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综合体的规划与设计
2020-12-19山东农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段正涛张明海翟雯雯
文/ 山东农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段正涛 张明海 翟雯雯
熟读国家政策,领会田园综合体内涵
2017年2月5日,“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新型产业发展的亮点措施被写进中央一号文件: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田园综合体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化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理清田园综合体建设的内在要求
1.乡村振兴的新载体。田园综合体建设比单一的定位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处要多,它不仅可以承载更多的东西和事物,而且在产业链各个端点上的叠加会更加强大,提供了乡村真正脱贫创富的新路径,是乡村振兴一个新的平台,更是一个新的载体。
2.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引擎。田园综合体能把农业、旅游、社区等这些事物有机的融合链接进去,是一个非常好的承载融合器。在城乡融合这个层面上,田园综合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一个新的引擎和一个新的撬动点,是一种共享新格局。
3.产业激活的新动力。田园综合体深层次激活了产业链的发展,丰富了联农带农机制,克服了以往一味地、硬性的扶贫方式,推动产业进入了一个动态激活的过程里,使产业充满了生机。
4.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的新抓手。
田园综合体解决了当地土地流转中的经济问题,提供了永续发展的路径,极大地促进了土地流转,成为农村土地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
5.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器。田园综合体的建设,促使企业在土地承包流转下来后,加速新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定程度上将农业推向了现代化,成为现代农业新技术应用的重要承载体和助推器。
6.管理运营机制的内在需求。
田园综合体的整体建设,要求以更加合理的管理经营模式,更加合理的组织结构,更加合理的利益分配,来推动乡村的发展和新农村的升级,是美丽乡村的升级迭代,有着运营管理机制的内在优化需求。
掌握田园综合体建设的支柱体系
1.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供电、厕所、污水垃圾处理以及游客集散、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夯实基础设施体系。
2.产业体系。围绕田园资源和农业特色,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土地规模化利用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农业产业集群; 发展创意农业,利用“旅游+” “生态+”等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康养等产业融合;强化品牌和原产地地理标志管理,推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品牌培育,构建支撑田园综合体一二三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
3.营销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创新创业、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强化服务和利益联结,逐步将小农户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农村发展轨道,带动区域内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4.生态体系。优化田园景观资源配置,深度挖掘农业生态价值,统筹农业景观功能和体验功能,彰显宜居宜业新特色;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新技术,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化、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实施节水工程,加强综合整治,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乡村生态体系屏障。
5.智慧服务体系。通过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产业和智慧公共服务平台,聚集市场、资本、信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城乡产业链双向延伸对接,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为田园社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服务。
6.运营体系。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关系,确定合理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形成健康发展合力。政府重点负责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营造有利于田园综合体发展外部环境;企业、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及其他市场主体要充分发挥发展运营中的作用;农民通过合作化、组织化等方式,实现在发展中的收益分配、就近就业。
把握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原则
1.坚持旅游为先导。乡村旅游已成为当今的潮流,一段溪流、一座断桥、一棵古树、一处老宅、一块残碑都有诉说不尽的故事,都是乡村旅游的好资源。规划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人文景观,精致的社会服务挖掘出来,以期吸引大量游客,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坚持产业为核心。完善的田园综合体是包含了农、林、牧、渔、加工、制造、餐饮、酒店、仓储、保鲜、金融、工商、旅游及房地产等行业的三产融合体和城乡复合体。农民不必远离故土,即可在本区域内多元发展并受益。应持之以恒地坚持产业为核心,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共同发展。
3.坚持文化为灵魂。田园综合体规划要把世代形成的风土民情、乡规民约、民俗演艺等发掘出来,形成农耕、乡村生活的体验,在陶冶性情中自娱自乐,在娱乐的同时形成文化旅游项目,进而变现致富。
4.坚持基础设施为支撑。基础设施是启动田园综合体的先决条件,要把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物流、人流、信息流打造好,努力实现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沟通,形成一个向外开放的经济发展空间。
5.坚持以农为本。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田园风光,优化农村环境,加快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现代化水平。要确保农民参与和受益,构建企业、合作社和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让农民充分分享田园综合体发展成果。
6.坚持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在乡村建设治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等渠道让农民参与田园综合体建设。充分发挥村集体在项目推进中的组织优势,让集体、农民和企业共享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果。
7.坚持市场主导和集成改革。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要求,创新建设模式和运行机制,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调动多元化主体共同推动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积极性,防止大包大揽。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产业发展、投资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田园综合体创建过程中改革创新的集成作用。
8.坚持乡村振兴为目标。田园综合体是乡与城的结合、农与工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生产与生活的结合,以乡村振兴和再造为目标,通过吸引各种资源与凝聚人心,给日渐萧条的乡村注入新的活力,重新激活价值、信仰、灵感和认同的归属。
强化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要点
1.功能定位要准确。围绕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规模、有潜力的乡村和产业,按照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径,以自然村落、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全域统筹开发,全面完善基础设施。突出农业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辐射带动等主体功能,具备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在建设田园综合体中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其在开发集体资源、发展集体经济、服务集体成员等方面的作用。
2.基础条件要优良。区域范围内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村特色优势产业基础较好。区位条件优越,核心区集中连片,发展潜力较大;已自筹资金投入较大且有持续投入能力,建设规划能积极引入先进生产要素和社会资本,发展思路清晰;农民合作组织比较健全,规模经营显著,龙头企业带动力强,与村集体组织、农民及农民合作社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
3.生态环境要良好。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保留青山绿水,积极推进山水田林湖整体保护、综合治理,践行看得见山、望得到水、记得住乡愁的生产生活方式。农业清洁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4.政府措施要有力。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举措,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建设主体清晰,管理方式创新,搭建了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格局。积极在田园综合体建设用地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探索,为产业发展和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条件。
5.投融资机制要明确。积极创新财政投入使用方式,探索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综合考虑运用先建后补、贴息、以奖代补、担保补贴、风险补偿金等,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田园综合体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力度,积极统筹各渠道支农资金支持田园综合体建设。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和村级组织债务风险,不新增债务负担。
6.运行管理要顺畅。根据当地主导产业规划和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培育水平,因地制宜探索田园综合体的建设模式和运营管理模式。可采取村集体组织、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共同参与建设田园综合体,盘活存量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通过创新机制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运行内生动力。
7.带动作用要显著。以农村集体组织、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组织引导农民参与建设管理,保障原住农民的参与权和受益权,实现田园综合体的共建共享。通过构建股份合作、财政资金股权量化等模式,创新农民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