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小学生学习方式及其变化研究
2020-12-19南昌工程学院叶冰清
南昌工程学院 叶冰清
一、什么是学习方式及其变革
学习方式是教育中一个重要概念,那什么是学习方式呢?很多学者专家都对这一概念下过定义,BiggsJB(1987)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和认知取向”。庞维国在《论学习方式》一文中认为“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学习情境中采取的具有不同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和形式”。钟祖荣提出“学习方式是基于社会要求和学习任务,在解决怎样学习的问题的过程中选择的学习模式、学习类型、学习渠道”。潘新民、王升认为“学习方式就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旨趣,学生个体或与他人借助学习工具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进行的一系列外部活动和内部活动相互统一的学习活动”。从众多专家学者对学习方式的定义可见,学习方式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对完成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习效果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为了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成果,2001 年我国颁布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一个目标就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纲要》里还提到:“教师在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大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中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可以看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里明确提出要变革学习方式,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里则提出了明确的学习方式的目标。
二、什么是媒介融合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就已经开始探讨媒介融合的话题,直到2005 年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蔡雯发表《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一文,国内才较为正式的开始讨论媒介融合的话题。自2009 年“三网融合”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媒介融合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到了2010 年,出台的“三网融合”时间表进一步促进媒介融合的发展。2014 年8 月以来,随着《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核通过,“媒介融合”正式被纳入国家战略,媒介融合得到进一步发展。
什么是“媒介融合”?和学习方式一样,业界、学界对媒介融合也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不同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媒介融合下过定义。中国人民大学王菲在其《媒介大融合》一书中比较明确地界定了媒介融合的定义:“媒介融合是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背景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指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
三、媒介融合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以媒介融合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通过检索发现,一般来说媒介融合更多的是对传媒、新闻、广告、出版等行业、产业的影响。根据媒介融合的定义,媒介融合看似和学习毫无关联,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对教育行业尤其是小学教育也有着深刻影响,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对小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时空不受限
科技改变生活,也改变了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坐在教室里,教师教、学生学。教室、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和平台。受媒介融合影响,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延伸,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学习工具趋融合
在过去,学习工具主要是书本、黑板以及课堂面授,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学习工具逐渐电子化,而当以互联网、手机等为代表的新媒介出现之后,学习工具则更加智能,随着电子书包、电子黑板、网络教学平台、便携移动终端设备、学习型APP 越来越普及,逐渐实现了学习内容、课堂讲授、板书、互动等多种功能融合,进一步推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
3.学习内容碎片化
前面说到,传统学习以固定教室为场所,以书本、黑板等为载体进行学习。但是,在媒介融合时代,这一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正在向碎片化学习转变。知识和信息在融合媒介中分散存在,不再是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而是存在于一个知识框架体系中的知识碎片。在学习时空不受限制、学习工具逐渐趋于丰富与融合之后,学习无处不在、随时可有。
4.学习策略个性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学习,而在媒介融合的驱动下,学习方式逐渐由标准统一转变为个性化。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学习平台或学习类APP 可以根据学生目前学习水平进行测试,并根据已有的学习记录对小学生提供个性定制化的学习策略。这种个性化定制学习策略是实现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要素。
5.教学方法多元化
在媒介融合的影响下,随着多种媒介技术在课堂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在课堂中的完全主导地位正在发生改变。教师首先应该转变“授—受”的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让渡一部分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俯视视角转变为平视视角,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对小学生整体的学业方法、规划进行帮助。
四、媒介融合融入学习方式的利弊及其对策
媒介融合不仅为小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立体、多元的学习资源,也对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能够从以上五个方面促进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可以不受时空影响、选择多种移动便携终端、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小学生们享受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遭受着困扰。当代的儿童是“网络原住民”,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如何利用好媒介、网络技术这把双刃剑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首先,学习的“头号敌人”就是网络沉迷。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网络沉迷,沉迷的不是网络,而是没有其他更吸引人的内容。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网络教学平台、学习APP都可以做到比平面书本更具有视、听、动画多方面相结合的学习内容,同时学习系统可以根据学习策略设定好每日媒介使用时间,做到既有趣学习,又防止网络沉迷。
其次,知识点电子化,将学习内容以“知识树”的形式呈现,形成一个具体、可视的知识框架体系,小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和习惯,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同时可视化的知识框架体系可以让学习者清楚地知道“我在哪,要去哪,要多久”。
再次,在学习方式变革的前提下,教师教学方式也需随之调整。学生获取学习信息渠道增多,与教师获取信息渠道存在重叠的情况,这时候,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海量信息的筛选、甄别和利用。
学习不仅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更是家庭的事、学生自己的事情,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光说一句学习很重要并不能帮助小学生找到学习的意义。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命令,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是家长获得第二次学习机会的绝好时机。关乘华老师曾经说:“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天天向上。”一个家里天天开麻将桌的环境是很难培养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独特的学习方式,随着媒介融合大发展,学习方式也在进行着重塑与变革。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工具如何变化,媒介都是人的延伸;无论学习方式如何变革,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学会自主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