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开放大学的发展定位和策略*
2020-12-19翟新明郭凤丽
翟新明,郭凤丽,王 婷
(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公共管理教学部,陕西 西安 710119;3.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教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
2020年8月,教育部印发《国家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推动广播电视大学在原有办学权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实现省级广播电视大学向地方开放大学的整体转型。开放大学作为一种新型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在对高等教育特性的理解中,根据国家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发展高等教育的整体战略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发展策略。
一、高等教育的特性在于学术性和专业性
“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社会活动”[1],它通过传承文化使人具有某种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处于各级教育顶层的高等教育,既不同于一般的素质教育,也不同于传递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其独特性在于它是培养一种具有高级专门知识和才能的人,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2]。它不但传承文化,而且探究学问,创新知识,并且以其研究成果去造就具有自我探索的能力和某种专业方面的能力、素质的高级人才,因而“具有明显的学科广度、学术深度和文化高度,其根本的特征仍是表现为‘博’与‘高’的学术性”[3]。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第一属性是学术性[4]。可见,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独立的价值追求,而广博的学科基础和知识的不断创新是专业教育的基本前提和实施手段。前者表现为高等教育的“专业性”,后者表现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要实现知识创新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作为教育者的高等学校自身首先必须是一个自主的、理性的机构,即自身必须充分占有知识,并能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学术积淀,自主地开展学术研究,自主地设置专业,独立地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自身必须有一群专业精湛、学识渊博并勇于探究知识的教师队伍。如果从事高等教育的高等院校丧失了专业教育的系统性和学术自主性,既不能系统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也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和探究学问的精神与能力,那么,也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和基础,其发展也难以持久。
2018年9月17日,美国森图斯能源公司(Centrus Energy)和韩国斗山重工建设有限公司(Doosan Heavy Industries and Construction)宣布双方已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未来将在先进反应堆领域开展合作。
二、在对高等教育特性的理解中明确地方开放大学的发展定位
在高等教育资源不断重组优化的进程中,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要坚持开放终身的理念[5],在对高等教育属性和自身成人性、职业性等特性的理解中找准发展定位。
任何一个首度欣赏桑迪·斯科格兰德摄影作品的人——任何一个从她的装置细节带来的错视画影响中完全恢复过来,想要搞明白作品中的金鱼、松鼠、猫狗以及婴儿,也就是那些用纸浆、石膏与聚酯材料制成的雕像,实际上是什么的人——都必然会询问,她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些作品的。也就是说,一旦意识到这些令人惊叹的照片都拍摄自相应的舞台场景,是某种介于事实与虚构、现实与谎言之间的存在时,观众必然会质询她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艺术方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实施以来,全国电大系统实行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省级电大按照中央电大(国家开放大学)的整体规划组织实施教学。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状况和产业结构不同,对人才的需求各异,统一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适应各地的不同情况。因此,《改革方案》授予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一定的自主权,即“以实施国家开放大学继续教育业务为主,通过共建共享方式适度开设体现区域特色、满足地方需求、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技能导向明确的专业、课程”。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要根据《改革方案》的精神,在强化高等教育办学主体意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优势和区域特点,加强专业和课程建设,逐步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要遵循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内在规律,在确保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成人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坚持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岗位化,增强教学与专业、职业、行业的结合度,凸显学校的优势和特色。
2.在办学方向上坚持面向基层、行业、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我国大都市高等教育已基本达到“普及化”的阶段。而广大农村、基层、边远和民族地区是我国高等教育最薄弱又是最需要高等教育的地方。电大自建校以来就一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远距离教学,坚持“四个面向”的办学方向,在深入农村、基层、企业办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国电大是应运而生的,其‘运’就是农业大国的需要,就是千百万基层求学者的需求,就是国家大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6]。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只有紧紧抓住国家改变“三农”面貌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深深扎根农村、基层的土壤之中,才能发挥自己优势,才能在改革创新中有所作为,才能经受住各种冲击与挑战!
