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论析

2020-12-19孙迪亮

攀登 2020年3期
关键词:安全观耕地粮食

孙迪亮 丁 珊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日照 276826)

粮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和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现代汉语词典》对粮食的释义为“供食用的谷物、豆类和薯类的统称”。1974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其他相关机构在第三届世界粮食会议上,提出了内涵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的“粮食安全”概念。不管在哪个国度、何种社会制度下,粮食安全都是社会稳定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根基,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往往成为执政者关注的首要经济问题乃至政治问题。特别是对于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的中国而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1]“粮食问题不能只从经济上看,必须从政治上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2]作为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并围绕着“为何保障粮食安全、何以保障粮食安全”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阐述,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论断,由此形成了具有丰富理论内涵的国家粮食安全观。学习和践行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对于保障新时代中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的形成逻辑

古人云: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可见,粮食自古以来就在老百姓的生活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解决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治国理政和国民生计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审视我国国情与世情的基础上,基于历史、现实和理论的三重逻辑思考,形成了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国特色,既有历史底蕴又有现实考量的国家粮食安全观。

(一)历史逻辑:对国内外粮食安全问题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粮食是生民之本,也是立国之基。纵览人类发展史,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稳定繁荣与粮食安全有着密切地联系。

20世纪初,俄国苏维埃政权刚刚建立不久,受战争和国内粮食政策的影响,苏俄国内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人民生活一时间陷入无法维系的境地,进而导致国内出现社会动荡,甚至在多地发生暴乱。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列宁认识到“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3],因而推行新经济政策,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粮食问题,巩固了苏俄工农联盟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1946年秋季,二战后的欧洲遭遇了罕见的寒流,欧洲多国出现燃料和粮食短缺,引发了接连不断的工人罢工,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2008年的世界粮食危机带来的粮价上涨,导致埃及国内粮价受到巨大影响,引发埃及民众的强烈不满,这最终成为引发2011年埃及社会骚乱与政权更迭的重要导火索。

回顾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亦不难发现每一次的社会动荡都与粮食安全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凭借称为“天然武器”的粮食制造了“服帛降鲁梁”“买鹿制楚”等著名的历史事件,降服了鲁国、梁国和楚国,使齐国综合国力大增。陈胜吴广之所以揭竿而起,直接原因也在于农民食不果腹、无以为生。西汉初年,国内因战乱和匈奴侵扰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总结出了“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的结论,东汉班固也在《食货志》中提出了“洪范八政,食为政首”的告诫。可以说,在历朝历代,粮食都是决定战争成败的重要战略物资,保障粮食安全成为统治者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利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困难时期”,更是凸显了粮食安全对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基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牢记历史,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4]显然,国内外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是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得以形成的历史因由与思想素材。

(二)现实逻辑:对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清醒洞察

新时代是中华民族由富起来到强起来、进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而实现民族复兴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保证国人不饿肚子,让人们能够“吃得饱,吃得好”。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会危及国家稳定发展和民族复兴,而且会遭受国际压力和诟病。虽然粮食工作在我国常抓不懈且卓有成效,但新时代下的国家粮食安全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从国内来看,一是包括粮食生产在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挤压和补贴‘黄线’、资源环境‘红灯’约束,很可能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瓶颈”[5];二是耕地损耗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每年都有大量耕地因工业化和城镇化而被侵占,“虽说国家对耕地有占补平衡的法律规定,但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近补远、占水田补旱地等情况普遍存在,特别是花了很大代价建成的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也被成片占用”[6],耕地面积减少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三是由于种粮收益降低,许多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转而选择进城务工或在农村从事非农产业,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现象严重,农业发展后继无人、“谁来种粮”的问题危及国家粮食安全;四是我国巨量的人口规模、城镇化的推进、人们消费结构的升级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导致国内粮食需求量的刚性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14000亿斤左右[7],“满足如此巨大的粮食需求,压力可想而知。粮食等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相当长时期都不会逆转”[8]。

