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的构建

2020-12-19袁红玉

关键词:馆员隐性育人

袁红玉

(烟台大学图书馆,山东烟台264005)

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要求。2017 年12 月,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2018 年7 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全员育人”的要求,高校的每个员工、每个部门都是育人主体,都需要履行育人职责。根据教育部2015 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按照这种职能的要求,图书馆应当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可见,高校图书馆虽然是学校的教学辅助机构,但其职能与“十大”育人体系密切相关。因此,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在育人工作中找准定位、做好规划、发挥作用。本文试就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的构建进行分析,以期对高校育人工作有所助益。

一、高校心理育人隐性课程构建的重要意义

在教育学中,“心理育人是教育者从教育对象的身心实际出发,遵循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一目的的教育活动。”〔1〕在高校,心理育人以服务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的健康成长为目标,其过程渗透于高校的所有教育活动之中,贯穿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全过程,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人格、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全程性的心理教育与引领〔2〕。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不仅要体现于课堂之上,也体现课堂之外。就课堂之外而言,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园空间和人文氛围,对学生的心理感受、心理体验、身心发展甚至学习、生活、交往、成长都会产生心理影响和行为制约〔3〕。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心理正处于成熟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心理育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导向、道德人格塑造、积极行为激励、心理素质提升以及健康心态培育与干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4〕。从育人过程来看,心理育人是一种氛围、理念、方法与技术,是一个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心理过程即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的过程,实现用“心理”达成“育人”的目标,以“育人”促进“心理”的发展〔5〕。目前,高校的心理育人工作还存在着对心理育人规律认识和把握不够,育人队伍实际能力不足,以及全方位全程性和全员性育人体系构建不足等问题,课程建设也缺乏体系性,其中隐性课程的设计开发更是缺失。

在高校,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应,主要是指没有列入学校教学计划、非以授课方式所体现的课程。这类课程以非课程化、非公开的方式,在学校的情境中通过各项活动间接地体现出来,在无意识、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影响。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政策中未明文的规定,如学校的组织关系、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是学校教育经验中经常的有效的实践和结果,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持续深远的影响,其有特殊的目的性,内容也十分广泛,涉及学校的物质层面(如学校建筑、校园环境、教室景观、人为环境、环廊设计、活动实验室、作品展区等)、精神层面(如意识观念、校风学风、教学理念、办学特色、指导思想、道德情感、价值观等)、心理层面(如师生关系、言行举止、师生心态、家庭及学校和社会的人际交往等)、制度层面(如学校规章制度、学校管理体制、班级运行方式、学校组织机构等)等各个方面〔6〕。可见,隐性课程的构建要素包括建筑、设施、制度、文化等物质内容和组织、心理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包容性等特点,其以一种间接的、暗示的、无意识的方式,长时期地影响学生情感、调整学生行为、激发学生积极性和创造力,其中蕴含着显性课程所不能替代的重要教育功能〔7〕。从心理学角度来说,隐性课程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是通过无意识发生作用的。也就是说,外界环境刺激通过人的无意识发生作用,使心理从量变到质变,自然而然形成一种文化的自觉〔8〕。

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所提出的要求,高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目前,高校的心理育人课程体系以显性课程为主,隐性课程开发不足;而不重视隐性课程就必然会影响学生良好思想意识的形成,从而影响知识的接受的能力的发展。因此,学校不仅要不断改革和完善显性课程,而且要重视和研究隐性课程,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道德教育功能,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9〕。从心理育人的内涵来看,隐性课程更具有优势。美国道德教育心理学家柯尔柏格认为,“隐性课程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显性课程来得更为有力”〔10〕。其一,隐性课程具有的价值导向、情感激励、行为规范、熏染陶冶等作用符合心理育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导向、道德人格塑造、积极行为激励、心理素质提升以及健康心态培育与干预等的要求;其二,隐性课程的无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心理育人所要求氛围相适应,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其三,隐性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复杂性、包容性等特点能够满足心理育人对学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与价值观方面培养的需求。所以,隐性课程对于心理育人更能发挥有效的作用,高校应重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在心理育人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构建的优势