其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适应成人在职学习的特点和需求。在成人学习需求日益个性化、多元化的今天,应发挥自身开放、灵活、反应迅捷的优势,建立开放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学校办学理念,增加个性化、选择性强的课程比例,扩大学生结合个人需求和兴趣爱好自主选课的空间。教学内容要加强能力培养这条主线,着力实现知识性和应用性相结合,学习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课程学习、证书学习和学历教育结合。
4.在专业科类确定上,既要坚持需求导向,又要扬长避短。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在那些实践性和实验性极强的专业面前,往往显得“鞭长莫及”、“隔靴搔痒”以至“纸上谈兵”[6]。因此,要积极发展适应广大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需求的应用性科类(如农林技术、电子商务、旅游等),适度发展能够以自身的宽泛性和广博的适应性而被更多的需求者所看重的经管类,压缩理科、文科等学术性较强的科类和实践性、实验性极强的专业(如临床医学、生物化学等)。
首先,教学环节设计要基于学习者的自主性和便利性,淡化管理色彩,真正体现“开放”的特点,便于学生时时、处处学习。
三、结合自身优势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
1.要强化高等教育的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基于大学的基本属性,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作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事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是办学的实体。要强化自己作为“高等学校”的主体意识,提高从事学术研究与知识创新、系统化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可以与普通高校、行业合作办学,可以共享其师资、课程、资源,但是合作的前提是自身必须是自主的、理性的,必须享有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没有学科和专业的划分、设置、课程结构和安排、学籍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自主权, 就失去了追求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空间和可能”[5]。没有自己独立的师资队伍,没有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研究和学科、专业建设,也就难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和品牌,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样的大学教育也是不完整的。
5.在教育层次上,扎实做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基础上,积极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根据电大目前的师资力量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国内外远程教育的经验,电大的最佳教育层次是专科和本科[6]。从农村、边远、贫困和民族地区对人才需求层次来看,需求量最大的也是专科和本科[8]。教育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规定,自2018年开始,普通高校不再举办本校全日制教育专业范围外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要立足实际,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扎实做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填补普通高校退出后专科教育市场的缺额;在此基础上,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发展普通高校不能或不愿开展的成人职业本科专业。
3.在办学范围上要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为根本,积极发展非学历教育,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一方面,培养专门人才的学历教育是开放大学最基本的社会职能。基于大学的基本属性,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依旧是电大的根本任务[7]。而且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终身教育的进程来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仍然是社会成员学习与发展的现实需求。可见,开放大学开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职能与当前社会成员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社会成员需要不断地补充和更新理念、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知识快速更新和岗位频繁变动。可见,非学历教育也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也是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的主要教育形式。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要以学历教育提升办学实力,以非学历教育拓展办学空间;以学历教育支持拉动非学历教育,将非学历教育资源引入学历教育,在学历教育中引入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使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也取得某项职业资格证书。缺乏或者弱化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将因缺乏学科、专业、课程、师资及资源的有效支撑,而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知识无“国界”、“校别”,但承载知识的课程(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有“个性”。课程的“个性”就体现为开设课程的学校的办学理念,讲授课程的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虽然可以聘请其他高等学校、研究咨询机构、行业企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开发、讲授等具体建设工作,但是课程建设规划、课程标准和流程的制定、课程设计等需要体现本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特色,这些工作必须依靠自己的师资队伍来完成。
在湿法脱硫后增加湿式电除尘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前端干式除尘器和湿法脱硫组合无法满足排放要求的问题。根据湿式电除尘器阳极板形式存在极大差异,具体可以包括金属板式湿电、导电玻璃钢管式湿电等方面,而且这些湿电都需要用应用业绩来说话,也算是获得了一些运行经验。其中,金属板式湿电和导电玻璃管式湿电应用业绩较多。2013年,在燃煤电厂开始使用金属板式湿电并投运一段时间后,金属板式湿电的弱点逐渐暴露,而导电玻璃钢管式湿电由于形式多样、布置灵活、综合性能优异,迅速崛起,成为燃煤电厂主流的湿电形式。
最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导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线下自学与线上辅导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四、在改革创新和资源优化整合中彰显开放教育特色
开放大学具有深入社会基层的办学系统和大众化教育基础,以及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和强大的技术平台等优势。转型后的地方开放大学要充分挖掘这些优势,整合优化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学习支持服务、管理体制、合作办学等进行全方位改革创新,彰显特色,树立品牌。
2.非学历教育品牌化。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设计和规划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职工教育培训项目,送教进企业,送教进社区。非学历教育项目要紧紧围绕国家有关老年教育、社区教育和终身教育政策,针对企业行业人才需求和学习者学习需求,制定培训标准,确定培训内容,因地制宜地设计培训方式,切实保证培训质量,打造职工技能培训和再就业培训、社会化生活教育、老年教育等非学历教育品牌。
再次,探索适合现代远程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强化社会实践和实验实训教学,加强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1.专业设置的特色化。专业是连接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纽带。专业设置和调整要综合考虑产业结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的需求,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凸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一是个性和低替代性,注意与同类院校专业设置上错位发展。二是前瞻性。在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变革以及人才需求趋势综合研判分析的基础上,及时孵化、增设新专业,调整老专业。三是技术应用性。专业设置要侧重于满足于成人转岗和技能提升需求的具有一定高新技术含量应用性科类。
首先将边u11u12,um(2n-1)um(2n)染为k+2色,把边u0(2n+2)u1(2n+1)染为k+1色,边u(m-1)2um1染为色,其次把边us(2n+1)us(2n+2)(s=1,3,…,m-2)染为色,把边us1us2(s=3,5,…,m-2)染为色。
3.学习资源超市化。开放大学的学习资源不仅要量多面广、优质先进、有效实用、富有个性,而且要使用便捷,自主可选,形成各取所需的学习资源超市。一是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建设学习资源。二是学习资源要丰富面广,在自主开发建设的同时,加强校际资源共享,为学习者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突破资源传送的时空障碍,为学习者提供便捷的使用通道。
钢柱从下到上设置4道水平刚性杆件,水平系杆采用平面桁架,两端与钢柱铰接。在东、西侧钢柱中间部位设置两道X型交叉支撑,柱间支撑采用平面桁架,两端与钢柱铰接。
4.教育对象的基层化。以省校为中心,依托市、县教育网络,深入研究基层、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学习者的教育需求、知识基础、学习特点,针对性地深化教学改革,开发适应成人学习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模式,把基层、农村、边远和民族地区成人继续教育做强做大。
5.教学模式的职业化和实战化。一是探索“职业化课堂”教学模式,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真实活动场景引入教学内容中,学习者置于实战环境中,感受实战气氛,亲身参与作业行动。二是尝试探索“基于校企合作的现场教学”教学模式,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利用行业企业的生产场地和工作岗位开展现场教学、技能训练、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三是探索“远程可视化互动式”实践教学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者在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进行远程实时指导,实现师生远程音、视频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