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校“三课融合”衔接机制研究
2020-12-19曹都国
曹都国
(华东政法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2014年6月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应当把吸收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觉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发展党员工作应当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1]这就对发展党员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其中“发挥作用”是关键,目的在于坚定信念,增添党员队伍“活力”。而要确保发展的新党员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必须在总量控制、结构优化的前提下,坚持关口前置、过程前移、教育先导,系统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培养教育。2019年5月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共10章、46条),成为新时代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第三章第九条到十五条清晰提出了“加强政治理论教育和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突出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强化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加强党的宗旨教育、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注重知识技能教育”等七个方面党员教育的基本任务。[2]作为承担着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培养教育重任的高校党校,要履行好高校党委党员发展和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责,必须因应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不断探索适应高校特点和高校治理规律的党校教育与管理新模式、新机制,重点是要优化党校课程体系建设。为此,坚持以课程化引领党建科学化,以系统化课程构建为目标,有效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政策课程、党校课程的内容;以模块化定制为载体,构建符合新形势下党校教学改革趋势的全新的融合式课程体系;以菜单式选学为重点,探索能够充分体现学员主体性的时间、地点、内容“三自主”的党课教学新模式,势必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教育与培养的新趋势。本文就如何构建党校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政策课程(以下简称“三课”)“三课”融合的有效衔接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与研究。
一、基于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政会议精神的“三课”融合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围绕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新时代的教育主题与使命,各高校纷纷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从中国梦、中国精神的学习教育,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进网络、进社区的“五进”工程;从“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学习宣传,到“五大新发展理念”的传播普及;从“四个全面”、“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的宣传教育,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全员、全过程转化;从“学习系列讲话”,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教育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机遇、新课题、新内容。各高校自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着眼于满足95后特别是00后大学生成长发展新需求和新期待,通过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创新与实践,有效发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切实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较好地解决了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信任上的问题。
党校是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培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党员增强党性锻炼的熔炉。从培养对象、工作要求、课程内容、培养目标看,高校党校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政策课均有较大程度上的交叉重叠,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厚植基础的过程,重点是传播世界观、方法论,对大学生的“三观”整塑发挥制导作用;形势与政策课是提气凝神的过程,重点是世情、党情、社情教育;而高校党校针对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开展的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对学生党员开展的培养教育则是拔尖定向教育,重在解决好党员发展对象和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党性修养方面的人生课题。从人才培养的梯度和分层分类培养的角度看,三者是普遍与特殊、一般与重点、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三课”融合具有目标、内容、时限、对象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实现“三课”融合不仅具有可能性,也十分必要。
从现实看,当前高校四年学制和总课程学分160-180学分的培养方案,对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负荷较满,加之丰富多彩的第二、第三课堂的拓展性课程,留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并不多,而形势与政策课和党课多数情况下是在培养方案设定的教学培养体系之外运行的,这就必然会占用学生的自主支配时间,加之“三课”在内容上的交叉性、方式上的说理性、要求上的价值趋同性,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接受度和满意度的弱化。同时,当前高校党校教育也客观存在着“党课与第一课堂学习时间的冲突、党校教育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党课严肃性之间的矛盾”。[3]基于有效节约时间资源、激活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提升“三课”共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统筹考量,主动实施“三课”融合的改革探索,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和现实价值。
二、党校课程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课实施“三课”融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政策课程与党校课程虽然在理论侧重点、课程体系、适用对象等方面有所差异,但其本质都是围绕着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育人目标而设立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三课”融合与衔接的基础与前提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如何发挥交叉影响与叠加效应。为此,厘清三者有机衔接的实施原则就尤为重要。
(一)各自侧重原则
鉴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政策课和党课均有不同的上位文件规定,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相对固定的内容规定,所以“三课”的课程在设置上首先要根据各自的体系要求与重点予以侧重安排,彼此很难代替,也无需替代,必须严格按照各自的全国统一要求去设置。
(二)相互吸收原则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与政策课和党课虽然在具体课程安排上有所侧重,但党的基本理论教育是其共同的教学内容。而党的基本理论由于其自身的发展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使其内容必然地包含了形势政策课所涉及到的最新的创新理论与实践、最新的路线方针与政策,而这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必然成为党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三课”的课程设置上,在课时的设置上三者相互吸收、注重融合与衔接是必然的做法。
(三)分类设置原则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作为基础理论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的,形势政策课也是作为世情国情社情教育并结合形势发展需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分年级开设的,党课是针对党员、预备党员、特别是入党积极分子而开设的,因此,无论是从内容选定、对象确定、教学时数选定等方面,三者皆有差异,因此,必须也只能分类设置。
(四)学分化统筹原则
虽然“三课”的侧重点不同,但对大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来说,系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必修的内容。高校党校也要坚持党校姓“马”、姓“党”,要进一步突出主业主课,围绕党校的核心任务,加快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完善,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这样以来势必会使得上述三类课程在内容上出现重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学分化为统领,通过学分的吸收与互认,实施三类课程的融合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三、“三课”融合机制下高校党校课程体系的模块化构建
