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纤科技大会(青岛大学2020)暨第26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青岛召开
2020-12-19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常态”,我国各行各业运行正在逐步复苏,为世界经济增添了一抹难得的生机与亮色。2020年9月8日,中国化纤科技大会(青岛大学2020)暨第26 届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在特殊时期拉开帷幕。受新冠疫情影响,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本次会议的主题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构建全球化纤产业命运共同体”。大会汇聚了国内外相关行业专家及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等单位代表,探讨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推动纺织化纤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全球化纤产业命运共同体,更好地满足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会议第一天结束,超过2万人次在线上观看本次会议。
本次大会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青岛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青岛大学、中国纺织国际交流中心主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各相关专业委员会/分会、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欧瑞康集团协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原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王玉忠,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汪民,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龚进礼,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办公室主任段红,青岛市即墨区副区长李黎,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永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陈新伟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纺织化纤领域的专家、学者、科研骨干、企业代表以及关注纺织化纤及相关领域的业界同仁参加会议。大会开幕式由端小平主持。
盛会迸发创新火花。当前,在世界经济低迷、保护主义上升、市场萎缩等不利环境下,我国经济彰显出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成为全球首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并正在加快促进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经济增长依然可期,这将使中国市场、中国创新、中国担当对全球供应链的价值进一步凸显。在我国政府一系列强有力的应对措施政策支持下,纺织化纤行业生产逐步恢复,运行质效有所改善,发展势头正在稳中向好,为稳经济、促就业、保民生做出了突出贡献。2019 年我国化纤产量为5 827万t,约占全球71.7%,国际竞争力、盈利能力提高,规模以上化纤企业完成营业收入8 571.2 亿元,成为纺织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疫情之下,化学纤维更是在口罩、防护服、用于人工心肺循环领域的中空纤维膜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勇在致辞时提到,国家正在隆重表彰在抗击新冠疫情中的英模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也有一批纺织服装界的企业家。在这大半年的抗疫当中,纺织化纤服装业界的企业家、各个行业的广大职工为中国抑制疫情、为全世界抗击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至2020年8月底,已出口口罩1 300亿只,出口防护服13 亿件,现在每天出口的口罩还有7亿~9亿只。新冠疫情对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迫使并加快了行业的工作思维和业务模式创新转变。在过去半年,出现很多创新,如举办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云发布会,不仅带来了更多样化的直播场景、更多的产品和品牌曝光度,同时还培养了工作人员互联网意识,以适应后疫情时代发展要求。因此,本次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也许将成为未来会议活动的一种趋势,是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同时,本次会议对纺织化纤行业科学发展也是机遇与挑战,对谋划“十四五”期间行业发展总体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以来,我国化纤工业科技实力大幅增强,技术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高功能性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技术等由“跟跑状态“逐步走向与世界领先水平“并跑”的新阶段,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优化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东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在视频致辞时强调,未来面向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我国制造强国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需求,化纤行业仍需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加强纤维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全球化纤产业命运共同体提供强大支撑;中国国际化纤会议和中国化纤科技大会是全球纺织化纤行业交流合作的品牌盛会,也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化纤行业科技互学互鉴、共享发展的重要平台。希望大家珍惜机会,借此平台不断擦出科技创新火花。
青岛即墨与化纤产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即墨传统产业和基础产业,早在2002年就被评为“中国针织名城”。青岛市即墨区副区长李黎表示,近年来即墨区委、区政府聚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利用“互联网+”“科技+”走向价值链高端,即发集团研发的超临界CO2无水染色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青岛大学科研团队荣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的“海藻纤维”项目也率先在即墨红妮集团实现了产业化。当前在疫情叠加的多重因素相互影响过程中,全球化纤产业正面临着进一步转型与升级的挑战,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全面展示青岛纺织化纤产业成果,推动青岛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表示,青岛大学与青岛城市相伴而生,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综合大学,山东省与青岛市共建高校,1993 年由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专合并组建,办学起源于1909年创办的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青岛大学2019—2020 年连续两年位列USNews 最佳大学排名全球前1 000 位、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全球前500位。