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学习的校本活动策略

2020-12-19江苏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科技节名牌校园文化

◇ (江苏:无锡市梅村实验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项目化学习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有效推动老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课程实施方式的改革。本文以“我为植物挂名牌”为例,阐述项目化学习的校本活动实施策略。

一、基于真实问题,以浸润式的体验奠定项目基础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教室、在课堂,校园周围环境所营造的天然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百年老校,占地面积较大,校园园林化,植物种类繁多、品种齐全,但有不少同学对其视而不见,甚至叫不出名字。为了让更多师生关注并了解这些校园植物,增强校园的归属感,我们鼓励学生为校园植物量身定制一个“身份证”——植物名牌。

在发现问题并试图去解决它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草率地开展并实施项目,如何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内饶有兴趣地持续性学习,成为我们当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我们的方法是在不改变语文、科学、信息技术、美术等国家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依托我校提出的“四节六平台”(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梅韵大舞台、梅韵体育馆、梅韵读书廊、梅韵环境设计院、梅韵外交大使馆、梅韵科技馆),把其中相关的植物元素融入科技节中,在3~5月份开展“我与植物有个约会”的种植活动,5~6月份开展“我为植物挂名牌”的项目研究,让学生获得沉浸式的体验,在体验中大胆创新并获得成长。

二、依托团队建设,以“广拓展多实践”的方式促进项目实施

学生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是项目化学习关注的焦点。学生在国家课程的学习以及科技节的沉浸式体验中,已储备了较多植物方面的知识,具备对植物分类的能力;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校园内、田野外的植物进行了近距离观察,对植物产生浓烈的兴趣爱好;种植活动的开展,以“我的发现”为主题的文学写作,增进了与植物的友谊;自然笔记、科普绘画、电子板报的创作,让植物脉络细节跃然眼前。

同时,我们看到不同的学生在植物方面所储备的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等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种植植物、观察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都想参与“我为植物挂名牌”的活动。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除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外,还需要老师的专业化指导。“我为植物挂名牌”项目聘请的指导老师有科学老师、信息技术老师、美术老师等,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都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且课程意识较强,能够满足项目化学习实施的要求。

(一)单一与全面

在科学课堂学习、科技节实践的基础上,学生试着根据任务卡上的线索,在校园内寻找植物的踪迹,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实地考察能力。平时学生较多地关注植物的花朵,对其比较敏感,他们能通过花朵的颜色、形态等特征来辨别植物。然而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譬如玉兰、紫荆这样的先开花后长叶植物,它们在开花时学生很容易辨认,当花瓣凋谢开始吐露枝芽长出绿叶时,学生则不能很好辨认。我们的做法是:除了提供教材中学到的一些典型特征外,还增加了该植物的叶片、高度、气味等特征信息,让学生在寻找、试误中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植物。

(二)个性与融合

如何让学生设计的植物名牌在拥有自己风格的同时又不失校园文化韵味?我们的做法是:由美术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版面设计,在版面设计过程中提醒学生综合考虑名牌的放置位置,确定版面大小、形状、构图。学生设计的造型有契合植物叶片、花朵等某一局部特征的,还有映射植物整体面貌的,也有选取自己喜爱形状的……即使是同一植物,它们的造型也各异,在具有独特风格的同时又饱含童真,富有童趣。学生在追求个性的同时,还添加了我校的标志性logo图案,把自我个性融入校园文化,这也体现了平时我校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浸润。

(三)科学与创意

植物名牌版面内容的设计考查了学生综合统筹事物的能力。学生经过前期一系列实践学习,获取了大量的植物知识。如何选取内容并把其清晰、直观地呈现在有限的版面上?我们结合信息技术学科,由信息技术老师带领学生在电脑上完成数字化内容的创作。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软件,将一部分要呈现的内容转化为网页链接,制作并生成相应的二维码。内容表现形式从单一到新颖的同时,怎样来平衡内容的选择与取舍?学生想到的方案是:植物名称、科属、简介等基本信息书写,二维码选取的内容不限,可以是搜集到植物其他方面的发现,也可以是制作名牌的过程与体会,还可以是围绕该植物创作的文学诗歌、开展的活动故事等。

三、结对子摘果子,延续项目发展

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化学习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享、表达能力,使得他们在对项目的深入持续探索中,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能够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运用。

我们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为学生创建交流机会,在项目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期间,项目组的学生利用“班委会”“中队会”“社会实践活动”等机会,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科普、宣传,让更多的学生关注校园植物,增加对校园植物的全面了解,增强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植物名牌的维护阶段,针对校园师生投递到名牌信箱中的一些问题与建议,项目组的学生通过小组交流、班级互动的方式探求解决方案。

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已经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自主规划能力,他们有能力胜任“老师”的角色。当注入第二批新鲜血液时,我们的第一批学生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引导下一批新成员更好地投入名牌制作。老师的身份转变为引导者,实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此时,我们的项目活动更像是一个纽带,自动连接一批又一批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持续的学习者。

猜你喜欢

科技节名牌校园文化
撕名牌
科技节采风——厦门实验小学
企业名牌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科技节,真好玩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科技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五届青少年科技节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