从国际上看,一是受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国际粮价波动显著,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内粮价和国际粮价之间的关联性也不断增强,国际粮价波动必定会导致国内粮价不稳和粮食供给起伏,从而对国内粮食安全构成潜在威胁;二是世界各国的粮食供求很不均衡。近年来我国粮食“需求的快速增长和结构的不断变化,产需缺口不断加大,进口持续大幅增加”[9],据2019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包括大豆等油料和饲料在内的粮食进口总量为11555万吨,比1996年增长944.8%,粮食进口总量的强劲无疑会对国内粮食生产造成一定冲击。正是基于对上述国内外挑战的洞察与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清醒地指出:“总体看,我国粮食安全基础仍不稳固,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10]易言之,积极应对粮食安全面临的国内外挑战,探寻新时代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对策,遂成为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形成的现实逻辑。

(三)理论逻辑:对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粮食安全思想的理论承接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作为视农民为衣食父母、在农村发展壮大的中国共产党,早就深知粮食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许多富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毛泽东曾指出:“要注意,不抓粮食很危险。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11]在他看来,粮食安全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的一把“利剑”,是安抚人民的“定心丸”。鉴于此,毛泽东甚至在1958年一度提出了“以粮为纲”的想法。邓小平也强调:“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12]他认为必须把农业作为根本产业抓紧抓好,以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江泽民进一步指出:“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绝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13]为此,他主张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力求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发展、确保粮食供给充足。与此同时,他还提出要坚持“面积、产量、库存”稳定和保持“总量、地区”平衡的“三稳定两平衡”原则以及实行“米袋子”省长责任制。胡锦涛也指出:“如果吃饭没有保障,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14]他多次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领导实施了诸如取消农业税、对农民予以种粮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强农措施。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发展了我们党重视粮食安全的优良传统和科学思想,形成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国家粮食安全观。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一件永远不容忽视的大事。他提出的“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只要粮食不出大问题,中国的事就稳得住”[15]等论断。这些论判无论从话语表述上还是从理论内涵上来看,都与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粮食安全思想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和承接性。

二、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而人民的美好生活无疑是以“吃饱饭”为起点的,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是对人民最大的负责。他在充分肯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并对理应采取的政策措施进行了顶层设计,这构成了其国家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内涵。

(一)粮食安全的根本前提:坚守耕地红线

确保粮食安全首要的决定性因素在于耕地资源是否充足。无论何时何处,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在于扩大耕地面积。虽然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但是耕地面积所占比重却相对较少,人均耕地面积更是捉襟见肘,这就使得可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先天不足。同时,由于土地污染、厂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的推进等人为因素,导致对耕地占用的增加和耕地保有量的减少,这不可避免地会使国家粮食安全受到冲击。鉴于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16]如果耕地面积不稳定、不充足,那就根本无从保证粮食安全。因此,必须坚守耕地红线、落实“藏粮于地”战略,既要牢固树立“坚守耕地红线就是守住国人的口粮底线”的科学理念,确保现有的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又要努力改善耕地质量,提高耕地肥力和粮食单产量。同时,要依法规范农村土地流转,防止土地用途发生根本性变化,“特别要防止一些工商资本到农村介入土地流转后搞非农建设、影响耕地保护和粮食生产等问题。”[17]总之,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前提在于坚守耕地红线,完善农村耕地保护与利用制度。

(二)粮食安全的基本原则:立足国内、适度进口

开放、互补、交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势和主流。对中国而言,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不必也不可能完全凭一己之力实现,而应当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立足国内、适度进口”[18]的基本原则。

首先,必须立足国内来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就指出:“世界上真正强大的国家、没有软肋的国家,都能有能力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19]新时代的中国,正处在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决不能让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家发展的绊脚石。特别是鉴于当前国际粮食市场的强竞争性和不稳定性,每个国家都很重视本国的粮食安全,这就更要求我们立足本国国情,坚持“自端饭碗”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只有立足于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的立足点、着眼点是,决不能买饭吃、讨饭吃,饭碗里必须主要装我们自己生产的粮食。”[20]正如《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所要求的,中国粮食自给率需稳定在95%以上,其中稻谷、小麦要保持自给,玉米要保持基本自给。