青岛大学化学纤维专业于1958年设立,是我国最早以纤维材料为特色建立的学科之一,从20 世纪50 年代起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纺织工程类优秀人才,为推动纺织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技术支持和学科支撑。近年来,青岛大学在海藻纤维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也不断取得创新成果,以生物多糖特别是海洋生物多糖纤维研究为代表,2018年获批建设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青岛大学将继续结合山东省需求和产业布局及自身学科优势,在纤维新材料领域做出自己的特色,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科技点亮化纤未来。2020 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它承载着“十三五”的任务目标结点,连接着“十四五”的挑战变革发展。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作了“科技照亮化纤未来”为主旨的报告,总结了化纤行业“十三五”科技发展的重点:炼化一体、功能化差异化、高性能纤维是亮点;劳动力短缺、疫情倒逼机器换人;供应链管理、品种和品质是企业间竞争和维系客户关系的核心因素。针对“十四五”科技发展的重点,他认为:塑料微粒催生绿色科技,从机器换人到智能制造的跨越,从成本竞争到人才和核心优势竞争的过渡,核心科技、智能科技、绿色科技、时尚科技、互联网科技以及品质科技将共同推进化纤行业的科技进步和高质量发展;智能科技方面,生产装备、检测、物流要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能源系统管理、设备管理要形成网络化,并构建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绿色科技方面,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循环再利用技术、建立绿色发展体系,重点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包括高品质原液着色纤维制备、生物原料及生物基化学纤维制备、钛系催化剂在聚酯纤维中的应用等;时尚科技方面,洞察消费趋势,进行品牌培育,纤维作为原料和中间品,主要通过企业品牌以及与下游终端结合两种途径打造品牌。目前,我国科技水平和国际水平存在差距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技术缺乏科学指引,二是科研缺乏工匠精神,三是社会缺乏持之以恒的情怀。基于这些原因,端小平强调,当现在经济发展慢下来的时候,当行业发展速度慢下来的时候,唯有依赖科技创新,为此将会面临多重考验,即:企业可持续研发和创新能力的考验;从基础理论到小试、中试、量产能力贯通的考验;从满足需求到创造需求转换能力的考验;企业家忍耐和学习能力的考验。只有把科技做好,中国的化纤事业才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院士聚焦纤维材料科技发展。纤维新材料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热点领域之一,也是我国化纤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多位院士从技术的角度,对今后化学纤维的关注趋势、把握关键点等话题展开探讨。
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纤维材料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战略,如何赋予合成纤维“功能、舒适、智能”成为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国际竞争焦点。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回顾了国内外纤维材料的发展简史,并对纤维材料发展进程中的杰出国内外专家进行简要介绍。针对功能化纤维材料的功能组分添加量多、分散性差,功能相高温加工不稳定、持久性差,功能+高感性纤维成形加工难、制成率低三大瓶颈问题,提出了有机无机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学术思路,建立了全流程功能杂化技术体系,解决了合成纤维功能性和舒适性不能兼顾的产业界难题;结合纤维材料的舒适体感,探讨了现阶段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侧重点:“人体-服装-环境”之间的热湿传递的研究现状及局限性,介绍了纤维材料舒适性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基于制备柔性导电直至智能纤维是发展柔性器件的重中之重,通过介观杂化,实现了“软-硬”组分多级结构设计与调控,开发宏伟结合构建智能纤维新方法与新装置,所制备的连续性智能纤维,在生物响应、环境感知、柔性储能、智能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朱美芳院士强调,智能化是未来纤维的发展方向之一,下一代纤维发展的图谱一定是从元素出发,多组分从中心地带、分子、原子到外围,最后延伸到智能家居、国防运输等各个领域,实现万物相连。
先进功能纤维材料的研究开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玉忠指出,随着我国纤维材料产能的急剧扩张,常规纤维品种面临着同质化严重、利润率低等严峻问题,因此研究开发高附加值的功能化纤维材料是实现纺织行业差别化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途径。具体来看,主要就是以聚酯纤维为主体,与其他化学纤维和天然纤维的功能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功能改性多元化,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功能要由单一向复合、由简单向多重构筑发展;技术手段多样化,通过化学共聚、表面改性、物理共混添加等多种技术赋予纤维材料多种功能,推动国内纤维产业转型升级。王玉忠指出,未来的纤维材料将是高性能化、多功能化、结构功能一体化;行业发展更多要加强产学研结合,提升技术创新,实现重点品种的产业化生产;更要优化生产工艺,实现绿色制造的“清洁生产”。
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安全防护中的应用。从全民健康防护到特殊职业需求及工程作业场所安全防护需求,纺织纤维材料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带领的浙江理工大学纺织与材料相关研究团队在抗菌材料开发与应用、聚酯工业丝防护材料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系副教授陈世昌代表团队主要介绍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负载催化功能抗菌纤维新材料的制备,包括涤纶负载TiO2抗菌除甲醛、涤纶负载CuPc/TiO2抗菌、涤纶负载FePc 抗菌等,试验表明纤维负载酞菁抗菌材料的抗菌效果优异,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二是聚酯工业丝在安全防护领域的新应用,包括道路防护用聚酯工业丝、柔性纤维防护网、深海系泊缆绳用聚酯工业丝等。未来,材料制备新方法与新技术应用将引领纤维产业的发展,同时跨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满足不同应用需求等将成为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命运共同体温暖全球业界同仁。疫情无法阻止全球纤维业界分享彼此之间经验和信息的初衷,会上,欧洲人造纤维协会理事长Frédéric Van Houte,日本化学纤维协会会长日觉昭广,韩国化学纤维协会会长金国镇,印度合成纤维工业协会秘书长S.C.Kapur,泰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名誉会长Mayuree Didpakdeechol,巴基斯坦聚酯短纤制造商集团Rizwan Afzal Chaudhry,中国台湾区人造纤维制造工业同业工会理事长苏百煌等专门录制视频为大会送来祝福和支持。他们衷心希望本次会议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契机,能够在即将来临的后疫情时代为化纤行业创造新的机遇和新的可能,希望全球纤维行业跨国界共同携手共同应对挑战,通过技术创新、数字赋能等方式推动化纤产业的革新,探索解决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等课题。
