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思考
2020-12-19刘志选
刘志选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工商教务处,陕西 西安 710119)
一、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末开始到今天的20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与文件的引领下,形成了目前全国1468所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格局,约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54%,大于普通本科学校的46%,完全占据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这种格局的奠定经历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国家示范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双高计划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等内涵建设历程。透视其发展历程,其格局的形成与另外一种高等教育类型的发展息息相关,即成人高等教育。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经历了塑型阶段(1950年—1976年)、成型或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年—1986年)、改革和深化阶段(1985年—1998年)、转型过渡阶段(1999年—至今)四个阶段,目前有265所,约占全国高等学校的0.9%,但仍然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把成人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数量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差距之大,使人们不得不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未来有所担忧,尤其是对补充形式的重新定位。虽然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比,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形式复杂多样、内容五花八门、学员覆盖面宽广、办学手段灵活多样等优势明显,但在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创新化、一体化、学习化、国际化、信息化、创业化、多元化等因素特征的不断呈现,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晰。2019年4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开启了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之路,并成为二者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为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平台。从高职扩招对象来看,高等职业教育首次将农民工、下岗职工、退役军人、新型职业农民等以往的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对象纳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中。
二、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困境。目前,我国成人高等学校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是规范化的完成高等教育的补充任务;一是围绕生存发展降低办学标准。尤其是政府普通高等教育一些政策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的规模与发展,如普通高校扩大招生数量、取消考生年龄限制等。在这种情况下,成人高校招生数量逐年减少,许多学校的发展愿景与规划很难实现,尤其是许多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教育学院将成人高等教育看成是创收工具,直接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体系上的的不规范局面,其形式与本质严重不符。可以说,许多成人高等学校已经丧失了办学的本位,在管理体制、质量评价、保证机制、招生规范、教学点设置等方面问题层出不穷,以至社会上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生源数量不断呈现下降趋势。面临发展困难,一些成人高校开始转型为普通高等学校,一些成人高校与其他学校合并,一些成人高校开始为生存寻找其他办学途径等。为此,我国的成人高等学校数量开始急剧下降,如1992年有1198所,1999年有871所,2006年为444所,2013年为297所,2020年仅剩265所。
2.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自2002年以来,党和国家不断从政策上和财政上支持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尤其是国家冠名的200所国家示范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优质化的发展。但这些院校仅占高等职业院校1468所的14%,其余86%的院校基本上都出现了发展上的问题,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处于地级市的地方高职院校,论校园建设,地方政府功不可没,但在专业发展上基本都依赖于学前教育专业和护理专业,其他专业的办学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成为学校最棘手的问题。虽然部分地方政府出台了地方保护发展措施,但其发展与本来规划的意愿差之千里。
透视两种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的出现是客观的存在,是发展中不能回避的,是必须面对的现实。如果我们从本质上来看,两者都具有职业教育属性,在许多方面的互补性很强,各自的优势作用发挥与问题的解决策略均可成为融合的基础性条件与发展性条件。因此,面对两种教育发展过程存在的困难,在信息化时代,二者的融合发展不但可行,而且非常必要。
三、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在人才的培养问题上,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有效实施,如果我们站在融合的角度来看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其融合的关键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目标的共同性。基于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教育性质,二者在培养目标的教育价值取向大方向与宏观培养方向上具有共同点,其最大的差异在于培养目标的具体方向、培养人才的具体规格及培养目标的最终落脚点有所区别。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建立,终身教育理念的普及,尤其是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两种教育的的培养目标日趋一致,其差异性愈来愈小,共同性愈来愈突出。如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终身教育的价值取向、个人发展与服务社会统一的价值取向以及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等都体现了职业性与技能性,体现了融合的目标聚焦在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与实用型人才上。
2.课程设置的一致性。任何一所高等学校,课程设置必须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要在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根据教育部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由专业建设委员会根据专业的性质制定具有学校育人特色的课程设置计划,这种计划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合理的课程结构;二是合理的课程内容。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两种不同性质的高等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一致性明显的显现出来,学历型与职业性成为课程设置最为重要的两个实质问题,即不能降低高等教育的学历标准,又要体现人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所以,在课程设置的融合问题上,成人高等教育在发挥理论性优势的前提下,必须最大化的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与技能性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使二者有机统一;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实践性与技能性非常突出,但在高等学历教育面前,必须体现理论性的规范化要求。
3.师资队伍的融合性。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补偿性决定了成人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高学历、高学位、高级职称以及教学科研课题等方面比例较高,但在专业带头人、技术技能等级证书、专业技能比赛、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比例明显落后于高等职业院校。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基于原有技术学校的历史发展,重实践、重技术、重比赛、重就业、重效益等方面独占鳌头,迎合了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实施,为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的整合提出了政策依据,二者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最大化的实现教师队伍资源的共建与共享,逐步使二者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融为一体。
