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缺席与在场转换*
——论生态女性主义关于主体身份的批评

2020-12-19张秀见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女性主义逻辑身份

王 娟,张秀见

(1.2.长安大学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4)

一、 生态女性关于主体身份的研究

主体身份的构建一直以来都是生态女性主义所探讨的话题。当生态危机已然成为人类共同的困境时, 生态理论流派粉墨登场, 其中最具代表的是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它即看中身份主体的同一和延续性,又强调身份的多元性、动态性以及差异性。本文将在生态女性研究背景的框架下,从自然与女性主体身份的逻辑关系角度试图挖掘生态女性主义有关主体身份的哲学根源,探讨生态女性主义对西方传统哲学的统治逻辑的批判,进而对自由派的非批判性的平等二元论,激进派的彻底逆转二元论,深层生态所谓的人类与自然同一性一一进行了深层反思,以期为生态女性主义对主体身份构建的解决路径提供些许思路。

二、生态女性主义有关主体身份的哲学根源

1.自然与女性主体身份的逻辑关系

自然的涵义随着不同历史时期发展而发生变化。古希腊时期,自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具有生命力和灵性的存在。中世纪后期,自然转而指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到了近现代,自然的“灵性”部分隐退,形成人类与自然对立二分,确立了机械论自然观,确立了人类权威和男性的主宰地位, 使自然和女性剥离了其中心主体地位,居于从属地位,只能被主题剥削和挖掘的对象,只留有工具价值被对待。这种有机生态自然观被陈旧自然观逐步转变的过程,构建了男性的权威以及主宰地位,这种意识形态无疑在现代经济技术发展的同时,导致了环境破坏和生态退化等等问题。科技迅猛的发展又使得各个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引发了全球性生态危机,引发了环境哲学学者对于主体身份认知中的二元框架,这也就促成了对主体身份构建多角度、多模态,流动性新认识的契机。另一方面,随着女性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许多学者意识到女性问题并非是孤立的, 压迫女性与 压迫自然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 挖掘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本质对于理解女性与自然所承受的压迫是必要的,因此必须联和解决。

2.女性身份与自然关系的西方哲学根源

女性生态主义指出, 这种以人类思维为主旋律的机械论思想剥夺了自然的主体身份, 成为人类主宰的对象式存在被忽视。那么, 这种人与自然的对立紧张状态最终导致区域文化的冲突, 使得整个社会处于普遍的困境当中。生态女性主义基于对女性与环境互联的思考, 首要提出生态女性自由主义。它所主张的性别平等公正,独立理性,的确给思想界带来极大的震撼,但因强调男性女性的同一性,抹杀性别差异,摒弃了女性原有的特质。在认识到这种思潮的局限性,生物中心主义理论提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被赋予权利的生命体,需要被关怀和保护。于是激进派生态女性采用完全对立研究视角, 剔出男性存在, 肯定具有维纳斯般精美人设的女性形象, 强劲驳斥了对女性和自然的贬损, 将其他自然界事物看作是附属品, 女性压迫的衍生物。因此,生态女性认为只有通过分析生态环境产生的哲学根源, 思考主次之间的逻辑关系, 才能进行统治逻辑的分析和批判。

三、生态女性主义对二元论的批评

1.沃伦对二元思维和统治逻辑的表述框架

沃伦认为这种意识形态来自于西方哲学中的男权制理念, 它将人类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观置于类似于某种脚手架。它涵盖了二元论和价值等级以及统治逻辑. 1)价值二元对立观。指的是之间群体以及群体中的个体间具有对立排他性的,价值不对等。2)价值等级思维。较高价值的个体相对于另一个体被赋予享受更高的待遇的权利。3)统治逻辑观。拥有更高权利的一方可以正当主宰另一方。在这种概念框架下, 以二元论与价值等级观念为基础的统治逻辑的核心力量,使得事物之间原有差异被诠释为具有等级区分的尊卑级层,统治阶级(如男性)拥有被统治者(如女性或自然)所不具备的特性,论证了统治与压迫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沃伦对这种统治逻辑的推理过程表示如下:

1)男性 m统治女性w的逻辑思维导图。男女二元对立,男人代表本体“人”,或称之为人的精神,女人代表“身体”, 与之对应地位关系的是自然界。B.精神是一个人的精髓, 是优于身体,因此男性被赋予更高级的权利,社会和性别地位更高。C.如果男性m优于女性w,则m统治w被论证为正确表达式的, 因此女人被统治是合法的。该推理过程可以表达为以下逻辑导图:

2)人类支配统治自然的逻辑论证:A. 人类是被集思想和行动驱动能量生物体,而自然界是无灵性,自生自灭的物体。(价值二元对立)B 人的价值高于自然,人类更具备优越性。(价值等级思维)。C. 如果m优于w ,则m统治w被证明为正当的(统治逻辑),因此人类统治自然是具备合理性。生态女性指出,对于二元对立思想的前提是需要重审西方传统哲学中的理性部分,统治阶级的理性表现为将事物一分为二,忽视事物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使得差别转换成等级关系,使得统治压迫成为合理。

