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养蜂变得简单容易不再神秘
——深切怀念我的恩师龚凫羌教授
2020-12-19谭昌林
谭昌林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宝石路14号枫桥水郡,重庆 渝北401120)
2016年10月,一高中同学来家玩并顺带了自养的蜂蜜,笔者吃了后当夜睡得香沉、排便通畅(笔者长期失眠、便秘)。大喜之余,便向其了解蜜蜂的情况,此时才知道,原来蜜蜂有中西蜂之分。此后我就向他及老家蜂农购买蜂蜜吃,1个月常达1.5~2 kg。买蜜又怕买到假蜂蜜,于是又想自己学会鉴别真假。笔者2017年9月在网上购买了高、中、低3种价位的各地蜂蜜(每500 g 18~139元),找1个专业卖蜂蜜者来鉴别真假,他说无法人工来鉴别真假,只有养蜂达5年以上者才能吃出真假。
于是笔者就下定决心自己来养蜂。可是,当向当地养蜂师傅求学养蜂时,人家都不愿教,而且去他们蜂场还排斥。没办法,只好在网上寻找养蜂培训学校。果天赐良机,通过网友“蜂狂原始人”得知,四川农大龚凫羌教授将于2017年12月2-7日,在重庆云阳蜂谷美地举办第十三期全国养蜂提高班。时期临至,我立马调整时间赴云阳。那时我对养蜂行业任何人、任何事都不知晓,就连蜜蜂群在蜂箱里长什么样都没见过。凭想像,以“全国”为名办的学习班应该名头大,阵仗也大,结果去了却只有两个“老太”在接待,心一下子就凉了,认为遇到草台班子上当了。既然来了就再看看,大不了权当旅游。接下来与各地陆续来的蜂友交谈,得知大都是各地养蜂能手:有高达72岁养了半生的贵州高手,也有养了至少200箱中蜂的能手,还有16岁开始养了近30年的堪称教练级师兄——交谈中他还远程施教。也有每年自产自销1 000 kg蜜,每0.5 kg卖128元,全家可以此为生,也有种了几百亩桃树养了近百群中蜂等,听之心向往之。晚上师生见面会,当龚教授出来,大家都争向他走去,只见他中等个子,略为偏瘦但挺有精神,笑容和蔼可亲,蜂友们都像追星族,争先恐后与他握手合影。笔者在旁边左看右看龚教授,他一点儿也没教授的派头,就跟蜂农差不了多少,但有学者的风骨。不免心中嘀咕,这是真教授还是假教授?随后我问刘伟:龚教授是不是真的大学教授?他说:百分百真的。我问:他在中国养蜂界如何?他说:你不知道啊,很有名的;我问:排得上号不?他说:数得上指拇的。我又问:那是中蜂顶尖级别了,是真的吗?他说:对,是真的。此时我的内心非常高兴,遇到真人了(笔者以前在出差学习中多次遇到所谓的学习、培训)。于是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学好养蜂技术。
第二天开始学习,龚教授在课堂上精神饱满、幽默风趣。由浅入深、拟人化生动细致的讲解,使我这个零基础的人除了个别专业名称听不懂外大都能听明白。在课间我就多次问陕西的养蜂能手徐海:龚老师讲的正确吗?他说非常正确,也问过其他蜂友都说讲得非常好,很多蜂友听了都如醍醐灌顶,脑洞大开。笔者虽然养蜂知识和技能零基础,但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是能听得明白,听不明白的只好先记下来,在后续中消化吸收。
学习完毕后,我就着手养蜂的准备工作,蜂箱准备好可没有蜂,找当地养蜂人买蜂都不愿卖,没办法就按龚教授在课上讲的诱蜂原则与诱蜂方法,于2018年2月底至6月中旬共诱得了31群野外中蜂,一下子就成了当地养蜂大户,喜不自禁;2019年3~6月又诱得50余群野外中蜂。经过这1年多实际养蜂也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虽然蜂养得不理想,但我有兴趣有信心一定能养成功。
这2年来经常回想起跟龚教授相处的点点滴滴:他关心每一个同学,生怕同学们吃不好、睡不好、听不好课,在课间休息中也不知疲倦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及疑惑,细致解答每个同学提出的问题,他常说:不能带着问题回去。每次下课后他都走在最后面。
事后得知,龚教授14岁开始养蜂50年不间断,走遍大江南北义讲10年,现场亲手过箱、水法介王、水法合并无数,没有这些深厚的功力,如何能著划时代养蜂大作《蜜蜂饲养原理与方法》。
任何科学探索都是非常艰辛的,在对蜜蜂的研究上龚教授也走过很多弯路,比如蜜蜂饲喂中贮、日、综3种饲喂条件及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我们现在来说是简单明了,可龚教授说在研究明白之前吃过很多亏。任何技术没搞明白之前都是隔着几座山难如登天,一旦明白了就薄如纸。
龚教授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也不为仕,时常关心每位蜂农,常说让天下养蜂人离苦得乐。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国中囊病大暴发时期,龚教授就在观察研究中囊病发生的机理,还研究出处理中囊病简单方法和廉价药物,却没有趁机发财,而是无偿公开。这是何等胸怀,只有大爱的人才有这种胸怀。为了专心钻研蜂性原理,早年竟辞去副县长职务。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春风得意时放弃仕途,这需要何等勇气。
笔者由于是零基础参加全国养蜂提高班,恐怕养不好蜂,龚教授鼓励我:不要怕,养蜂是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要学会在实践中成长。
经过这2年养蜂实践,我不再对养蜂感到神秘,反而是信心百倍,运用龚教授讲的GN懒养法,即使现在1个人养个300~500群也不是难事,可目前由于工作关系只能业余养蜂,时机成熟一定要养300~500群。
笔者原计划是每年都进提高班学习1次,并已报名第十七期(2018年8月)提高班,却因龚教授长期积劳成疾生病而取消,那时的我宁愿龚教授永远停办提高班,安心养身祝愿龚教授早日恢复健康,以健康为重。可最终于2019年7月24日龚教授与世长辞,闻听此噩耗锥心之痛。在他患病期间多次想去医院看望他,但总感觉他会很快好起来,多次作罢,在最后告别的那天我也不相信他真要走了。由于工作走不开,我委托杨富佳蜂友代我去送龚教授最后一程。
与龚教授相处只有短短几天,在学习期间下课后经常陪他走在最后面,与他一起同桌吃饭,尽可能多呆在他身边聆听他的教诲。龚教授是我最尊敬的人,起初还不是他的理论技术征服了我,而是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我,他常说:养蜂人德高,艺才高。2019年9月9日夜我蜂场所有的蜂全跑了,天亮才知我的蜂是送龚教授西去,最终龚教授永远离开我们了。
龚教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脑海中回荡,作为他的学生只有在践行他的理论和技术方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中蜂饲养之路才是对他最好的回报。
恩师!安息吧,若有来生还是要作您的学生!
此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