欧洲人造纤维产业的发展。欧洲人造纤维协会理事长Frédéric Van Houte指出,全球化学纤维的消费量和生产量都在持续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学纤维生产国和出口国。2019 年欧洲化学纤维生产量占世界化学纤维生产量的6%,位列第三,而经济的诸多不确定性、产能过剩、贸易问题、原材料成本、欧盟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立法等正在影响着欧洲化学纤维产业的发展。但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欧洲化学纤维产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如高品质和高质量、专业化和适应性、高效率的企业结构等。此外,欧洲化学纤维行业也注意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生产商在环境、健康和安全以及社会问题等方面均遵循最严格的标准,包括不断提高能源和生产排放清洁水平,越来越多地使用经认证的可再生纤维等。对于全球化学纤维产业而言,可持续领域将存在很多机会,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全球及日本化纤产业的发展。日本化纤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理事长富吉贤一详细介绍了日本循环经济战略推进及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方向:2019年5 月提出“塑料资源循环战略”及“海洋塑料垃圾对策行动计划”;2019 年6 月提出G20“大阪蓝色海洋愿景”;2020 年5 月提出“2020 循环经济愿景”。一系列的循环经济战略对全球可持续发展极具借鉴意义。基于循环经济战略,日本化纤协会于2020年5月新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工作组”,以全面审视各类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建立“纤维-纤维”回收体系、开发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化学纤维、应对微塑料纤维问题等,且循环经济将仍旧是后疫情时代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化学纤维的可持续发展将有助于促进循环经济,这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希望世界化纤界的同仁们一起来应对。
化纤行业的挑战与机遇。欧瑞康化纤板块CEO Georg Stausberg、欧瑞康中国区总裁王军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欧瑞康在疫情期间采取的各项预防措施,以及上半年经营情况。欧瑞康透明度极高、决断力水平高、行动迅速、始终务实等是成功抗击疫情的关键。多年来,欧瑞康化学纤维系统和设备的销售主要在中国、印度和土耳其,尤其中国是更重要的市场。上半年,中国主要化纤企业全面复产,产能利用率持续提高,还有新的项目正在交流洽谈过程中。针对目前化纤行业与其他纺织机械行业相比较好的原因,Georg Stausberg认为,在新冠病毒暴发之前,中国主要化纤生产企业已经在整合生产链,将其生产链延伸到了石化领域,从而更好地控制全球业务的利润。目前欧瑞康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3 年,这是因为企业对石化系统的投资是基于长期战略考虑。对化纤行业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整个纺织行业都应紧密合作,建立全球循环经济,回收有利用价值的材料。自动化和数字化过程具有各种创新的可能性,欧瑞康将努力提供此方面的解决方案。欧瑞康承诺将为纺织行业提供“从熔体到纱线、纤维和非织造布”的技术解决方案。目前,欧瑞康正在中国和其他国家开展几个项目,旨在实现公司“清洁技术、智能工厂”的使命。
公益行动夯实行业发展基石。多年以来,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始终以服务行业、服务政府、服务企业为己任,在做好化纤行业相关事务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纺织化纤行业公益基金及项目中,恒逸基金、绿宇基金、绿色纤维认证等,成效明显。这几项活动的颁奖典礼也是年度大会的重磅环节,今天的颁奖典礼仪式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吕佳滨主持。
恒逸基金:支持基础理论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成立的初心是鼓励行业切实有效地开展学术研究、深化基础研究水平、推动原创技术发展,奖励表彰在全国化纤行业基础研究、管理创新、成果推广中做出突出成就的个人,历经7 年,成果显著。自2013年开展优秀学术论文评奖以来,共收到学术论文2 350篇,表彰论文865篇,表彰科技工作者4 208人次。2020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新增设了优秀软课题评奖,共收到有效参评论文、软课题共计305篇。会上,浙江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邱奕博先生宣读了《2020 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获奖论文及软课题表彰决定》。其中,《循环再利用聚酯(PET)纤维鉴别方法的研究》等10篇论文荣获2020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并列复合纺丝用原料及纤维性能研究》等24 篇论文荣获二等奖,特等奖论文空缺。“关于化纤工业“十四五”发展调查的分析报告”荣获2020 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软课题一等奖,“服装终端发展趋势推动化纤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基于化纤生产型企业的化纤产业互联网逻辑分析”荣获优秀软课题二等奖,《新型充气夹克的研制与保暖性能评价》等30 篇文章荣获三等奖,《电纺壳聚糖/聚乳酸复合神经导管的分子作用及其生物活性表征》等30 篇文章荣获优秀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伏广伟,浙江恒逸集团常务副总裁王松林,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新伟为一等奖获奖者颁奖。
绿宇基金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绿宇基金的设立是为了应对中国化纤工业面临的能源和环境挑战,引导行业走绿色低碳、再生循环之路,以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和由大变强为目标,支持、奖励表彰在推动行业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中作出了示范性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自2016 年设立以来,共支持绿色制造基础理论研究课题13 项,支持高等院校化纤生命周期研究课题5项,共计20多家企业和高校参与了这些课题的研究。此外,绿宇基金还奖励了绿色发展先进人物23 人,绿色制造金钥匙奖企业71 家。会上,浙江绿宇环保有限公司姜传忠先生宣读2020 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获奖项目决定:“再生聚酯黄化规律研究及色度调控关键技术”等5 项课题入选2019/2020 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支持课题;10 家单位荣获2019/20 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绿色贡献度企业奖,其中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获金钥匙奖;10人荣获2019/20年度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宇基金绿色贡献度个人奖,其中新凤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庄耀中、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殿才获领军人物奖。
绿色纤维认证,坚定走绿色发展之路。绿色纤维认证的初心是从源头推动纺织全产业链的绿色化进程,让源头绿色、内核绿色、产品绿色的绿色纤维制品能让广大消费者真正享有“绿色生活从纤维开始”的舒适体验。在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指导下,近年来绿色纤维认证工作在业内的影响力日益加大,程序更加科学规范,通过认证的企业群体逐年扩大。按照《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绿色纤维标志使用管理章程(2018版)》以及国家对于产品认证的相关要求,经过形式审查、产品检测、现场检查和综合评定,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上海德福伦化纤有限公司[循环再利用涤纶短纤维、原液着色涤纶短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PLA短纤维)]、福建省百川资源再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液着色循环再利用涤纶长丝)、浙江金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原液着色锦纶6 长丝)、河北邦泰氨纶科技有限公司(循环再利用氨纶)、河北艾科瑞纤维有限公司(循环再利用腈纶短纤维、原液着色腈纶短纤维)6家企业取得中国化纤协会绿色纤维标志产品证书和中纺标绿色纤维认证证书。