从心理育人的教育活动来看,图书馆隐性课程在心理育人方面可以发挥积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活动。就高校图书馆而言,其隐性课程内隐于馆舍建筑、文献资源、阅览空间、文化氛围、馆员行为举止、信息服务等内容之中,具有施教方式的多样性、接受机制的灵活性、授课时空的开放性、育人效果的引导性等特点,广泛地、无处不在地、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影响;就育人体系来说,图书馆隐性课程完全可以适用于心理育人。图书馆的建筑、环境、资源、服务等是学生获得非学术性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渠道,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尊重、温暖、真诚、积极的态度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正好与图书馆的工作理念和氛围相契合。综合图书馆所含各类要素,图书馆构建心理育人隐性课程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建设有特色鲜明的馆舍建筑。图书馆的馆舍建筑通常是高校的地标性建筑,体现了学校的特色、风格、品质和文化底蕴,是学校形象的具体展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大学精神。这些特质都可以无声地将学校的育人精神传达给学生,给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同时,一些大学的图书馆是以伟人或名人的名字命名,如万里图书馆、钱学森图书馆、宁恩承图书馆、包兆龙图书馆、邵逸夫图书馆、张承先图书馆等,这类图书馆不仅体现了学校与命名者的关系,而且可以在精神层面体现出命名者特有的人格魅力、精神风貌以及思想内涵,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言谈举止以及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第二,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图书馆是高校的藏书中心,收藏有学科门类齐全、分类科学有序的各种纸质书籍、报刊和数字资源,其中文学、哲学、心理等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的各类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能够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同时,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中心,也是阅读者精神生活的中心。例如,许多高校图书馆接受有名人、校友所捐赠的图书,这些图书不仅代表着捐赠者的高尚情操,也会对阅读者提供精神动力,促使其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以健康的心理态度看待人生。再如,一些高校图书馆建有专门的博物馆如考古博物馆、地质博物馆、服装博物馆以及其他收藏品博物馆,这也有助于学生以良好的心度对待自己所学专业。此外,多数高校图书馆还建有教师文库,收藏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这对学生也会起到无声的榜样影响和激励作用。

第三,设计有优雅安静的阅览环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11〕因此,心理育人不仅要关注个体感知的心理场,也要关注相关环境的生活场,实现环境育人。图书馆通过营造积极的、健康向上的精神环境,如工作作风、思想理念、人际关系、服务意识等,提供有针对性的、优质高效的服务,有助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从精神层面对其产生积极影响,引导其形成良好心理品质。而图书馆所构建的宁静舒适、优雅温馨的内部阅览环境,可以让读者轻松愉悦地沉浸在阅读的美好境界,由内而外地放松身心,与书籍中的人物故事或知识融为一体,以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促进思想升华。同时,馆舍内部环境的美化(如名人字画、各种展览、绿植等)也会起到激励和美育作用,润物细无声地提高读者的理想追求和审美能力,滋养、抚慰读者的心灵,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第四,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馆员队伍。图书馆是面向全校,为全体学生提供知识服务的机构,因此,馆员需要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所组成。这些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馆员每天与学生打交道,通过长期的密切交流,馆员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感知学生的需求并提供恰当的服务,满足其求知欲,激发其学习热情,这种优势是学校其他部门所不具备的。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馆员们美好的言行和事业心、责任感等对学生能起到熏陶、引导、激励和示范的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极为有利。

第五,可以对大学生的阅读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所谓阅读心理,是指读者在进行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活动。通过大数据分析,图书馆可以掌握每位学生的借书量、阅读范围,从而分析总结出每位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掌握其阅读心理,这是图书馆所具备的工作优势。根据分析结果,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帮助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可以将这种分析结果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与人员,使后者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构建的主要途径

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的构建,涉及图书馆工作的各个方面,也涉及软硬各种条件。笔者认为,具体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进行构建:

第一,开展阅读疗法。所谓阅读疗法,就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12〕。在高校,图书馆是开展阅读疗法的最佳场所。一方面,图书馆可以设置阅读疗法图书专区,将心理学、哲学、文学等内容积极向上、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文献资源放置在一个区域内,营造轻松舒适的阅览环境和氛围,吸引学生进行阅读保健,促进心智的成长,提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图书馆可以开设阅读疗法阅览室,收藏常用的对症阅读治疗图书报刊,学生可以自行对症阅疗,这既保护了隐私,又轻松愉快地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当然,学生也可以向馆员求助,在馆员指导和推荐下,有针对性地选取阅疗书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阅读和领悟,解决心理问题,修复身心,促进心理健康。除了优化阅读疗法物理空间,还可以利用虚拟空间开展阅读疗法,如在图书馆网站上推荐阅读疗法书目和数据库,在线播放音乐和电影及讲座视频。

第二,开展高层次读书研讨。为了有效地促进阅读对学生心灵成长的作用,图书馆可以借助馆藏优势为学生推荐对其个人成长有深刻影响的书籍或电影,并围绕推荐书籍、电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或观看时加以思考。在此基础上,荐书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挖掘书籍或电影中的精华,探究如何将书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倾听学生的思考体会,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实现通过阅读思考人生、指导人生、成就幸福人生的目标。通过师生共同阅读或观看、研讨,有助于促进学生修正自我信念,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达到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的心理育人的目标。同时,师生一起研讨所营造的平等、尊重、宽松、和谐和亲切的氛围,可以满足学生在紧张学习之余的精神生活需求,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愿望和诉求的机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愉快地接受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而老师的陪伴、指导和耐心的倾听,给学生强有力的心理支撑,使学生们不会产生逆反心理,自觉地接受积极的、正向的影响,从而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正如参与学生所言:“一味输入不代表我学会了什么东西,只有当我能够输出时,才望到学会的项背,但是平时鲜有输出的机会。”参加一次阅读研讨活动,是“对一周的经历做一次复盘,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分析、总结,而尽可能延伸曾经的乍现灵光,同时可减少将未来的时间浪费到过去的错误”;如果说显性课程学习是做加法,那么隐性课程就是做减法,“最后你得到的智慧或者形成的体系等,都是做减法减出来的,说得深刻一些就是沉淀。”

