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管理
——以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学程周”为例

2020-12-19杨东亚

江苏教育 2020年42期
关键词:资源儿童活动

杨东亚

南京市拉萨路小学创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造了“学程周”这一以时空重组为主要特征的儿童学习形态。“学程周”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每学期集中一周的学时,统整综合课程和学科课程的育人目标和内容要求,指向儿童完整成长的探究主题的设计,引导儿童回到知识发生的真实情境,亲历知识发生和应用的过程,努力呈现学习与生活的连接、与自然的连接、与社会的连接。当儿童学习突破了课堂和校园的狭窄空间,突破了课表的统一化、标准化和固定化的时间后,带来了课程理念的更新。

一、课程资源的挖掘与重组

(一)整合课程学习的时间资源

1.集中使用时间。

学校每周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2 课时,一学期共36 课时。“学程周”把原来分散在每一周的时间集中起来使用,创造了以“周”为时间单位的课程形态,使学生拥有充分实践的时间;一个级部的教师在一周时间内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学科课程,就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备课与教学中,确保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2.课时课段结合。

理想的学校时间安排要能够支持学生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学程周”中,除了传统的一节课40分钟左右的课时外,还引入了课段的设计安排,可以是两课时为一课段,也可以是三课时甚至整个半天为一课段,课时课段为学而设,因需而设。

(二)重整儿童学习的内容资源

1.设计学习主题。

每一个学习主题都包含了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多种类型的活动;每一个学习主题,都植入了国家教材的内容和能力要点,并充分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材,实现学科内外的融通。每一所学校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主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学程周”学习主题的生成途径也是多元的,有的是对已有校本课程的传承、完善与创新,如“成长体验”“我是小小兵”“希望的田野上”等;有的是对学校周边乃至南京地方课程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如“读城”“非遗”等。

2.融合教材资源。

“学程周”是以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核心,在捕捉、分析与解决真实情境问题过程中激活并运用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各方面的知识经验在生活的真实问题分析与解决中获得有意义的关联、组合。因此,它的学习内容与学科课程不同,主要是“综合实践活动”,在“做”中学,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三)配置儿童学习的场地资源

1.共建场馆资源。

在共建场馆资源过程中,主要包括与场馆共同确立学习的小主题、课程化改造、学习方式选择和课程评价四部分。以“甘熙故居”为例,“雕刻时光”等小主题的确定和学习情境的加工都依据故居的资源特色,课程评价以展示学生的作品为主。其中,最难协调也最为关键的是学习方式的选择。最初阶段学生以现场观摩为主,但学生的收获单一,后来与非遗大师等协商后不断改进,逐渐调整为“非遗文化专业讲解+观摩大师技艺+具身实践+创意作品展示”,丰富的学习方式组合,多样的学习体验,让学习真正发生。

2.挂牌课程基地。

邀请社会企业共同建设课程基地,以社会机构、企业厂矿等已有的实验室、现代化生产车间等为依托,首批建立了上海工业设计博物馆、南京浦镇车辆厂、古南都饭店、中山植物园、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谷歌江苏体验中心、熊猫电子集团等省内外20 个学程周课程基地,形成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新路径。

(四)培育资源开发的多元主体

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是多元的,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专业人士等,他们共同组成了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群。教师在众多主体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学生既是课程资源的消费者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关键主体,家长和社会专业人士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协同者还是共建者,大家共同组成了课程资源的多元主体群。

二、课程资源的运用与活化

(一)打造学习空间资源

1.走廊博物馆。

走廊博物馆就建在学校教学楼每个年级的走廊里,由年级走廊改造而成的“学程周”学习空间。不同主题的“学程周”走廊博物馆呈现着浓浓的南京城市的个性化风格。走廊博物馆不是简单的资料粘贴,也不是一时的展台,而是在“学程周”开始前就搭建起来,并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学生将他们“学程周”中最深刻的记忆,以感言、图片、手抄报等形式留在了博物馆里。学校鼓励儿童用图片、文字记录研究历程、制作自己的美篇首秀、完成项目研究单、撰写研究报告。

2.嘉年华布展。

以“农业嘉年华”为例,有“劳动号子”“农产品保鲜车间”“互联网+现代农业”“秋日膳食营养搭配”等展区,学生在各自的模拟环境中进行职业体验等实践活动,创造出更加具有实践操作意义的学习体验,保障学习者获得真实世界所需的各项技能。

(二)设计儿童学习工具资源

1.设计学生手册。

《学生手册》是“学程周”中学生学习、研究的导航与指南,包括学程目标、学程安排、学习(任务)单等。《学生手册》中每一个学程活动的背后都有一份细致的实施学案(包括学习步骤、注意要点等)。例如,一份家长义工参与“学程周”的方案,就包括“告家长书”“家长义工参与街头调查方案”“家长委托书”“街头调查安排表”等。

2.设计学习方案。

比如四年级第二学期“非遗学程周”的年级学习方案融合了主题、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等,是对年级儿童课程学习的专业设计。“非遗学程周”主要设计了社会交往式、现场工作式、体验发现式、移动开放式和表现式等活动。

猜你喜欢

资源儿童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