2.普鲁姆德对二元论的假设

普鲁姆德指出,在理性主义框架下,男性中心主义继承了其思想中的性别偏见,使女性与自然远离主流,成为缺席的范畴。普鲁姆斯在《女性主义与对自然的主宰》中提出两套假设来解释女性与自然深层关联映射下的二元论概念。

方案假设一:1) 女性对等于自然阈值假设( 认为女性生理与自然范畴同价); 2) 自然低劣假设(女性与自然级别低下) ;3)二元论假设( 基于二元论构建的人类与自然对立范畴)。

方案假设二:1)男性对等理性阈值假设;2) 理性优先假设( 理性阈值高于自然) ;3) 二元对立分割假设(人类与自然分裂范畴)。

普鲁姆德根据这两套假设对以往自由派女性主义以及激进派女性主义存在的问题进行重新审视, 认为这当中的平等主张和反转策略本质上属于非批判性的,因此要重新评价女性特性,自然特性, 女性与自然的逻辑关联, 从而彰显了源于性别有超越性别范畴的思想情怀。普鲁姆德首先认为自由派的女性主义摒弃A1),强调男女同一性, 要求女性融入男性统治的社会各个阶层领域, 本质上是一种依赖于大众文化模式塑造女性主体身份, 从而摒弃女性原有的特性。在普鲁姆德看来, 这样的理论并未撼动男性中心主义主体思想, 未洞穿其隐含的性别、阶级、种族等方面的潜在前提, 主流社会依然按照统治阶级的套路, 本质上只是一种单纯性的扩大范围而吸收部分女性。在该模式中寻求内部的性别平等, 没有跳脱出主流文化对立排斥自然的这种主宰模式,缺乏对二元论构架本质的质疑和考量, 忽略了自然之维度, 因此又暗含对A2) A3) 以及B2 和B3假设的默许, 这也反映出女性主义早期理论的局限性。

3.生态女性主义对深层生态论的批判

基于对统治逻辑中二元对立的批判,生态中心主义提出整个生物圈是一个往复循环的生态系统链,处在生物链的所有事物互联互动,因此保证人类的生存状态的前提是必须维护整个生态链的良好运行。生态中心主义认为自由生态主义和激进生态主义两种观点局限于表层,只有生态环境伦理思想才具有更深的涵义,是深层的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在深层生态学理论中得到启发,找到共鸣,但汲取其思想精华的同时,也批判了其思想的不彻底性,他者与本身概念混淆, 否认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 把自然看作自身实现地一部分,认为人类与自然界其他事物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同质, 否认了他者的存在,抹杀了事物的多样性和能动性。女性生态认为人与自然应当是有区别的范畴, 深层生态学并未指出真正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原因是男性中心主义,而非广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明确指出男性控权表面之下的深层原因的根基所在。

四、生态女性主义对主体身份构建的解决路径

深层生态学在如何厘清和界定人类与自然的延续性和差异性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一方面, 如果只强调人类与自然持续和谐模式就会模糊非人类自然的独立状态。另一方面, 完全基于自然事物的差异性和独立性的理论又受到视自然为异类的西方主流文化的质疑, 在善待自然方面缺乏人文关怀的维度。这种两难处境也会体现在深层生态学理论当中,例如阿恩·奈斯提出通过把人类最大限度地与世界等同的手段来实现自我的路径, 把自然与荒野视为自我范畴内的部分。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这种观点只肯定人与自然延续性而忽视两者之间的差异性,以及各自维度的独立性, 从而否认了他者的存在性,以吸纳的方式建立与另一领域的联系抹杀了范畴的边界。

为消解男性中心观,普鲁姆德提出“关系中的自我”,更加强调人主体与自然界的同一性。它主张实现去等级化概念, 集合体中互联互动性性优于整体性, 指出理性的弊端, 逐步发展完善生态理论的概念框架。据此,普鲁姆德提出了生态自我的概念, 指的是自然界中其它存在物体也具备主观能动性, 因此也和人类一样取得合理地位 但因存在的属性不同, 人类的体验是来源于与自然的相互转变的交互过程, 因此是要求他者必须存在, 且要求他者必须独立的。因此, 无论是等同或合并他者与自我, 亦或抹擦掉二者的边界的做法理解尊重双方本质上都有失偏颇, 违背其本身的特征, 因此我们在保持对对方的理解基础上, 需要维持尊重各自差异,这样的生态自我被诠释为共同自我发展的一种聚合形式, 在与其它事物建立关联的过程中, 因他者也受到人文关怀, 而达到实现他者内在价值的目的。这种关系性自我和他者的内在价值是对生态自我的美德式描述,既扭转对自然的极端排斥的偏见, 又打破了自然的工具化固有思维, 修订理性中畸形膨胀的主宰性之维, 提出理性的弊端, 取而代之的是人类对自然事物的人文关怀与责任, 以及对非人类事物的差异性和独立性充分理解和尊重, 初步建立绿色理论的思想框架。

猜你喜欢

女性主义逻辑身份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以女性主义视角解读《苏吉尼玛》
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主义身体批判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多维需求中的女性主义叙事策略:《一小时的故事》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