后疫情时期化纤行业发展思考。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新冠疫情给经济、行业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在抗击疫情中,纺织化纤做出了贡献,也涌现出了一些新技术、新业态,给行业带来了一些深刻变化,这些新动向对行业将有什么影响?未来行业应如何发展?在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郑俊林主持的高端访谈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青岛大学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海洋纤维新材料研究院院长夏延致、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钊钧、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良、烟台泰和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迟海平、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叶兴分别从各自领域介绍了自己的看法。(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南充纤检所积极助力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南充市纤检所根据地方茧丝绸产业技术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争取中国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政策和任务支持,有效开展桑蚕干茧质量公证检验,以优质公检技术服务助力地方传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因地制宜提升服务能力。重点依托桑蚕干茧公检国家实验室,着力规范建设、科学管理、提升能力,通过实地调研了解产业发展状况、搜集企业实际需求、确立帮扶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专项方案。同时,着力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目前实验室承检的茧丝绸生产加工企业已达7家,年公检量近3 000 t。
突出重点帮扶企业解困。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茧丝绸企业造成的较大影响,将广安市茧丝绸龙头企业四川安泰茧丝绸集团有限公司、仪陇县委政府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四川布碧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纳入国家桑蚕干茧公证检验新增免费试点体系,着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有效助力茧丝产业发展,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企业的好评。
积极作为发挥专业优势。严格按照公检规程,技术人员顶高温酷暑、节假日不休,高水平实施干茧样品抽取、实验室项目检验、数据分析建议,为茧丝绸企业生产流程控制、改进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等提供纤检技术保障,为地方传统特色茧丝绸产业振兴发展积极贡献力量。(来源:四川省纤维检验局)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启幕
2020 的9 月2 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展览会(CINTE20)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此次展会为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领域在疫情后的首次聚集,担负起产业链精准对接、上下游领域协同发展的重任。来自产业用的专用设备及配件、专用原料及化学品、非织造布及制品,其他产业用纺织品卷材及制品、功能面料及防护服装,以及疫情防控物资等领域的近500家优质企业齐聚展会,并大放异彩。本届展会规模达到38 000 m2,占据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三大展馆,开展第一天随即吸引了大批专业买家到场。
2020 年对产业用纺织品及非织造布行业来说极不平凡,疫情防控任务重、要求高,行业在短时间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全国抗疫作出重要贡献。事实上,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领域远不止医疗卫生、安全防护,其在环境保护、土工建筑、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农林渔业等领域均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全面彰显产业用纺织品适用性广、科技性强等特点的CINTE20,让全行业备受关注。
开幕当日上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兼秘书长高勇,会长孙瑞哲,原副会长许坤元,副会长徐迎新、李陵申,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文兴,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副校长于红波,香港无纺布协会会长吴莹旭,海关总署(京津)税管局、北京海关,IFAI以及中国纺联各单位、各部门嘉宾,在主办方领导中国国际贸促会纺织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梁鹏程、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法兰克福展览(香港)有限公司高级总经理温婷的陪同下参观了本届展会。
高勇、孙瑞哲、许坤元、徐迎新、李陵申等领导嘉宾一行分别走访了E1、E2、E3 展馆,先后参观了安德里茨、特吕茨施勒、大连瑞光、传化化学、赛得利、奥美医疗、稳健医疗、中纺新材料、阳光卫生医疗科技、北京邦维、天鼎丰、东方国际、国机集团、泰和新材、时尚控股、陕西元丰等企业展位,及安徽琅琊、广东九江、江苏阜城、湖北仙桃、浙江天台、广东西樵等集群展位,了解他们的参展情况,以及2020年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无论是广东九江、阜宁等产业基地,还是恒天嘉华、朝美日化等知名企业,都纷纷表示,2020上半年企业在大力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取得不错的销售业绩。在安德里茨展位,高勇询问了该企业今年的生产情况。据介绍,公司接到的生产订单完全饱和,已经排至明年。负责人表示,公司专注于exline axcess 非织造布生产线的设计、制造、安装和开车生产,目前有水刺、针刺、热风生产线。
作为中国非织造材料承接转移示范基地,安徽琅琊此次携安徽金春无纺布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福地化纤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欣宇环保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组团参展。该公司深耕非织造技术领域,且已有3条直铺生产线、5条交叉生产线,年产能可达5万t。
陕西元丰此次参展带来了带电作业屏蔽服、海军陆战队迷彩服、公安特警战训夏服、永久性抗菌医护服、防静电阻燃服、森林防火服等产品。院士们向企业了解了这些特殊用途服装的面料构成情况,其中功能性警用战训服(执勤服)面料采用我国最新研制的高强阻燃维纶、芳纶、阻燃黏胶及导电纤维等多种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组合,具有阻燃、高强度、防撕裂、防静电等防护功能。
经过多年布局,从九江到西樵,广东南海已经形成了名企云集、品牌扎堆、全国首屈一指的非织造布产业带。九江非织造产业负责人向一行领导介绍了集群当前的发展情况:目前,东丽、Berry、必得福等全球领先的非织造企业均在当地建设了分公司,专注于非织造布生产,并已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必得福公司订单充足,隔离服、手术衣日产量达50万件。
