生数量很少或者没有,学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对外交流等活动的机会很少,严重缺乏真实的语境[7],大多数学生不具备与外籍人士交流的主客观条件,即使在实习或者步入职场时遇到跨文化的商务谈判或者日常交流机会,也难以把握或者胜任,更加丧失了机会。
2.4 整体考核标准陈旧,导致教学目标定位偏颇
大学英语教学考核标准直接决定教学评价合理与否,而我国大学英语评价体系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基本集中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方面,对教师的要求较低,大多数情况只要求专业符合、学历达标即可,对教师个人专业素养、教学过程和教学理念等的考核几乎为空白,更遑论对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等,直接导致考核主体薄弱,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产生不利影响。而且,现阶段的整体考核标准陈旧,大多数学校英语考核结果以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思维方式的考核标准,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最重要的一点,教学考核中缺少跨文化交际的对应内容和衡量标准,距离跨文化交际的社会需求越来越远。结果就是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相脱离,教学目标和定位有失偏颇,对教学改革难以发挥正面作用。
3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亟需深度融合跨文化交际元素,从更新教学理念入手,将教学内容与文化生态观相结合进行平衡与完善,为教学实践活动提供启发和蓝本,同时还需要相配套的考核机制,给予改革以激励作用,形成改革长效机制。
3.1 加强宣传、培养力度,促进教学理念转变
大学英语教学理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主体参与。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应该准确把握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政策所倡导的跨文化交际理念,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出台更加详实的政策,明确“跨文化交际”指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肯定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以此为前提,大学为“执行者”,根据学校及学生情况制定相应的改革方案,以跨文化交际和改革为关键词,加大对教师专业和理念的培训,使教师从根本上意识到跨文化交际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对文化的深度理解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更牢固地掌握语言知识。高校英语教师作为教学实践的关键主体,还应将思想落实到教学行动中,以最新教学大纲和政策为依据,发掘中西文化契合点,让学生形成围绕文化掌握语言技能的学习习惯[8],无形中将跨文化交际理念传授给学生。此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适当宣传,采用“课堂+课下”相结合的模式,将预先设定好的跨文化交际任务以校园文化节或者比赛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其他学科逻辑自主思考,将跨文化理念贯穿于生活和学习点滴,潜移默化中拓展学生的跨文化视野,成为理念宣传的一份子,主观上树立“文化差异观”。
3.2 融合文化生态观,平衡中西文化内容
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来源于美国人类学家J.H.Steward的著作《文化变迁的理论》,强调“应该以动态和谐的态度看待文化,不仅要透彻理解本国文化,而且要学习理解他国文化,以保持语言文化的多元化,并且促进不同语言文化的融合发展”。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亟需融合这一理论,在教学资源和内容中加入更多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从方法、策略方面改变这一现状。当务之急,教学主体应以文化生态学理论为启示,平衡课程设置,在教材编写时将中国文化相关的英文材料和中国特色英文词汇纳入其中,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地道中国文化表达的渠道。必要时,高校可开发校本课程,将中国文化英文读物作为课堂配套读物发放给学生,并及时更新,让中西文化内容与时俱进,驱动学生文化观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高校和大学英语教师应将“课程思政”与英语教学相结合,向学生传达英语文化的同时,灌输“National is international”(国家的就是国际的)观念,即中西文化平等的理念,打造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效应,赢得我国文化话语权,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9],努力掌握中西方语言文化内容,打造中国特色文化生态。
3.3 融合“第二课堂”等教学方式,丰富实践活动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目的是要赋予跨文化交际生命力和实际的使用价值,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由知识层面上升为实践层面,具体可以从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后活动进行变革。课堂教学方面,大学英语教师应多争取国外交流机会,丰富自身的跨文化交际实践经验,并在课堂上通过案例讲解方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间接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实战。部分不具备硬件条件的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尝试将文化知识的讲解部分交给学生,课前给学生话题,让学生通过上网搜索资料或者与同学提前合作等方式,将资料整理并汇集在一起,课堂上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文化普及”,且要求全英文讲解,并且设置一定的互动环节,通过答疑解惑加深学生对文化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知识传授能力等,无形中开阔了学生的职业生涯道路。课堂外,学校还可以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方式,加强校际之间的学术合作交流,争取在校内举办大型英语国际比赛、学术活动等,注重人才引进,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窗口”和“桥梁”,让学生足不出户体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实践[10]。
3.4 精准定位英语教学,更新考查标准
教学评价和考核是推动英语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随着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置和更新,亟需充实相对应的考查标准。根据201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英语教学标准》,“大学英语课程评价的目标是构建校本评价与多样化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应该对课程体系进行全面、公正的评价,为教学和课程提供反馈信息”。大学英语教学相关主体应完善考核指标,将原有的“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扩大到“教学目标”“评价与测试”“教学管理”以及“教师发展”范围。根据考核指标,考核部分应定期采集有效信息,分析整理后公布考核结果,以供教学主体查漏补缺,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与此同时,评价方式应该以“学校自主考核为主,校外多元化考核为辅”进行,必须强化落实,改变现阶段流于形式的考核现状,避免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学校自主评价时一定要自上而下引起重视,让教师和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必要时采取多次评价方式,即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采用校外多元评价方式时,即教育部相关部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生源制定相对应的考核细则,避免“一刀切”,保障考核结果和数据有价值。在整个过程中,评价主体都应增加跨文化意识、能力和内容考核比重,重点测评英语教学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教学效果,以真正明确大学英语教学定位[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