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所大学撑起两座城市

2020-12-19

时代邮刊 2020年24期
关键词:科系市政厅比利时

“一座有大学的城市,我们见得多了,可一所有城市的大学,你见过没?一所有两座城市的大学,你又见过没?”坐在鲁汶市政厅旁的餐厅里,我写上了一段很绕的话。

鲁汶是比利时第九大城市,这座城市的美,起码有一半拜市政厅所赐。

奠基于1448年,完工于1469年的的鲁汶市政厅是世界上最华丽的哥特式市政厅,外墙布满手工人物雕刻,极其华美,几个哥特式塔尖向天空延伸。

不过鲁汶最出名的还是1425年由教皇马丁五世下令成立的鲁汶大学,这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大学。它在比利时排名第一,世界排名常年在前50位。

正因为鲁汶大学和其他几所高校的存在,城市青春气息十足,9万常住人口中,1/3以上是大学生。餐厅里的鲁汶年轻人总会点上一杯当地啤酒,比利时啤酒名声在外,世界第二大啤酒公司英博的总部就在鲁汶。据说鲁汶大学学生晚上会出来喝一杯,边复习边喝一杯,连考前也会喝一杯。

鲁汶大学走出过无数传奇。16世纪,哲学家和神学家伊拉斯谟在此任教。现代解剖学之父安德烈亚斯·维萨留斯,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得主克里斯汀·德迪夫和阿尔伯特·克劳德,杨森制药创始人保罗·杨森等也都出自该校。

鲁汶大学还有中国元素,康熙的科学启蒙老师,曾以外国人身份在清廷担任工部侍郎的南怀仁就出身鲁汶大学。可惜他虽向中国传播近代科学,仍无法改变清朝的因循守旧。直至晚清,一位中国年轻人来到鲁汶大学就读,再次将鲁汶大学与中国联系在一起,他就是有“中国地质学之父”和“近代石油工业之父”之称的翁文灏。

如今鲁汶市的鲁汶大学仅是昔日鲁汶大学的一部分。比利时北方讲弗拉芒语的弗拉芒族与南部讲法语的瓦隆族向有矛盾,上世纪60年代,族群矛盾蔓延至高校。最终政府于1970年决定将鲁汶大学一分为二,弗拉芒语科系留在鲁汶,法语科系迁往法语区,成立了法语区鲁汶大学。

“一所有两座城市的大学”就源于这次分裂。如果说鲁汶是一座古老大学城,那么因法语区鲁汶大学才得以诞生的新鲁汶市就无比年轻。

鲁汶大学

这次分家并未让鲁汶大学沦落,无论老校还是新校,都继承着鲁汶大学的自由与学术传统。要知道,这所大学曾见证比利时的沧桑。几百年来,西班牙人、奥地利人、法国人和荷兰人都曾统治这里。西班牙统治时期,鲁汶大学曾因战争遭严重破坏。奥地利统治时期,鲁汶大学不得不接受僵化教育模式。法国统治时期,鲁汶大学一度被关闭。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比利时两次被德国占领,可这一切都未能让鲁汶大学沉沦。

鲁汶大学最值得探访的是图书馆。1636年,鲁汶大学草创图书馆,并渐渐扩大。1797年,当法国统治者下令关闭鲁汶大学后,大量馆藏被转移至巴黎,法国大革命后又流落至各国图书馆。

鲁汶大学于1817年重建后,再设图书馆。可惜一战时德军将之烧毁。一战结束后,鲁汶大学兴建一栋新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成为新图书馆。然而在1940年,图书馆再遭二战炮火,90万册书籍几乎全部被毁。二战后,图书馆按原状复建,精美壁画和旋转楼梯都是亮点,修复工作一直持续到2003年。

一所近600年历史的大学,难免历经沧桑,可屹立不倒自有根由。以大学撑起两座城市,本身就是底蕴的证明。

猜你喜欢

科系市政厅比利时
基律纳市政厅瑞典基律纳市
挪威博德市政厅:真实版的“盗梦空间”
“口罩车间”
他骗我!
电动垃圾车
比利时炸薯条也要申遗
高考志愿填报:人生的第一个关键抉择
学生选择文理科的标准
学生选择文理科的标准
总觉得别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