Berry 集团带来了采用特殊花纹和RF5 最新技术实现的一次性防护衣材料,触感极其柔软,以及DuraMed 专利技术医疗包装材料等差异化产品。在国内疫情最为紧张的时刻,Berry 集团采用Berry透气病毒阻隔材料制作的美标AAMI 4级别手术衣和欧标Type 5&6透气医用防护服,让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有效隔绝病原体和体液,阻挡病毒细菌等各种污染物的入侵,守护白衣天使的安全;同时材料的特殊结构设计将高等级防护和舒适性能发挥到极致。
西樵非织造产业更加注重终端制品的生产与研发。当地非织造产业2019 年的产值达到30 亿元,2020 年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非织造产业取得明显进步。西樵政府表示将积极招商引资,打造高端非织造卫生用品产业发展。
在参观了江苏阜宁滤料产业集群和浙江天台滤料产业集群后,李陵申表示,不同于医卫用非织造材料的爆发式增长,我国非织造过滤材料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恒生环保、蓝天环保等一批企业在注重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责任,对于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出自己力量。作为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仙桃携18家企业组团参展。其中,湖北新鑫无纺布有限公司带来了隔离衣、防护服、实验服等系列产品。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原来做棉纺产品的江华,早在疫情前就开始转型做水刺织造产品,他们抓住了这次疫情对非织产品的需要,实现了成功转型,并且今后将更加专注于产业用产品的开发。而在以染化料知名的传化化学展位上,大家纷纷触摸体验了经过凉感处理、柔软处理的非织造布,同时公司也表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让化学制剂赋予非织造更多性能。
此外,本届展会上有众多创新产品亮相。例如,北京时尚控股重点展示了可移动智慧农业日光温室、聚氨酯软质装备应用、智能体征衣等产品。其中,可移动环保日光温室大棚具有搭建方便,保温效果强,降低能耗成本,抗气候性好等优越性。与传统日光篷房(土坯、砖混)相比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0%~50%。目前,温室大棚主要应用在新疆、内蒙、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的种植产业。
本次展会特设“抗疫英雄榜”展示专区,以宣传首批全国纺织行业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肯定这些行业企业在特殊的关口第一时间投入到抗击疫情战斗中,全力保障行业抗疫物资应急供应的事迹。同时,E3 馆的创新产品展示区展示了重点防疫物资全产业链,包含口罩、防护服、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生产的原料、非织造布、设备、检测及工艺等有代表性和创新性的实物展品。例如,来自日本、韩国、国内的用于采集数据的口罩头模等,以及各单位典型抗疫事迹展品,该区域集科普宣传、创新展示、过程演示、事迹重现于一体,全方位展示我国抗疫过程中的“功臣良将”,引导行业创新,增进行业凝聚。
向行业先锋致敬。随着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行业涌现出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充满生机活力、致力行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凭借对市场敏锐的感知力和对行业深刻的洞察力,不断推动着行业的变革和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在2020 年新冠疫情突发的情况下,业界同仁肩负行业责任,为抗击疫情贡献了行业力量。为致敬对行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深度挖掘优秀领军人物的精神特质,进一步激发全行业创业创新活力,9 月2 日下午,CINTE2020举行了第四届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领军人物颁奖典礼。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宣读了表彰决定:16 人荣获“第四届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领军人物”称号;4 人荣获“第四届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青年)领军人物”称号;高勇、孙瑞哲、许坤元、徐迎新、李陵申、孙晋良、陈文兴、朱美芳为获奖人员颁奖。
向绿色非织造推进。开展首日还举行了“赛得利非织造全产业链可持续倡议发布会”。李陵申在致辞时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以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得到了持续长久的发展,非织造布作为中国纺织工业的子门类,近年来更是得到了全社会的深刻认识。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全球绿色生产责任消费的大背景下,社会监管部门、环保组织、供应链和消费者对非织造行业给予了更高期望和要求,可持续发展成为非织造行业的重要课题,也是行业持续探索的方向。赛得利是非织造行业重要纤维素纤维供应商,一直致力于促进非织造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实现绿色升级。赛得利集团副总裁、莱赛尔业务经理刘涛介绍了赛得利绿色科技助力非织造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当前,赛得利积极进行全方位布局,以满足市场需求,旗下优可丝无纺纤维系列、优可丝功能性纤维系列等绿色科技可为全球用户提供多种可持续产品解决方案;同时,赛得利积极进行产业链联合,打造优质供应链,满足全球用户需求。赛得利发起非织造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倡议活动,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实践,将推进我国非织造行业的绿色发展。现场,赛得利为优可丝优选战略伙伴、优可丝锐意创新伙伴、溯源绿色品牌负责人授牌,并举行了倡议启动仪式。未来,赛得利无纺将发挥集团全产业链优势,联合全产业链上下游伙伴式合作,引导社会公众并宣导绿色消费,共同打造绿色未来。
12位专家为魏桥纺织智能制造创新提升献策
近日,受魏桥纺织邀请,中国纺织机械协会会长顾平、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叶戬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业部原副主任吴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信息统计部主任翟燕驹、国家纺织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教授级高工李瑞芬、上海纺机研究所总工程师陈兴强等12位纺织行业专家、教授,赴魏桥纺织智能化项目创新提升进行调研。
据了解,魏桥纺织基于数据流的智能纺纱工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于2020年5月29日通过了中纺联专家委员会的鉴定。该项目是基于5G技术的纺纱工厂,全流程在线实时数据集成并提供智能化实时干预系统,实现了全流程产品质量与设备状态实时测控,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专家组在了解了该项目订单综合管理、质量在线控制、先进装备体系与先进生产体系、以及纺纱全流程无人化桥接、全流程智能化检测与监控、数据流行动基础与智能化执行等方面的创新成果后,对魏桥集团积极运用科研创新成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领行业创新发展所做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魏桥纺织智能一体化项目关键技术在各细分领域的实用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行业实际和未来发展方向,对该项目的完善提升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来源:中棉行协)
“水果染”等新兴面料成为时尚新宠
水果染面料首次试水母婴界,一个月线上卖出3 000 条婴儿内裤;新研发的“冰激凌”凉感牛仔面料与LILY、韩都衣舍等知名服饰品牌合作,在这个炎夏卖出了亮眼业绩……疫情期间,虽然纺织行业受到了冲击,但新兴面料产品线上销量呈逆势增长态势。