其次,立足国内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完全自给自足,“在国内粮食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为了减轻国内农业资源环境压力、弥补部分国内农产品供求缺口,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是必要的。”[21]换言之,在立足国内自给的前提下,一方面适时、适度增加粮食进口,另一方面让国内有实力的粮食企业走出去,培植中国自己的大粮商,应成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必要而有益的补充。但须强调的是,“适当扩大国内紧缺农产品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绝不意味着立足国内基本解决吃饭问题的大政方针有任何改变。”[22]“立足国内”与“适度进口”之间存在着确定不移的主辅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国家战略。

(三)粮食安全的主体保障: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

在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下,农民是理所当然的农业生产者,也是粮食安全的当然主体。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非农化和农村城镇化,种植粮食的比较效益偏低,导致越来越多的农业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农村的农民种粮积极性也明显下降,而“农二代”对粮食也普遍存在着“不愿种”“不会种”的离农心态。面对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谁来种地”成为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来种地’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愿不愿意种地、会不会种地、什么人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23]

首先,要强化利益导向,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努力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决不能让农民因种粮而吃亏。同时,“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要加强信息沟通和服务,使耕种有困难的家庭能及时找到土地流转出路,既避免耕地撂荒,还能获得更多流转收益。”[24]

其次,要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加快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实现地有人耕、粮有人种。为此,必须“抓紧制定专门规划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政策,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力度,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25]

再次,要帮助农民增强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因为“新型农民搞规模种养业,风险也加大了,农业保险一定要搞好,财政要支持农民参加保险。”[26]此外,政府要通过支持农业、保护农业等方式,为农民创造良好的务农条件和环境,使农民对种粮有爱心、能专心、可放心,在此基础上确保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四)粮食安全的主要动力:坚持“藏粮于技”

科技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同样推动着农业的现代化转型。在人口越来越多、耕地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传统的资源追加型农业生产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国家粮食安全需要。想要确保粮食安全,实现粮食产量和质量的双保障,就必须抛弃原有落后的种粮观念,转而求助于科技的力量。在2016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现“藏粮于技”的要求。他认为,资源约束趋紧势必要求粮食生产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向科技要粮”,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27]在此过程中,尤其要在“用”和“种”两个方面下功夫:所谓“用”,就是要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应用率,“舍得下气力、增投入,注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着重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28]所谓“种”,就是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加强优良品种的开放与培育,搞好民族种业,“抓紧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9]

(五)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节粮储粮

勤俭节约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优良传统,节俭之风不应因物质富裕而被遗忘,必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古训。特别是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不稳和国内粮食种植面积萎缩的情况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更需增强节约粮食的意识。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在粮食的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等各种环节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这显然有悖于粮食安全的基本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为了应对这种现象,必须两手齐抓:其一,务必节粮。要认真做好“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宣传教育工作,坚决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不仅要让节粮之风遍布各级各类学校和各个单位食堂,还要将它送入千家万户之中,通过节粮宣传形成“人人爱粮,人人节粮”的优良社会风尚。与此同时,还应“注意解决粮食在收储、销售、加工过程中的浪费”[30],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节粮。其二,合理储粮。《礼记·王制》有云:“国家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可见,搞好粮食储备调节对于治国理政也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做好合理储粮工作,一是“要调动市场主体收储粮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31];二是“要管好用好储备粮,不能平时老说库盈囤满,真到急用时却拿不出来”[32];三是对于国家粮库的违法违纪现象“要严肃查处,决不能任由‘粮耗子’折腾糟蹋”[33]。

三、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的重大意义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不仅创新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粮食安全思想,科学指导着新时代的国家粮食安全实践,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国内意义,而且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理论智慧,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国际意义。

