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条锈、抗穗发芽小麦品种成丰2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0-12-19赵璐辉龙亚玲武志远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成县条锈病陇南

赵璐辉,龙亚玲,武志远

(成县种子管理站,甘肃成县742500)

成丰2号是成县种子管理站庙湾试验点以自育小麦品系“9517”为父本、N斯特拉姆潘列为母本杂交选育出的抗条锈、抗穗发芽常规小麦品种,审定编号:甘审麦20190013号;适宜种植区域为甘肃省陇南(包括地理位置上的天水市和陇南市行政区域)山旱地。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幼苗匍匐,叶色深绿,株高85~115cm,株型紧凑,有效分蘖3~8个。穗长方形,穗长8~10cm,结实小穗数13~17个,穗粒数34~38粒,长芒,颖壳白色。籽粒椭圆形,红粒,硬质,饱满,不易落粒,落黄好。

1.2 生物学特性

冬性,生育期224~238d。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抗寒性强,抗旱性强,抗穗发芽。

2 产量表现

2.1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2015—2017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5952kg/hm2,比对照兰天19号增产4.48%。2017—2018年参加甘肃省陇南片山区组冬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72kg/hm2,较对照兰天19号增产3.1%[1]。

2.2 大田示范

2018—2020年度在陇南市成县陈院镇(浅山丘陵干旱区)、成县鸡峰镇(高寒阴湿山区)、徽县泥阳镇(川坝河谷湿润区)、康县长坝镇(高山湿润区)、西和县西高山乡(高山干旱瘠薄区)、两当县云屏乡(浅山丘陵干旱区)2年多点(次)大田示范,经收获后实际测产,成丰2号平均产量6240kg/hm2,较当地主栽品种N斯特拉姆潘列(平均产量5175kg/hm2)增产20%以上。

3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3.1 播前准备

3.1.1 深耕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耕层深厚的地块,播种前深翻熟化土壤1~2次,耕层深度20~30cm,使耕作层土碎、地平、地表无根茬残留。

3.1.2 种子选用和处理 选用本品种符合国家一级小麦种子质量标准要求的种子。播种前进行拌种,综合防治小麦病害和地下害虫。

3.2 播期、播量

播种时以近5日平均气温达16~18℃时为最适播种期。甘肃省陇南山旱地高山区9月下旬播种,播量172.5~187.5kg/hm2;浅山丘陵区10月上旬播种,播量135~150kg/hm2;均匀撒播,播种深度3~4cm。

3.3 合理施肥

3.3.1 基肥 有施用农家肥条件的山区可结合播前深耕土地一次性深施腐熟农家肥19500~22500kg/hm2。

3.3.2 种肥 施用尿素300~375kg/hm2、过磷酸钙525~600kg/hm2、硫酸钾120~150kg/hm2[2];或者施用三元(N、P、K含量18-18-18)复混肥450~600kg/hm2。

3.3.3 追肥 返青期对2类苗和3类苗地块,在降雨前均匀撒施尿素75~90kg/hm2,确保幼苗吸足肥水,促进分蘖成穗。

3.3.4 叶面肥 扬花期至灌浆期选用98%磷酸二氢钾1000~1200倍液配合杀虫剂和杀菌剂喷雾1~2次,促进早熟,提高产量。

3.4 草、虫、病害防治

3.4.1 草害防治 在2叶1心期至返青期选用15%炔草酯可湿性粉剂1500~1800倍液+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1500~1800倍液混合,茎叶均匀喷雾防治一年生杂草,防治1次。

3.4.2 虫害防治

3.4.2.1红蜘蛛。返青期至拔节期选用20%的哒螨灵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小麦红蜘蛛1次,防治指标为每百株小麦虫量达300头以上时。

3.4.2.2蚜虫。孕穗期至灌浆期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0~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200倍液防治小麦蚜虫,每隔7~10天喷防1次,防治1~2次,可与叶面肥和杀菌剂混合喷雾。

3.4.2.3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啃食小麦种子、咬断根茎,严重危害小麦生长发育。预防虫害的主要措施是药物拌种,可与杀菌剂混合拌种。播种前选用浓度50%辛硫磷乳油按照种子量的0.2%~0.3%(按有效成分含量计)拌种,先将药液稀释混合,然后将药液喷洒到种子上,边喷边拌,拌后闷种4~5h播种。

3.4.3 病害防治

3.4.3.1条锈病和白粉病。播种前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11%三唑酮·福美双悬浮种衣剂按照种子量的0.1%~0.2%(按有效成分含量计)拌种。成丰2号是抗条锈病、抗白粉病品种,一般不需要田间药物防治;在病害严重流行年份发病初期可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或者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进行喷雾,综合防治小麦条锈病、白粉病,2种药物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防1次,共防治2次[3]。

3.4.3.2赤霉病。播种前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量的0.2%~0.3%(按有效成分含量计)拌种。田间防治重点是小麦扬花期喷防,选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1500~18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每隔5~7天喷防1次,防治1~2次。

3.5 收获

成丰2号最适宜收获期为蜡熟后期,生物性状表现为植株颜色全部成黄色、茎秆仍保持一定的弹性,籽粒用手指甲掐已经不易掐出痕迹,此时活秆收割,收获的产量最高。采用小麦联合收割机或者人工收获,收获后的籽粒要及时晾晒或烘干,防止发霉变质。

猜你喜欢

成县条锈病陇南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陇南茴香籽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测定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不忘成幼初心 携手梦想前行——奋进中的成县幼儿园
青青之岛 悠悠陇南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陇南记忆
圆梦陇南
成县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