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内科老年患者在院内心源性猝死病因和相关因素分析

2020-12-19赵凤玲高建忠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7期
关键词:心源性心内科病因

赵凤玲,高建忠

(内蒙古包头市蒙中医院心血管病科,内蒙古 包头 014000)

根据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心源性猝死属于引发心内科老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心源性猝死指的是患者突然间急骤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室颤以及室速引发自然死亡[1]。为了防止心源性猝死的出现,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临床中需要对心内科老年患者产生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和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对心内科老年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2]。本文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心内科老年患者5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对于心内科老年患者产生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以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诊的心内科老年患者50例作为本文观察对象,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最小年龄区间值为60岁,最大年龄区间值为74岁,平均63.14±6.48岁;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进入医院之后全部接受综合性治疗,同时配合12导联心电图检查,患者与患者家属知情并且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住院过程中心内科老年患者的意识突然丧失,股动脉或是颈动脉无脉搏,产生心脏骤停代表心源性猝死,回顾性分析并且统计所选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产生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与相关因素。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且统计出现院内心源性猝死患者的基本情况,其中包含入院多久出现猝死情况,划分为1周之内、2周至3周以及3周之后,白天或是夜晚产生院内心源性猝死,患者病情恶化后多久产生猝死,划分为1小时之内、1小时至6小时以及6小时之后[3]。

观察患者高血压、主动脉夹层、肺心病、急性心肌炎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等引发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情况。

1.4 统计学计算

本文对比所获各项数值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16.0加以计算,利用“±s”对于计量数据加以表示,利用百分比对于计数数据加以表示。通过x2与t检验开展统计学处理,结算所得P值用于评价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0例心内科老年患者中产生心源性猝死患者15例,出现几率为30.0%,患者入院之后2周至3周死亡11例,入院1周之内死亡3例,入院3周之后猝死1例;白天猝死患者10例,夜晚猝死患者5例;病情恶化之后1小时内猝死患者12例,病情恶化1小时至6小时猝死2例,病情恶化6小时之后猝死1例;统计患者出现院内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为冠心病5例,高血压3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主动脉夹层1例,肺心病1例,急性心肌炎2例;根据结果可见,进入医院之后2周至3周死亡、病情恶化之后1小时内猝死以及白天猝死患者数量最多,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属于引发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因素。

3 讨 论

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的人或虽有疾病但病情稳定或好转的患者,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分为非心源性和心源性两种。非心源性包括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病变,肥胖、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剧烈运动等引起的急性死亡。心源性猝死指的是由于心血管系统病变而引发的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心音及大动脉搏动消失,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患者在突发事件之前,已经潜在地产生了诸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心血管问题,只是尚未表现出来。事件发生时,心脏自身的器质性缺陷受到刺激而诱发。常见的刺激因素还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兴奋和血流动力学异常引起的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冠心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比例非常高,约占心源性猝死总数的80%。此外,曾经发生过心脏病猝死或有心脏病猝死家族史、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史的人、心力衰竭的病人,更容易发生猝死。心源性猝死疾病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患者猝死之前会产生乏力、持续性心绞痛、胸痛、心律失常以及气促等表现,部分患者没有显著表现症状,心脏能够瞬间骤停,终末时期患者胸痛以及呼吸困难表现症状显著,并且能够产生无征兆瞬时心脏骤停情况,患者在猝死前数小时之内心电活动变化明显[4]。心脏骤停过程中患者会突然丧失意识,部分患者伴随惊厥、大动脉搏动消失以及心音消失现象,呼吸停止或是呼吸表现为叹息样,瞳孔出现放大,大部分患者脑部能够在心脏骤停之后4分钟至6分钟之内出现损害,具有不可逆转性,之后慢慢转化成为生物学死亡[5]。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见,进入医院之后2周至3周死亡、病情恶化之后1小时内猝死以及白天猝死患者数量最多,高血压心脏病、

冠心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属于引发心内科老年患者院内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因素。现认为精神压力亦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人在精神压力刺激下容易发生精神压力导致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损伤或恶性心律失常,可成为直接猝死的病因,故心肌缺血伴随着心电生理的异常变化往往潜含着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通过心电检查,QT离散度明显升高可能与心性猝死有关联。心源性猝死发生时心跳突然停止,心脏停止有效射血。血液循环停止4~6分钟内大脑细胞由于缺氧而发生不可逆死亡,如果错过最佳抢救时间,超过十分钟后则患者几乎无存活可能,故对猝死患者要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目击者如果发现患者突然的意识丧失,应进行快速准确的判断,随后立即开始施救。由于意外发生时,医护人员很难在4分钟内赶到现场,绝大部分活下来的人都是靠目击者迅速的施救得以恢复意识的,因此在公众中普及心肺复苏操作等急救知识的技能培训和普及,在猝死发生时更多的人可参与进行有效的施救,关键时刻挽救生命。当前心源性猝死患者越来越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持久而剧烈的运动,熬夜和过度疲劳是诱发该疾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初次发病的病人,由于没有形成代偿机制,心脏没有保护,第一次发生心梗时常常会发生猝死,因此年轻人应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熬夜、加班、压力过大、持续的高强度运动等消耗身体的不良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属于导致心内科老年患者产生院内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因素,医护工作人员对此需要加强重视,做好监护与指导工作,从而避免院内心源性猝死的出现。

猜你喜欢

心源性心内科病因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电视的病因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
美皮康用于心源性水肿所致皮肤溃烂护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