第三,邀请专家讲授经典。心理育人不是孤立进行的,需要与其他的育人方式协同开展,如文化育人。为了从传统文化中获取心灵成长的营养,可以聘请经典研究专家开设经典阅读沙龙,带领学生一起阅读传统经典著作如《道德经》等,由专家讲解作品片段,参加者根据作品内容并结合实际生活,畅谈各自的理解和感悟,全面细致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滋养心灵,指导生活。在经典阅读沙龙上,通过讲解和讨论,自然而然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人生的智慧等精华传授给学生们,而学生们经过接受、反刍、吸收、践行后可快速地实现心灵的健康成长,认清目标,不再迷茫,明辨是非,积极地幸福地学习、生活。

第四,开展一对一心理辅导。心理育人的核心在于“育心”,通过“育心”达到“育人”的目的。因此,针对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可以由图书馆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进行“疗心”。为开展这种心理辅导,图书馆可以开辟温馨、安静、安全的心理辅导室,辅以阅读疗法书籍、曼陀罗绘画和意象沙盘游戏等艺术表达体验,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修复心灵,实现心理健康。

第五,线上线下——24 小时陪伴交流。除了定期的、面对面的阅读研讨活动外,师生还可建微信群和公众号。通过微信群,大家可以推荐书籍、电影、音乐、视频等,互相交流心得、感受,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求助,老师可以随时解答。同时,还可以在群里就某个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思想碰撞,也可以在群里同时参加活动,如参加诗词大会同步答题等。总之,一年365 天、一天24 小时在线,真诚的交流使师生结下深厚的感情,形成情感的依赖,给学生以归属感,使学生能够很快调整心态,明确人生目标,合理规划学业、安排时间,并积极努力地去践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六,开设心理知识小课堂和《阅读疗法》全校公选课。除了阅读研讨促进心灵成长以外,还可以由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馆员定期给学生讲解心理学知识,如学习提升自我价值感、情绪管理、思维模式管理以及人际交往的相关内容,帮助大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等,这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的要求,可以由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馆员和教师志愿者组建《阅读疗法》课程组,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学大纲,制定教学实施计划,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选课,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应用阅读疗法,学会自我疗愈、自我修复、自我成长。通过开设阅读疗法公选课,就可以将心理育人的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从而更有效地达到心理育人的教育目标。

四、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构建的条件支撑

心理育人是高校整个育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立足点在于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的在“育人”。因此,我们必要站在“育人”这个高度上看待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的构建,提供各方面的条件保障。

第一,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构建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首先需要建设一支具备符合条件的师资队伍,特别是需要具有心理学等不同专业背景的馆员。对此,可以通过采取引进、培养等方式不断加强和充实馆员队伍建设。对于现有馆员,也要通过各种培训、自学考取心理咨询师等方式,提升馆员的心理学知识。通过强化馆员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树立关爱学生的信念并践行,使馆员们不仅可以用心理学专业知识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服务,还可以从温馨的语言、热情的态度等方面让学生如沐春风,感受到温暖和舒适,受到良好的情绪感染,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成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为了全方位地发挥心理育人的职能,图书馆可以成立专门机构,与学校成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心理育人工作。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图书馆就与学校党委学工部、校团委一起成立了“阅读与心灵成长研究中心”,挂靠在图书馆,构建起立体化的心理育人模式。该中心的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接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指导,校团委负责对学生的宣传发动,面向全校学生招募“阅读与心灵成长”志愿者团队,在全校教职工中选聘、组建“阅读与心灵成长”教师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团队定期由教师带领学生在图书馆进一步开展阅读研讨活动,群策群力,分工协作,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学生之间也由陌生逐渐熟悉,增进了友谊,共同快乐地成长,志愿者团队也成为学生们的心灵依托。在自身获得成长的同时,学生们也积极地开展志愿服务,将阅读疗法及心理学知识等分享给周围的室友、同学、朋友、家人等,对需要的人给予帮助,将能量辐射出去,使更多的人受益,达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效果。

第三,推动心理育人一体化体系建设。在高校,心理育人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涉及各个部门,因此,构建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需要图书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一方面,在图书馆内部,要理顺好组织关系,明确岗位职责,使馆员个体明确其在心理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在图书馆之外,要加强与校内各单位的密切合作、协同共进。特别是要加强与各教学单位的辅导员、班主任的交流和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采用相应对策,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心理育人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同时,还应注意的是,心理育人不是孤立进行的,它渗透于其他育人环节之中。这就需要在构建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时,要充分借鉴其他育人环节的方法、经验,与其他环节的育人工作保持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学校心理育人工作的一体化建设,全面提升心理育人质量。

五、结语

图书馆心理育人隐性课程的构建对于发挥教育职能、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图书馆员要努力成为先进育人思想的传播者,成为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担负起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者和教育者的重任。图书馆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第二课堂,要积极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规划、主动作为,在文献采访、空间布局、馆舍美化、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与全校各部门加强合作,将心理育人工作渗透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们通过图书馆的隐性课程得到多方面的锻炼,获得健全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馆员隐性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