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复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崇高历史使命

2020-12-19韩振峰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现代化

文_ 韩振峰

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奋斗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和坚强领导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接续奋斗的宏伟目标和崇高历史使命。

一、中国共产党确立自己历史使命的内在依据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为之不懈奋斗的历史使命,是有其内在根据和深层原因的,这既是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的内在需求,也是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只有为民族复兴大业而奋斗才能发挥其两个“先锋队”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始就把自己视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共产党是所有阶级觉悟的无产阶级分子的组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是“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及贫苦农人群众的利益而奋斗的先锋军”。党的六大通过的《政治决议案》中明确提出,共产党是“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先锋队”。其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修订的党章都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领导核心”功能就决定了它必须代表本阶级的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带领人民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通过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进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美满幸福。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政党。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党必须“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及贫苦农人群众的利益”。党的三大提出,党要“拥护劳动阶级利益”,“保护农民之利益”,为“无产阶级的利益奋斗”。党的四大提出,共产党必须“保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党的七大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每一个党员都必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七大之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也都强调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党必须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崇高历史使命。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如一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国家谋独立、为民族谋解放、为人民谋幸福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就阐明了无产阶级要建立一个没有经济剥削、没有政治压迫、没有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党的最高纲领,强调共产主义者的目的是通过共产党领导夺取政权,“创造一个新的社会”。党的一大明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党的二大制定了首先“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的最低纲领和“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的最高纲领,并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统一起来。党的三大明确提出,党的使命“是以国民革命来解放被压迫的中国民族,更进而加入世界革命,解放全世界的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的阶级”。后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都对党的现实任务或历史使命作过明确阐释。党的十九大明确把党的历史使命概括为“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由此可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目标追求。

二、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崇高历史使命而奋斗的理论逻辑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直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原则,紧密结合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不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在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历程的同时,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还从理论上不断深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研究探索。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中指出,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一旦建立新中国,“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党为了使全国人民站得“更直”、走得“更稳”,继续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探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在新制度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之后,毛泽东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1954年6月14日,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63年8月,他进一步提出我们要“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毛泽东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的战略目标。其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我们党虽然出现了探索中的失误,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重大成绩,我们决不能因为探索失误而否定总体成就。

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党和国家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对新时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辛探索。邓小平认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他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年来,已经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在邓小平看来,能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是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前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人民既然有能力站起来,就一定有能力永远岿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第一次开始使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命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在新时代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强调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11月29日,他在率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称之为“中国梦”,强调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必须“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实现民族复兴历史使命的实践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时代挑战。当前,我们即将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必须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发展主线,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战略任务和宏伟目标。要完成这一战略任务、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克服各种艰难险阻,顶住各种风险考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从世界大格局来看,当前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解决难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党要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这些重大挑战,解决这些重大矛盾,抵御这些重大风险,就必须学会进行新的伟大斗争。要增强斗争意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学会科学预见斗争形势发展的未来走势,科学把握斗争形势蕴藏的机遇挑战,科学分析斗争形势发展的利害因素,牢牢掌握新时代开展伟大斗争的主动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设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带领全国人民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领导。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推进,更不可能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顺利实现。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是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要承担起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自我革命,使自己真正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进伟大事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业是分阶段来完成的,我们党经过近百年的奋斗,已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现在已经开始迈向强起来的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开始跨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这个新征程是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新征程,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走好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就必须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继续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持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谱写2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共同构成了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战略支撑。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猜你喜欢

历史使命中华民族现代化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发达国家审计发展及其对中国审计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只留清气满乾坤”
担起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