4.教学资源的整合性。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以来,对高等教育的冲击非同一般。成人高等院校基于原有的学历补偿,在远程教学资源方面起步早,时间长,已有的教学资源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远程学习需求;而高等职业教育虽然在教学资源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高等职业院校性质相比的实践与技术技能方面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虽然,可以借助爱课程、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学习平台相关课程学习,但由于受到开课时间、课程性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运用起来的问题层出不穷。成人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资源短缺、利用分散、配置不合理、开发过度等问题已经显现出来。2019年高等职业教育扩招政策的出台,教学资源建设问题,已经成为成人高等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构建两种教育资源联合体刻不容缓,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是二者融合的主要任务之一。
5.实训条件的共享性。梳理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条件,问题的存在不得不令人们深思。如果一所院校依靠自身的校园面积、雄厚的财政资金、宽敞的实训厂房以及先进的专业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或者打造与自己办学特色相符合的3到5个专业和专业群,完全是可以的。但许多院校举办的30到60个左右的专业,是根本不可能满足所有专业优质的实训条件的,虽然在校企合作上下了功夫,但实际效果仍然是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验实习与顶岗问题的。因此,两种院校必须明确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定位,重视学生的实际技能训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合理化的训练,真正发挥各自办学的优势,促使企业的深度合作,对两种类型院校以及合作企业已有的实验实训资源进行合理整合与共享,彻底解决实验实训设施设备以及条件使用上的重复投入、利用率低、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使各个院校在培养职业人的目标上实现办学效益的互利化,解决每所院校实践教学资源的短缺问题。
6.办学层级的贯通性。自20世纪90年代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以来,成人高等教育就与高等职业教育建立了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其目的就是解决我国职业教育断头路以及成人教育的生存问题。2014年3月,教育部出台了应用型本科建设方案,上海市、江苏省等省份也开展了高本贯通人才培养的试点工作,经过5年多的试点,“高本贯通”在很大程度上打通了职业教育的断头路,但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数量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而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年贯通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许多院校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本科教育的贯通工作,为解决职业教育的断头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缺少政府主管部门政策上的支持,这种贯通工作主要停留在本科学历、专升本等层面,没有建立一种在规范制度下的立交和贯通体制机制,而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融合,完全可以实现高职专科阶段人才培养方案与成人本科阶段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体化,使学生的学习分层完成,为人的终身发展提供更多更宽的就业机会和渠道。因此,积极探索两种教育在办学层次上的融合体制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四、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创新策略
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成人高等教育与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等职业教育,在21世纪20年代呈现融合的趋势是现代社会发展融合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已经成为所有成人高等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人才培养问题上的本质、目标、方法的一致性,为其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可能。虽然现实中客观存在的理念认知偏差、二者体制掣肘、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但在融合的问题上有效性的策略是可以尝试的。
1.以国家政策法规研究为指针,解决融合过程的的体制机制问题。目前,成人高等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融合最大的缺失就是缺少政策上的支持。不同类型、学制不连贯是既定事实,各自拥有独立的办学权限。因此,在融合问题上可以进行创新性探索与试点,如按照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多元立交”精神,将成人高等教育明确纳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取消专科层次的成人高等院校,将其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完全融合,本科层次的成人高等院校不再举办专科层次的成人教育,按照本科层次的建设标准,扩大本科层次的专业教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层次延伸,在一程度上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相互沟通以及衔接机制。事实上,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的最优化途径就是从根本上实现两类学校的实质性合并。在合并的问题上,行业属性、地方性属性、民办属性等都可能是体制上的重要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就必须解放思想,创新思维,科学定位,采取多样化的融合方式进行试点。
2.以多元化的招生平台为依托,满足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需求。2019年10月教育部等14个部门发布了《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 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以使就业创业为根本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融合问题有了新的启示,一是解决生源问题,二是解决就业问题。因此,在两类院校融合的前提下,生源问题是大家的共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两类高等教育在生源与就业上的辩证关系,实现最大化的生源“互通”。目前,生源的融合主要表现在招生的形式由过去的全国统一高考招生,变为院校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全国统一高考招生以及免试入学等多样化形式,生源对象由过去的高中毕业生,扩招到三校生以及社会上的各种成人,这种招生政策的变化确保了融合过程的充足生源。显然,二类院校招生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局面已经形成。这样对学生来说,只要取消生源性质,学生完全可以自由选取学校类型、学校名称、感兴趣的专业、喜欢的学习地点等。如果实施高本贯通办学机制,不管是有条件的免试入学,还是“3+2”的本科教育模式,不但会解决成人高校的生源问题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层级问题,还可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终身化。
3.以内涵化的教学建设为根本,实现特色专业办学的共建共享。在构建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时期,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办学影响力归根结底就在于教学的内涵建设上,尤其是专业的建设上。因此,所有学校都应把内涵建设当作学校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依靠自身的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整合相关或相似院校无特色化的专业学生、教师资源、教学设施设备、实验实训资源、校企合作资源等,最大化进行人力、物力、财力、办学条件的统一协调,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及专业群,作为品牌形象,实现学校的内涵建设,最终实现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融合发展。
4.以开放办学的社会化为理念,发挥学分银行的认定贯通优势。随着大数据时代的突飞猛进,开放式办学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以往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的政策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淡化了许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比较稳定的工作单位与收入可观的薪资待遇,不再纠缠在某些优待指标上。所以,各种形式的教育融合已经呈现出来,需要人们在专业与课程、学分与证书、正规与非正规、学历与非学历、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等互通上进行创新认识与创新判定。而学分银行的学分认定与储存功能就显得特别重要。事实上,学分银行完全能够实现课程与证书的学分互认与兑换,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各种教育的实质性融合与贯通,加快实现人才培养从“学历化”向“职业化”发展的有效转变。
总之,成人高等院校与高等职业院校的高度融合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只要二者在招生机制与方式、专业结构设置与调整、课程与资源开发、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下,融合体制障碍就可能很快消除,内涵建设都会得到加强,系统化与稳定化的办学模式就会使各自摆脱发展困境,通过二者形成的合力优势加快推动我国学习型社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