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基本任务与目标。而高校党校在人才培养中拥有其他教育要素难以替代的导向作用,因此其课程体系的完善设置与系统建构十分必要。有学者早在2015年就提出:可以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将党课分成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合理地实行学分制。[4]也有学者提出:要积极探索高校党校精品课程建设。[5]鉴于在高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中,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政策课程的设置,各自有明确的上位文件规定与要求,为避免“三课”在内容上的重叠、时间上的重复占用,高校党校课程体系的建构宜以学分化考核和学分相互吸收为遵循,把“党的理论教育”部分交由教学体系更为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政策课程》去承担,实行“三课”有机衔接与融合。基于此,“三课”有机衔接要在遵循上述四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模块化的建构模式,去统筹设置党校的相关培训课程。即:高校党校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把学生所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形势政策课程》学分作为基本构成成分,并分层(年级、本科或研究生)、分类(党员教育、预备党员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提出不同的理论学习学分要求,然后再以突出党性教育为主导,有重点地设置高校党校培训的课程体系。因此。实施“三课”融合后,可以尝试把高校的党课课程体系及学分构成,分列为三大模块、共32学分。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共16学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课程体系设置,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宣部、教育部在2015年7月联合颁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教社科〔2015〕2号)。接着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教社科〔2015〕3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体化课程教材体系构建提出了明确的新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又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具体规定了普通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四门必修课,并严格落实学分制。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5学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3学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3学分、“形势与政策”课2学分。同时规定:从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划出2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原理”课主要教授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概论”课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通过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结合而实现的两次历史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形成过程。“纲要”课重点介绍自1840以来,中华民族抵御外辱、争取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近现代史、革命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基础”课从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主要传授作为时代新人的大学生在中国精神之涵养、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三观”再造、“立德立言立行”的品德塑造以及法治观念之构建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除上述四部分规定内容设置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后,党和国家根据时代发展新特征和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如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很多有益探索,推出很多研究成果。不少高校相继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读课、提高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得以全面加强,并在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二)形势与政策课课程模块
这一模块共2学分。高校《形势政策课》的课程设置走过了近20年的历史时期,过去往往是由高校学生工作系统统筹安排。目前《形势政策课》课程设置的基本遵循是教育部2018年4月颁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已明确要求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第一时间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只有极少的2学分,而内容涉及面又比较广,且具有实效性强的特点,各高校普遍采取了专题选学的模式,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分类分层开设好专题教育。
当前《形势与政策》课主题课程的设置基本可以分为五大类专题,即:全面从严治党专题,重点讲授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的“六位一体”党的建设的新实践、新成就;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政策专题,主要讲授中央关于“五位一体”的总体战略部署;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的专题,聚焦“一国两制”的制度构建及实践进程,突出坚定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的决心与信心;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专门阐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同时为提升教育实效,着力培养学生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力,高校更要在择优遴选教师、创新设计教学方式、注重考核学习效果等方面下功夫。
(三)以党性教育为主导的党校课程体系模块
这一模块基本可以设定为总计14学分。中共中央2019年11月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对党校教育提出了总体要求,突出党校姓党这个核心属性,强调“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两条主线和两个重点。[6]按照“三课”融合”的理念与思路,在把“党的理论教育”部分交由上述第一、第二模块课程去承担的基础上,党校课程体系设置就可以重点围绕“党性教育”去谋划。虽然这个模块依然要有“党的理论教育”的内容,但可以把理论教育聚焦到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深学、细研、实悟上,然后把关注点汇聚到“党性教育”即党性修养和政治品格的锤炼上。
为此,党性教育课程模块这部分内容可以包括五个板块:一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研读(4学分),以学习宣传阐释、深刻理解把握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夯实党校学员的理论基础,这应成为当前党校课程的核心内容。二是《党章》系列内容(2学分),系统讲授党章、党史、党的基本知识,提升学员的党员角色意识和宗旨意识。三是《党建系列知识》(2学分),主要讲述党纪、党规以及与党建有关的工作流程、机制等,强化学员的政治意识与组织观念。四是党性锻炼系列(4学分),主要是通过设置党性主题研讨、红色资源寻访与社会考察、党性分析与查摆等,引导学员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刀刃向内,深刻自我剖析,增强党性锤炼、强化党性自觉。五是综合素能培养(2学分),主要是根据学员的层级与特点,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灵活设置有利于学员综合素能提升的内容,同时又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类教学,重点在于提升学员创新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培育其担当作为、服务人民的真实本领。
综合以上分析与论证,我们认为:高校党校的党课设置可以用学分化考核和学分相互吸收的学分制管理方式,以“三课”融合为导向,统筹构建党校课程体系,总学分拟设置为36学分。并且要针对“零零后”大学生的新特征、新期待与新要求,积极探索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参与性、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尝试使用融合式、嵌入式信息传递的教学媒介与载体,实施以专题式、自主式、讨论式、互动式、案例式、情景式、角色扮演式、网络辅助式为主的多元化课堂教学方法,推动高校党校党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以期在引领、塑造、参与、嵌入式的党课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学员的政治发展需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