面料,这片原本看起来与电商不会直接产生交集的原材料领域,正紧盯线上开启数字化转型之路。在广东,越来越多面料厂商联手服饰电商革新生产研发模式,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完成品类创新,将更多“超级面料”产品快速推向市场。据了解,目前广州700多个专业市场已经全部通过开启淘宝直播、淘宝、天猫和1688 线上门店,创新合作加速数字化转型,此效应辐射至广东全产业。随着专业市场加快线上布局,传统面料行业也在加速数字化转型,与电商服饰行业走向深度协同。
水果染面料获好评。“买衣服要好看,更要舒服。好面料,是征服市场的法宝。”近日,天猫行业小二霂槿在超级面料推介会上分享一组大数据后表示说。精致的“剁手党”正让面料工厂迎来一波新机遇。广州彧通纺织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晓佳是最早捕捉到婴童服装趋势的面料商之一,他表示,孩子的衣服,面料是灵魂。2014年,在他的孩子出生后,他发现市场上几乎没有专注于婴童的面料商。随后,他开始专注做婴童面料,且在行业内口碑渐起。四五年前他开始与电商品牌合作,如今线上出货量已占业绩总量的70%。天猫aqpa(爱帕)品牌负责人郑伟是蔡晓佳的合作客户之一,其连体哈衣在天猫上销售位居前列,正因为了解面料,作为奶爸的郑伟曾为宝宝专门乘飞机到浙江一家国际品牌店花200 元买一条口水巾。优质品牌正在追逐优质面料,面料行业的佼佼者也严选着合作伙伴,增长强劲的电商品牌正在重塑面料工厂产销流程。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外贸订单迅速萎缩,他试水内需市场并押宝线上,与服饰电商郑伟联手将水果染面料应用到母婴市场,新开的天猫店铺取得了亮丽的销售业绩。郑伟表示,广东面料研发创新能力很好,完全可以同电商联手生产高性价比的产品并供应市场。听说水果染技术比植物染更厉害,他立刻跑到面料厂,亲自品尝印染水,用诚意拿下水果染国内首个应用合作。如今,水果染面料的口水巾已在天猫店铺上线。
专业商圈转型线上。与此同时,电商提供的精准大数据也让面料厂家不断革新产研模式。广州长丰面料经理赵先生表示,长丰去年开始接触淘宝,正与越来越多的电商品牌达成合作,如今长丰根据电商需求制定了快速反应策略,最快可3天交货,这一速度令同行惊讶不已。不仅如此,通过长丰新设置的数据部门,客户甚至可以观测染缸空余情况,实时下单。疫情期间,纺织行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但长丰却几乎未受影响。除了业绩增长,对于长丰而言,“触电”更大的收益在于电商海量的数据能让其领先一步把握市场脉搏,其合作伙伴都会为其提供精准的研发方向。
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中大。在纺织服装行业,广州中大纺织产业商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带的面料企业、商家都在疫情期间受到了冲击。特别是主打外贸的档口,订单迟迟未能恢复。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6 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环比下降了1.77%。疫情倒逼中大面料商圈加快线上转型。中大商圈档口的“90 后”老板杜泽兴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了一家淘宝店,半年来档口虽来客寂寥,线上店每月却保持着20 万元左右的业绩,成为撑住生意的救命稻草。据了解,面料专业市场“入淘”姿势十分多元。WYoooni(睿尚)是一家经营快时尚的面料公司,因为擅长以快速数据洞察来提供潮流面料,备货少、卖得快,成为中大商圈的“黑马”。最近,睿尚的淘宝店铺开张了,老板表示,这是线上展厅,以后不出门通过直播也能让客户直观感受产品。
更多面料厂商借力平台项目加入淘宝。淘宝行业小二袁亚南介绍,为了让好面料快速对接到柔性生产的服饰品牌,淘宝自去年启动集采项目,将面料商、品牌商双双拉进来对接供需,吸引了超过100 家面料厂家加入,数十万淘宝卖家在平台采购。淘宝天猫商家无论采购量大或小,都能快速通过面辅料集采找到靠谱的供应商,拿到优惠的价格,备货压力减轻,反应速度更快、更柔性。
产业协同走向深入。面料厂商“入淘”开启数字化,正驱动整个产业协同走向深入。在传统模式中,面料需提前两年研发,很多服装品牌反馈显示,品类创新速度往往被面料卡住。自2019年冬天开始,天猫女装发起以品类创新为目标的面料项目,将消费趋势洞察同时发布给品牌和面料商,让面料工厂从研发开始便抓住市场需求,从而使双方一起高效完成品类和技术创新,最终将更多好产品快速推向消费者。该项目前期便吸引了10多家面料商试水。广州北江纺织公司主营牛仔服装面料,加入该项目后成功与30 多家服饰品牌展开合作,公司以其开发的超级凉感面料与LILY、韩都衣舍合作,打造出了“冰淇淋”等个性凉感牛仔裤,非常受市场欢迎。疫情期间,新兴面料销售增长了180%。作为面料生产商,北江纺织公司还与服饰品牌一起完成了技术与美学的升级应用,产生了更大价值。
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近日发布的《关于深化工业互联网赋能打造五大数字化特色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提出,要以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聚焦纺织服装等五大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集群向数字化产业集群转型,生产方式向规模化个性定制发展。当前,无论是开店卖货、展示还是逐步深入的平台合作,面料专业市场种种尝试令人振奋,也释放了传统产业积极向数字化转型的信号。(来源:经济日报)
湖北省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落户仙桃
近日,湖北省科技厅发文同意依托湖北新鑫无纺布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组建湖北省非织造布技术创新中心,希望该中心以非织造布产业前沿引领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应用为核心,大力推进非织造布领域技术创新。仙桃市作为“中国非织造布产业名城”,非织造布产业始于上世纪90 年代初,并一直保持稳健发展势头,是全省112 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之一。2020年以来,非织造布产业作为我市支柱产业之一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障全省、服务全国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特别关注与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高标准规划建设14 700 000 m2的非织造布特色小镇统筹谋划“四基地两中心”建设,推动非织造布产能升级、结构升级和品牌升级。(来源:仙桃日报)
吉林碳谷二期年产5万t碳纤维原丝项目启动
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吉林碳谷碳纤维有限公司借习近平总书记到吉林考察调研的“东风”,乘势而上,聚焦项目发力,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2020年8月28日8时58分,吉林碳谷二期年产5 万t 碳纤维原丝项目正式启动。吉林化纤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宋德武,区域内客户代表、吉林精功碳纤维公司总经理庄海林等吉林地区部分碳纤维企业负责人、区域内客户代表、承建单位和安装单位代表应邀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吉林碳谷公司副经理李凯主持。
公司二期年产5 万t 碳纤维原丝项目总投资10 亿元,拟建成5 条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生产线,预计2021 年底全面投入运行,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2 亿元。该项目是吉林碳谷与国内外碳纤维下游应用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的保障项目,也是继1.5万t碳纤维项目之后,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产业园项目启动的又一新项目。
吉林碳谷经过十余年的创新发展,致力于“大丝束、高品质、通用化”发展战略,产品质量和规模在行业内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原丝质量稳定,碳化收率高,下游客户反映良好。尤其大丝束碳纤维经鉴定生产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吉林碳谷一期4 万t 原丝项目6 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7#、8#生产线正在抓紧调试,9#、10#生产线正在建设施工,该项目实现了从1 K到50 K原丝产品的优化布局,产品碳化后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压力容器、汽车轻量化、体育休闲用品等领域,并成为风电巨头丹麦维斯塔斯的稳定供应商。二期5万t碳纤维原丝项目投产后,吉林碳谷公司碳纤维原丝产能将达到10万t,进一步巩固企业竞争优势,促进吉林地区早日建成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产业园。
