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马拉松赛事医疗急救保障的组织与实施

2020-12-19朱虹王雪梅许波周强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医疗保障马拉松赛救护车

朱虹 王雪梅 许波 周强

马拉松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项目,1896 年成为首届现代奥林匹克远动会的比赛项目时被命名。但我国与国际上的城市马拉松赛事却起步较晚,普及程度也较低,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81 年才在北京首次举办[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民健康理念的普及和深入,近些年来我国城市马拉松赛事呈现“井喷”之势,在北、上、广、深为代表的金牌赛事引领下,许多中小城市也争先恐后的举办各种马拉松赛事[2]。虽然各方面对马拉松赛事热情高涨,但限于管理组织和医疗保障能力的不足,国内城市马拉松赛事也频繁出现选手猝死的案例。随着越来越多业余选手的参与以及赛事规模的扩大,关注运动员健康,更加科学组织马拉松赛事的医疗急救保障工作,保障赛事安全成为城市马拉松赛事组织的必要前提。现对城市马拉松赛事医疗急救保障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交流如下。

1 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医疗急救保障特点

马拉松原本是一项长跑项目,全程42.195 km。世界各大田径比赛将其囊括其中,是传统竞技项目[3]。但由于现代体育与城市发展的价值融合,城市马拉松赛事已经不是单纯的体育赛事。因此除了正式纳入国际马拉松赛事的几个城市外,我国的很多城市还出现了半程马拉松、迷你马拉松、山地马拉松等多种形式。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马拉松转变为城市马拉松后,还增加的大众性和娱乐性,业余选手更多,参与门槛更低,相对应的带来的医疗安全风险也显著增加,医疗保障的难度也明显加大。

马拉松赛属于中等强度运动,但是一种周期性、耐力性运动。运动过程中患者大量排汗,导致体内大量失水、电解质丢失,容易出现脱水症及电解质紊乱。比赛时天气状况同样会显著影响参赛人员的身体状况,高温高湿、少风天气容易出现中暑;而风雨、低温又会造成运动员失温或出现各种运动损伤[4]。场地条件、后勤补给以及患者自身条件会造成肌肉痉挛、扭伤、肌肉软组织损伤等各种运动损伤。如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抢救,还有可能加重导致肾、循环、肝脏、血液、代谢等急性器官或系统损害,甚至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可出现心搏骤停(CA),抢救不及时可猝死。

各种严重事件多发生在缺乏系统训练的业余选手,出现心搏骤停等严重事件多发生在各种赛事最后的20%的比赛路段,其次是40%-60%的路段[5]。因此,应该在重点路段强化部署医疗救援力量,而成功救援的关键在于第一施救志愿者的及时抢救。

2 城市马拉松赛事的医疗急救保障的组织与体系构建

城市马拉松赛事组织需要经过策划、准备、实施三个阶段。深圳和广州的马拉松赛事统一由医疗急救中心负责医疗急救保障工作的整体策划、实施。

2.1 策划阶段赛事急救医疗保证的任务和目标必须明确,急救医疗保障的任务就是确保对参赛人员出现的各种急危重症进行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及快速转运,确保赛事安全和参加人员的健康。保障任务的目标就是及时、有效和有序。城市马拉松赛事医疗急救保障往往由多方参与,包括城市医疗指挥中心及各所辖医疗机构、社会急救力量、赛事志愿者等。在任务安排和资源配置上应该以能力为基础,以时间为引导,按照急救链的组成和要素进行科学分配。应该对赛事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归类分析,对赛事进行的风险进行充分评估,确定救治的重点和现场处置原则。应根据赛事参与人员、天气情况、场地条件、后勤资源保障能力、运动员医疗风险等因素进行资源需求评估,制定科学、可行的保障方案。

2.2 准备阶段确定基本方案后在赛前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项目的准备工作。包括资料信息采集和情报搜集:主办单位名称、负责人、联系方式;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天气预报情况;参与活动的对象、人数、年龄层次分布等。综合上述情报解析并部署重要任务,科学安排急救车配备,编订工作人员设置要求;综合分析活动可能发生的病种、估算药品种类、数量;预计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工作人员饮食安排及个人需求安排等。(1)实地现场勘查。在初步确定保障方案和原则后必须进行实地现场勘查,明确每一个保障定位状况,包括查看救护车入口、出口,设计救护车进出路线,规划急救人员现场急救路线;确定医疗点位置,划定工作人员待命区;详细精准描述位置点,建立地理位置信息系统,为急救时快速定位提供基础;参加活动的人群位置及命名标准;制定指挥调度现场、转运示意图。(2)详细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做好保障的基础,实施方案必须明确以下内容:成立指挥小组、专家小组;指定现场负责人;明确保障工作的制度、内容和要求;制订工作人员名单,明确职责;明确车辆、药品、设备、人员安排;信息报送路径和方法,明确岗位。实施方案必须包含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供可能发生重大事件时的应急行动方案。(3)精心准备,逐项落实。最为关键的就是进行医疗保障方案的相关培训与演练,培训包括政策与管理、流程与技能培训;演练包括模拟现场急救与转运路径演练;突发事件应对演练等。培训对象应该涵盖指挥调度人员、现场医务人员、志愿者团队等,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所有志愿者熟练掌握所在岗位的各种应急救援方案和抢救技术。

