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结核MRI表现一例及文献复习
2020-12-19张菊梁蕊刘佩汤梦月张小明
张菊,梁蕊,刘佩,汤梦月,张小明
ZHANG Ju, LIANG Rui, LIU Pei, TANG Mengyue, ZHANG Xiaoming*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南充 637000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 Nanchong 637000, China
患者女,47岁。1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疼痛,于2018年3月17日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自患病以来,患者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无黄疸,无体重减轻。既往无肝炎、手术、外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个人史、月经史、婚育史无特殊。
影像及实验室检查:1.5 T MR机(Philips Achieva)腹部MRI平扫和增强。MRI示,胰头沟突部可见一团块状异常信号影,边界模糊,大小约3.7 cm×2.7 cm×2.8 cm,病灶信号不均匀,T1WI以稍低信号为主,其内可见小片状低信号(图1A),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其内可见小片状低信号(图1B),高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呈高信号(图1C),增强后动脉期边缘呈明显环状强化,环壁均匀,门静脉及延迟期强化程度进一步增加,其内可见片状未强化区(图1D~1F)。胆总管及主胰管未见扩张。胰周脂肪间隙显示清楚,胰周血管充盈良好,胰周及腹腔未见异常肿大淋巴结显示。胸部X平片:双上肺散在多形性病变,以纤维化灶及增殖灶为主,考虑慢性感染性病变,陈旧性继发性肺结核可能。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肿瘤标志物CA19-9、CEA、AFP等均无异常。
手术:术中见病灶位于胰头部,长径约3 cm,质硬,边界欠清楚,未侵袭周围组织。腹腔内、腹膜后等未见转移性结节。
病理诊断:(胰头)肉芽肿性炎伴化脓性炎,伴干酪样坏死,倾向结核,胰周淋巴结内可见肉芽肿结节(图1G)。
讨论 胰腺结核(pancreatic tuberculosis,TP)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胰腺特异性炎症反应。在临床上较为罕见,高发年龄为40~50岁,男性为主[1]。本病临床症状多样,包括腹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发热、盗汗、黄疸、腹部肿块和周围淋巴结肿大,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史,但均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肿瘤标志物通常不升高。感染途径尚不清楚,可能与其它脏器经淋巴管、血行传播、邻近器官直接扩散有关。术前确诊率低,几乎均经手术探查和病理检查才能确诊。
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胰腺和胰周病变,了解病变范围的重要手段。目前有关胰腺结核影像学的报道中,大多数为个案报告。国外最多报告有32例,国内最多报告病例有16例,均以CT报告为多[1]。胰腺结核最常累及胰头,其次是胰腺体部和尾部,弥漫性病变罕见。在CT/MRI上,胰腺结核可表现为胰头局灶性结节或肿块,或囊实性肿块。(1)胰头部局灶性肿块及结节,CT表现为胰头局限增大呈略低密度影。MRI图像上,T1WI上病变常表现为等或稍低信号影,T2WI上呈等或略高信号影,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未见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病灶可见轻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胰腺实质。病理上此阶段病灶处于结核的肉芽肿期,其内无干酪样坏死,增强扫描后呈轻度强化。(2)胰头部囊实性肿块,囊性部分CT平扫呈低密度;MRI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实性部分CT平扫为等或低密度,部分可见钙化;MRI 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其内可见小片状低信号影,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呈明显环状强化,环壁均匀,呈“蜂窝状”或“多房样”改变,门静脉及延迟期强化程度进一步增加。其形成机制为:病灶中心为干酪样坏死物质,缺乏血供,周围为肉芽组织富含血供,因此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约56%的胰腺结核患者存在钙化,与其它部位结核相比,胰腺结核钙化少见。胰腺结核病灶多侵犯胰腺实质,胰管较少受累,病灶通常不与胰管相通,胰管扩张不多见。胰腺结核一般无胰周脂肪间隙受侵,胰腺弥漫性肿胀类似胰腺炎的表现非常少见。胰腺结核中存在多种血管受侵的报告,通常表现为门静脉、脾静脉栓塞,血管受侵不能作为胰腺结核与恶性肿瘤鉴别的标准[1]。胰腺结核可表现为肝脏、脾脏、回盲部及腹膜病灶,也可表现为胰周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增强亦呈环形强化[2]。
本例患者MRI主要表现为胰头沟突部囊实性肿块,T1WI主要呈低信号,T2WI主要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动脉期边缘呈明显环状强化,环壁均匀,门静脉及延迟期强化程度进一步增加。生长部位及常规MRI表现与胰腺肿瘤性病变、慢性肿块型胰腺炎极为相似,鉴别不易[3-5]。但患者发病年龄较轻,且肿瘤标志物均无增高,病灶虽位于胰头但并未引起胆道梗阻及胰管扩张。而胰腺癌以老年人多见,多伴有肿瘤标志物升高,早期侵犯胆管引起上游胰管及胆管扩张。此患者呈环状延迟强化,符合囊性胰腺结核的强化方式。胰腺囊性肿瘤,浆液性囊腺瘤或导管内乳头状瘤,也多呈囊性病灶,增强呈环形强化,但胰腺浆液性囊性肿瘤病灶多为良性或低度恶性,病灶边界清晰,周围无肿大淋巴结显示,影像学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多囊性病灶,病灶至少包含6个小囊,且小囊直径通常≤2 cm。胰腺导管内乳突状瘤为胰腺导管内肿瘤,病灶通常与胰管相通且常伴主胰管或分支胰管进行性扩张,胰腺TB通常不与胰管相通,胰管扩张不多见。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胰胆管也可表现为较轻扩张,病灶DWI上高b值呈低信号,与此患者高信号形成对比,有助于鉴别。此外,此患者伴有肺部多发纤维灶及增殖灶,进一步提示肺结核及胰头结核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胰腺结核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临床和影像上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常造成误诊、漏诊。临床上对于年轻患者,胰头占位,胰周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增强呈环形强化,肿瘤标志物不高,且有肺部感染的患者,须考虑胰腺结核的可能性。对高度怀疑胰腺结核的患者应第一时间检查胸部CT、结核菌素试验,穿刺活检以获得病理学或细菌学证据。如果早期诊断,胰腺结核是可以保守治疗的。
利益冲突: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