启动仪式上,区域内客户代表、吉林精功碳纤维公司总经理庄海林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碳纤维原丝的下游应用企业,见证了碳谷公司原丝生产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发展历程,主打产品大丝束碳纤维经碳化后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于下游加工应用等优势,为国产碳纤维在风电领域的拓展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承建单位和安装单位代表分别表示,能够参与吉林碳谷二期年产5 万t 碳纤维原丝项目,助力中国吉林国家碳纤维产业园建设是一种荣耀,并表示将继续坚持“安全、优质、高效、文明、节约”的建设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也希望能够与吉林碳谷携手共进,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国产碳纤维发展。
该项目的启动,也是企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提出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来源:纺织服装周刊)
国内首个鞋类鉴别团标正式发布
近日,在上海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鞋类及相关部件鉴别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会上,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批准立项的全国首个鞋类鉴别团体标准《运动鞋鉴别通用要求和判定方法》正式对外发布。该团体标准的发布推行,填补了鞋类鉴别领域的标准空白,将更加全面地保障消费者的网购权益,提升消费体验。鞋类鉴别团标也为在线新经济、互联网电商等服务标准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发布公告批准《运动鞋鉴别通用要求和判定方法》(T/CAQI 125—2020)团体标准于2020 年6 月29 日起发布,并于2020 年6 月30日起正式实施。
在制鞋领域,我国早在1974 年就制定了皮鞋标准,之后各类制鞋标准逐渐增加,迄今共有数百项鞋类标准,标准的检测项目也日渐丰富。最早的皮鞋标准主要看是否有缺陷,之后增加了剥离强度等物理指标的要求,现在对限量物质也进行了要求。相关人士认为,鞋类标准的发展也见证了我国制鞋行业的发展进程。不过,随着消费的不断升级,消费者不仅要买到优质的鞋,还要买到正品鞋。特别是在网购大潮下,鞋类品牌官网之外的第三方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鉴真”需求也水涨船高,从而推动了相关标准的出台。原中国质量检验协会理事邓瑞德表示,《运动鞋鉴别通用要求和判定方法》团体标准使得运动鞋鉴别在操作中有据可循,是鞋类鉴别领域的首个标准,也是鞋类鉴别领域的的重要里程碑。该项标准的制定和发布不仅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网购权益,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行业理性健康发展。
在声称“先鉴别,再发货”的某电商平台,消费者通过该平台买鞋,可以通过平台资深鉴定师迅速获得鉴定结果,资深鉴定师甚至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鞋盒、鞋标、中底、鞋垫、型号、配色等鉴定工作,鉴定结果也牵动着消费者、鞋贩子和球鞋平台方的利益和名誉。鉴定师虽然一次鉴定的费用不过几元钱,但鉴定的单数乘以单次鉴定费用,每天也能获得不菲的收入。然而,鞋类鉴定师的资历和水平目前尚无相关规范和标准化。有鉴别标准,也需要同样标准化的鉴别人才,这样可能才能让消费者彻底放心网购。
SGS受邀出席第四届纺织涂层创新发展论坛
2020年9月5日,弗格2020第四届中国纺织涂层暨柔性复合材料创新发展论坛在上海顺利召开,现场汇聚纺织行业的诸多著名企业代表。SGS 全球纺织项目经理、高级技术顾问邱佳铭女士作为主讲嘉宾,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讲座。邱经理向在场诸企业分享了“纺织涂层整理剂的生态安全评估与合规”这一重要课题,为大家深入解读受限物质相关法规标准的最新动态,以及提供SGS化学品限用物质合规性评估服务及解决方案。
涂层整理是纺织品生产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后整理技术,涂层整理剂可以改善织物的手感、外观和风格,也可以赋予织物更多新的功能,如防水防风、防钻绒、遮光等功能均可以通过涂层整理得以实现,从而提高纺织产品的附加值。涂层处理过程中会用到种类繁多的化学品,比如催化剂、乳化剂、增稠剂、交联剂等,但如何确保这些涂层整理剂安全合规,满足化学品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下游客户的要求,不仅直接关系到本行业,乃至下游(纺织品)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因而,对下游买家来说,涂层整理剂的生态安全已成为最主要的选购原则。
随后,邱经理分享了2020 年1—8 月份欧美受限物质相关法律法规的持续更新情况,同参展商们进一步解读REACH 法规的近期动态,重点解读了法规近期新增的限制物质(RS)与高度关注物质(SVHC)。随着生态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受限化学物质不断出台和更新,特别反映在品牌商和零售商提出的限用物质清单中,有害化学物质零排放组织ZDHC MRSL 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此外,邱经理向大家深入讲解了生产限用物质(MRSL)的提出理念、化学品分类和受限物质,以及针对每一类化学品新增的指导内容等。基于纺织业相关法律规范的分析与解读,SGS 紧跟行业动态,攻克技术难点,关注客户需求,为ZDHC MRSL V2.0 清单要求制定出对应的技术服务方案。
ZDHC MRSL 化学筛查测试。SGS 作为ZDHC认可的符合性1级实验室,可以基于符合性指南附录A,为客户提供化学品测试,评估和认证服务,成功通过测试和评估的化学品可以获发MRSL1级符合性证书。同时,SGS还开发了一种先进且创新的化学品筛查解决方案,即测试方法(SGS BRS300-2020),其筛查范围覆盖了ZDHC MRSL清单中的所有物质,使化学品评估变得更为简单直接,有助于确保化学品符合MRSL 要求的同时,节约成本与时间。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即安全技术说明书,是一份包含化学危害和防护措施、保管安全和健康以及泄露处理措施等信息的文件。SDS 是制定完整的健康安全计划的重要基础,包含了比普通标签更详尽的信息,由化学品供应商或制造商编制。SGS推出了全面的SDS解决方案,包含评估、培训、SDS编制和咨询,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
针对某些受关注化学品在产品或废水测试中的超标问题,SGS 提供了根本原因分析(RCA)服务。该服务包含化学品相关文件审核、现场考察及采样分析,并在最终的分析报告中提供可能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帮助工厂提升技术及管理水,并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SGS将紧密关注纺织助剂行业动态发展,加快技术革新步伐,适应创新业内环境,着重考虑客户收益,旨在为纺织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服务方案,助力纺织产业升级,实现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来源:SGS)
SGS荣获“纺织标准验证实验室”称号
2020年9月16—17日,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基础标准分会年会暨标准审定会于山东青岛顺利召开,来自行业协会、质检机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专业代表汇聚于此,SGS 也受邀出席,共同为中国纺织标准制修订工作贡献力量。经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关于纺织标准验证实验室的评定,SGS凭借创新化检测技术及专业化客户服务,获得专家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喜获“纺织标准验证实验室”称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科技发展部主任彭燕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孙锡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发展部标准处副处长王国建、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处处长高学龙、青岛市市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于志鹏和副局长刘纪胜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开展了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表彰2019 年度标准化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为增补委员和观察员颁布证书、为标准实验室颁发证书等工作,同时在会议中审定了《纺织品短链氯化石蜡的测定》等7项国家标准。