2.3 实施阶段在赛事正式开始时,除了按照保障方案执行保障任务,还应该搭建8 个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医疗急救保障能够达成在任何突发事件发生时,4 分钟内开始实施急救的任务目标。(1)指挥部医疗急救专家组由省内知名急救专家组成马拉松专项应急专家组,通过赛会监控系统全程跟踪整个赛事的进程和突发事件状况,负责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和重大突发事件及时分析指导,整体指挥协调赛事保障的医疗资源和总体调度。(2)医疗保障救护车及其标准配置医疗保障救护车是赛事保障的绝对主力,是由各网络医院单位按照一线救护车配置的二线救护车组成,其中机动保障车三辆,分别在运动员跑步行进队伍中前、后方随行;各医疗站点旁设置救护车1 辆待命,随时出发处置责任区内突发事件并负责及时转运;起点、半程终点、终点设置待命救护车各1 辆;每辆救护车标配 1 医、1 护、2 担架员、1 司机,全部由有城市医疗急救系统有院前出车资质的人员担任,同时装备除颤监护仪、呼吸机、自动胸外按压装置、负压吸引机、球囊面罩各种必备的抢救药物等标准装备。(3)医疗站点按照从起点到终点先疏后密的原则在赛事全程共设立不少于30 个固定医疗站,可根据赛事当天的天气等因素扩大到布控站点由2.5 公里-1.5 公里加强。医疗站点配备 2 医、2 护、2 志愿者、2 担架员的人员,均为各医院急诊科医疗骨干担任,站点同样装备除颤监护仪、呼吸机、自动按压装置等抢救装备。(4)骑行医疗队由各医院遴选具有心血管急症抢救经验的年轻医生经过统一培训后,每人配备1 辆自行车,背负急救设备(包括AED、球囊面罩等)。沿赛道安排40 名骑行移动救护员,每公里1 名,不断骑行巡查;相当于至少每公里增加了1 个救护点。骑行医疗队员配备无线电手台,可直接联系医疗站点和总指挥部,与医疗站点形成呼应。(5)辅助医疗志愿者赛场志愿者是早期发现CA 并启动EMS 的关键角色;作为第一目击者CPR 和AED 使用者,熟练掌握相关技术至关重要;清晰的岗位职责,清楚自己的CPR 优先权。辅助医疗志愿者每100 米1 名,便于及时发现,并与骑行移动救护员对接;各终点区域采取分区布控,加强哨点巡查。医疗志愿者经过遴选和赛前培训,确保与骑行医疗队员形成良好互动。(6)医师跑者具有马拉松经验和能力的医师跑者团队若干名参与在运动员中,根据事先设定的不同配速,在赛道内分段移动,便于及时发现并及时采取急救措施,是整个救治体系的重要补充。(7)终点医疗志愿者终点是马拉松突发事件的高危区域,发病率最高,人员最混杂,选择同一医疗或救援机构的至少30 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分布到终点各区域,强化对赛后运动员突发疾病的及时发现和及时采取措施。(8)后方指定医疗救治机构根据赛道设置,选择3-5 家距离赛道最近,急诊医疗实力较强的医疗机构作为后方应急医院,定点接收赛事急救站点以及救护车转送下来的各类患者,进行医学观察或急救。

综上所述,八个层次医疗急救保障体系的成功构建,实现了马拉松赛事医疗应急资源的相互协调、补充和指挥调度的统一,既能保障整个医疗保障能够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也为危重患者提供全面、完整的急救医疗保障。

猜你喜欢

医疗保障马拉松赛救护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5号(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
为何国外救护车车头上的这个词反着写
防控医疗保障战线的坚实卫士
救护车
男子蹭跑广马被终身禁赛
更安全的红绿灯
贵州全面落实四重医疗保障制度助力脱贫
救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