(一)理论意义: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思想的创造性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创新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洞察世情与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国家粮食安全观。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充分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粮食安全思想的合理养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造性发展。主要表现在: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论断,而且领导制定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不仅强调坚守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前提,而且强调必须实施“藏粮于地”战略;不仅强调国人的饭碗端在我们自己手中,而且强调中国饭碗里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不仅强调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而且强调利用国际粮食市场适度进口;不仅强调“谁来种地”问题已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隐患,而且强调培育职业农民、家庭农场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不仅强调粮食生产要优化结构、确保产量,而且强调要做到口粮绝对安全、确保产能;不仅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现“藏粮于技”,而且强调要全面深化农业领域改革,特别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强调节粮储粮的重要性,而且强调通过严格科学管理从根源上解决粮食浪费问题。

此外,为应对当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陕西考察时特别强调要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其中就包括“保粮食能源安全”,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显然,这些新观点、新要求,是对新时代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与趋向进行深思熟虑的结果,大大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思想的内涵,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思想的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

(二)实践意义: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在准确把握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和粮食安全面临挑战的基础上,就保障新时代的国家粮食安全进行科学的、长效的发展规划,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从而为新时代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行动指南。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践行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牢记党中央提出的“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强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不能把担子全部压在中央身上”[34]的殷切嘱托,认真落实“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35]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采取了科学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农村耕地方面,国家决定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十八亿亩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进行;在粮食进出口方面,在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稳定在98%以上的前提下,国家有效调控粮食进出口结构和规模,粮食进口适度有序,为国际粮食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科技支撑方面,农业科技研发的速度加快、成果频出,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的推广应用率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显著加大,科技推动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建立;在种粮主体方面,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新农人”成为农村的新型职业;在粮食存储方面,国民的节粮意识明显增强,“舌尖上的浪费”得到有效遏制,粮食储备充足,粮库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在粮食产量方面,在我国水土资源趋紧、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频发、价格和成本压力加大等不利情况下,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仍然实现“十五连丰”,2012-2018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2000亿斤以上,而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中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万吨,比2018年又增加了594万吨,增幅为0.9%。这些科学举措与积极成效,都是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指导下的成果,无疑也是对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实践确证。此外,2018 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36],这显然也是践行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的生动体现。

(三)国际意义:为国际社会解决粮食问题贡献理论智慧

粮食安全不仅关乎国运民生,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是关系我国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也是攸关国家和平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的科学指导下,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国内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成功实现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中国的成功,对国际社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无疑也是一个巨大鼓舞和有益借鉴。

根据《全球粮食危机报告》,2017年全球共有51个国家、约1.24亿人面临严重粮食短缺,较此前一年增加1100万人[37],可见目前的国际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不仅在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的指导下致力于解决本国粮食安全问题,而且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力求为解决国际粮食安全问题、保障世界粮食安全贡献力量。据2019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显示,我国已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农业科技交流和经济合作关系,并通过“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等方式加强与各国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利用我国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节粮储粮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援建了非洲国家在农业种植、粮食仓储等领域的近500个项目。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大国,积极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倡议,谨防粮食安全问题“灰犀牛”:一方面,我国主动向巴基斯坦等国家派出蝗灾防治工作组协助开展防灾工作,帮助其全力灭杀蝗虫,并积极向同样受到蝗灾影响的东非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资援助;另一方面,我国在许多国际多边场合就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并主动携手相关国家共同维护国际粮食安全,防止区域性粮食危机等危及人民生活稳定安康的现象发生。这些做法,有效提升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注入了持久动力。事实证明,习近平国家粮食安全观的形成与践行,既是对“谁来养活中国人”问题的有效解答和对“中国粮食威胁论”荒谬言论的有力回击,也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和实现世界各国在粮食安全领域的合作共赢贡献了理论智慧。

猜你喜欢

安全观耕地粮食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珍惜粮食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2021年3月国有粮食企业粮食购销量初步统计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