SGS被授予“纺织标准验证实验室”的资质,表明中纺标对SGS 纺织品标准化工作的肯定。SGS将积极承担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和全国纺织品标委会基础标准分会组织的验证试验工作,按期保质完成任务,为纺织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SGS在全球拥有庞大的法规专家网络、丰富的有害物质管控经验和全世界认可的实验室,已先后在中国上海、广州、杭州、宁波、青岛、厦门、南京、天津、常州等9 个城市建立了纺织品和鞋类实验室。能够为企业提供涵盖整个供应链的一站式纺织服装、鞋类皮革产品解决方案,包括实验室测试服务、全面覆盖供应链的检验服务、以及各种技术咨询、自有实验室顾问服务等。
2020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研讨会(上海站)圆满召开
2020年9月24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举办的纺织服装标准与质量研讨会(上海站)于利丰广场圆满召开,共有来自江浙沪200余名品牌企业代表到会参与。出席此次会议的特邀嘉宾有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主任伏广伟、中国羽绒工业协会理事长/国际羽绒羽毛局副主席姚小蔓、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处副处长朱炯宸、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质量总工曹宗华等。
会议开始由伏广伟主任致欢迎词。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一个世界新秩序正在代替旧秩序。中国的举国体制战胜了新冠疫情,经济正在逐步恢复,备受世界瞩目,为世界树立了榜样。受中美贸易战和新冠疫情双重影响,中国纺织行业也在艰难中前行,但看到了恢复的曙光。作为消费品各端的质量创造者和服务者,面对复杂多变的困难环境,坚持质量第一对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意义。希望广大质量管理者坚守岗位,为中国制造新优势赋予更加深刻的质量内涵。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处朱炯宸副处长对历年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数据及主要不合格项目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快标准建设、突出监管重点、推动社会共治的建议,以此推动服装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姚小蔓理事长从中国羽绒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决定羽绒品质的主要因素、鉴别羽绒品质的主要指标、羽绒市场的主要问题、推动市场高品质发展等5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对中国羽绒市场现状及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供应链中心质量总工曹宗华针对GB/T 14272《羽绒服装》的修订内容进行了讲解,并将标准修订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剖析,为羽绒产品的生产及质量把控提供了实质性建议。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对服装行业质量提升以及羽绒服装标准修订的宣贯具有重要意义,为企业生产符合新标准的羽绒服装产品做好准备,同时为众多品牌搭建了交流平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检测中心将继续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加强标准和相关政策的宣贯和解读,发挥专业技术和服务的优势,为企业质量把控保驾护航。(来源:中纺联检)
宁波市质检院组织召开纺织服装企业标准宣贯交流会
2020年9月23日,由宁波市产品食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宁波市纤维检验所)主办的2020年商标知识、纺织服装新标准及常见功能性项目与检测标准宣贯交流会成功举行,全市共有46 家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共计145人参加。
本次培训由宁波市质检院副院长刘优娜主持,院长王洋定作了动员讲话。特邀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朱战明处长讲解纺织服装产品质量要求,商标监督管理处黄迪副处长讲解商标意识及商标注册、使用、维护等方面的重点知识。
宁波市质检院纺织品纤维检验中心主任金美菊和高级工程师钱微君分别向与会企业代表讲解了纺织品常见功能性项目与检测标准,包括GB/T 18830—2009《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等,以及2020 年实施的FZ/T 73020—2019《针织休闲服装》、FZ/T 73025—2019《婴幼儿针织服饰》等部分新变更标准,帮助企业更加准确地理解常见纺织品功能性项目与检测以及新变更标准内容,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意识。本次培训会还向与会者发放涵盖《针织休闲服装》《针织保暖内衣》等15 个纺织服装行业相关标准文本140余本。[来源:宁波市产品食品质量检验研究院(宁波市纤维检验所)]
国家级非遗项目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研讨会在河北邢台举行
2020年9月30日,国家级非遗项目威县土布纺织技艺研讨会在邢台威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及非遗传承人参会。
此次研讨会旨在传承和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威县土布纺织技艺,开拓思路,激发传统工艺活力,推进传统工艺振兴,促进京津冀纺织类非遗协同助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来自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与期刊社的京津冀专家学者、河北各地纺织类技艺非遗传承人,围绕“创新手纺手织助力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就传统纺织技艺的传承、创新、传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与会专家学者从传统纺织非遗的技艺传承、产品创新、文化传播、市场拓展、品牌产业链的构建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针对科学地保护、传承、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建议。(来源:河北新闻网)
GSB 16-3743-2020《安哥拉兔(长毛兔)兔毛-白色原毛分级标准样品》获批发布
近日,由四川省纤检局牵头研制的GSB 16-3743-2020《安哥拉兔(长毛兔)兔毛-白色原毛分级标准样品》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
哥拉兔(长毛兔)兔毛是高档纺织原料,兔毛制品具有“轻、柔、软、薄、美”等优点。国际兔产品贸易市场40%的兔肉和95%的兔毛都在中国生产。当今,安哥拉兔(长毛兔)兔毛的开发利用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安哥拉兔兔毛为天然动物纤维,形态差异较大,在生产交易环节中其质量难于把握,其分类不仅需要依据安哥拉兔(长毛兔)兔毛的国家文字标准,与之配套的更直观、更易把握的实物化的标准样品也甚为重要。该局牵头研制的GSB 16-3743—2020《安哥拉兔(长毛兔)兔毛-白色原毛分级标准样品》能满足生产、加工、贸易和检验需要,有效促进兔毛产业健康、规范发展。(来源:四川省纤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