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嫉妒心理形成及对策

2020-12-19山东青岛同安路小学殷风云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35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同学

山东青岛同安路小学 殷风云

儿子自小性格开朗,在进入小学六年级后,身高、体重骤然间增加不少,像个小大人一般对一些感兴趣的事情高谈阔论,有时会不屑地谈及班中的某位同学如何被老师宠爱,而自己却对此嗤之以鼻。看到儿子那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样子,使笔者意识到:他已经临界青春期,而嫉妒作为高年级小学生中一种较常见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同时,学生心理健康是21 世纪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认真对待进入青春期的小学生,他们的精神健康问题,提高其心理品质,预防产生心理偏差,是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一项主要任务。

一、研究小学高年级学生嫉妒心理的目的

嫉妒是当别人比自己优越,或想以自我为中心时所产生的强烈情感,通常会对成绩、能力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这种情感不仅使嫉妒者自己非常痛苦,而且影响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严重时还会伤人伤己,因此如何培养其“容人纳贤”的优良品德,改变“心胸狭隘”的不良情绪,就尤为重要。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嫉妒心理的表现及成因

嫉妒是学生心中隐藏的角落,但有迹可循,表露在外的主要行为有:

1.自信心不足。有些发展不均衡的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不接纳自己,事事同别人作比较,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没有足够的自信,生怕被别人瞧不起,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

2.过分炫耀,掩饰虚弱。在班上,笔者时常会接触到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特别喜欢炫耀自己的才能、经历,物品等,会把别人说得一无是处。更有甚者,当他们遇到各方面比自己更为出色的同学时,还会找到各种理由,到老师那里告上一状,来缓释自己的不良情绪。

3.不能直面自己的缺点。具有这种心理状态的学生,一旦在学习或其他方面不顺利,就会抱怨别人,发泄不满。班里有名叫小宁的学生,由于自身优势不明显,准备也不充分,在一次班干部改选时,落选了体育委员,但他没有从自身查找原因,不停地抱怨老师“偏心眼,选上的同学还不如我呢”。像小宁一样,有的学生会在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时,责怪“老师上课没讲到”,或质疑成绩好的同学死读书,等等。

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呢?

首先,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有的家长对孩子管教过于严格,甚至还有打骂行为。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自信心受到伤害,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会自卑。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期待过高,眼睛里容不得孩子的半点不足,夸大孩子的优点,过高的期望会让孩子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而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其次,学校教育对学生的人格的健康成长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唯分数”这种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仍然存在,分数这把尺子成为一些学校和教师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依据,学生在这种单一的评价体系中得不到认可,暂时落后的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形成自卑心理,高分学生易高傲自大,高估自己。

第三,社会环境对学生心理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往往赞赏那些考上重点校、成绩好的学生,使得考分平平的学生自惭形秽,这些学生缺乏自我认同,有强烈自卑感。另外社会上攀比意识,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

三、学生嫉妨心理的矫正

要使学生摒弃自私、狭隘的嫉妒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以下方法不妨一试:

1.“一分清”

“一分清”是指帮助学生分清“嫉妒心”和“上进心”的是非界限。虽然“嫉妨心”和“上进心”都含有不甘落后的成分,但两者在动机、行为和情感体验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为唯我独尊,不肯屈居人后,往往有损人利己的行为,看别人进步感到难受,而后者则侧重为了大家的利益去奋争、去拼搏,能与别人团结共进,能肯定别人的成绩并用以激励自己。在此基础上,应使学生懂得甘做人梯、成人之美更值得称道,即使暂时落后,也未必是奇耻大辱。

2.“四训练”

(1)欣赏自己的训练——扬长避短,信心倍增。

对学生可进行自我欣赏的训练,首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如:通过“一分钟演讲”夸夸自己;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闪光点,通过“特长展示会”让学生一展自己不为人知的本领;设置不同水平的荣誉奖,让学生有具体的目标,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逐步获得,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2)欣赏别人的训练——取长补短,尊贤敬能。

赞扬不仅能振奋别人的精神,而且也是学人之长,培养自己广阔胸怀的最佳途径。在班级中营造一种气氛,使全体学生对取得成绩的同学羡慕、赞赏,并为之祝贺。一个人只有对别人、对世界充满爱,自己才能够生活得更愉快。

(3)角色模仿训练——情绪体验,以情诱情。

扮演一个角色能帮助人们体验到该角色在特定环境中的情绪,如:组织“无私奉献,团结互助”等内容的朗诵会,让学生在把握作品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以先进人物为楷模,去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师善于谅解,学生就会宽容;教师勇对挫折,学生就能不怕困难;教师用爱去环绕学生,学生才能用爱去拥抱世界。教师身正影直,也是学生模仿训练的重要内容。

(4)实践锻炼——塑造行为,以行促成。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志愿者活动、“救助失学儿童”活动等,培养他们的爱心,要求学生每周做三件事:一是做件对班级或别人有益的事;二是做件对自己有益而对别人无害的事;三是做件不想做而应该做的事,此达到培养他们广阔的胸怀,良好的情操和坚强的意志的目的。

3.“二联动”

一是家校联动,以校促家。通过设立家长学校、育子经验交流、学校开放日、教师访万家等形式,互通情况,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接纳孩子的缺点,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是社校联动,以社助校。在学校改革考试方法、减轻分数负担、消除心理压力、加强能力培养,离不开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还面临着与不同群体相互作用的共同心理健康问题。因此积极与学校所在区的党群、文化、公安等部门联系,让全社会都把关心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纳入议事日程,净化社会环境,提高每个社会成员的文明素质,共同营造一个崇尚奉献、扶危济困、尊贤敬能的社会氛围,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同学
看见具体的自己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感受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