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没有废物
2020-12-19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从小就被教育学习是唯一的出路,一路披荆斩棘,终于如愿考上了一所985/211。但他们并没有过上理想的生活,没有实现所谓的出人头地。读的是最好的大学,却没有过上与此相匹配的生活,所以自嘲为“985废物”。
“985”们当然并不是真的废物。经过最严格的教育制度遴选出来的百分之二,怎么可能是废物。但学历只保证一个人的下限,不能保证他的上限。出人头地变得越来越难,也确实是一种坚硬的现实。
这现实包括阶层分化、城乡差距扩大化、上升通道变窄、高校扩招、产业转型,等等。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就是价值观趋向单一,社会只有一条赛道,就是成功,人人都挤在这条道上,焦虑,惶惑,辛苦。
“985”们应该想通的是,普通人过普通的生活不算失败,放弃努力才是失败。你觉得艰难,不是因为你不行、你废物,而是上升的路永远是艰难的,越往上越艰难,不管在哪个时代都是如此。
愿你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力量,也能在普通生活里体味快乐,实现价值。
主唱
努力的人都不是废物
文 黄菲
如果高考是一场游戏,考上名校的年轻人便是游戏的绝对胜者。游戏通关,屠龙少年傲然屹立,英姿勃勃,意气风发。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却自称“废物”。
自称“废物”
乌斯生长在中部的一个小镇,以高分考上名校。高考填报志愿,他选择了一直最擅长的数学。然而大学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他很快发现数学不再是他的优势,数学系的天才似乎一抓一大把,他得非常吃力才能拿到中游的成绩。这是他第一次感到不如人。
他变得越来越沉默。他看到家境好的同学从大一就在讨论雅思和出国;他看到社团的同学总能侃侃而谈,而自己总是不知所措;他发现自己其实没有真正的爱好,放弃了专业也难以找到其他的路。
中学时代老师总说人生如一场漫长的考试,他以为擅长考试的自己会是那个获胜的人。现在他才发现,原来考试的内容会不断加码和更新,除了个人努力,还需要考核家境出身、社会资源和从小习得的眼界、气质、性格、素养。他默默认领了“平庸”这个新标签。
叶子在东北小城中长大,考上了985院校,而她的兄弟姐妹都留在了东北老家,有的勉强读了大专,有的早早做了家庭主妇。
她背负着家人的期望上了大学,却发现当初懵懂选择的专业被称作“四大天坑之一”,出路只有几条:要么成绩达到专业顶尖,一路直博;要么有一技之长,毕业后顺利转行;要么仰仗家庭资源,出国留学。她陷入尴尬的境地:专业成绩难以遥遥领先;家庭也难以支持她留学;擅长的领域?她从来没想过擅长什么。身边的同学不但学习优异,还能在晚会上拉大提琴,在科学竞赛中获奖,可如今学习不再是她的骄傲,其他方面也毫不起眼。
大学毕业,父母预设的大好前途没有到来。她只是一个褪去了名校光环的普通青年,继续做着普通的工作,继续接受自己“平庸”的事实。
高考改变了她的命运吗?是的,没有高考,她会像兄弟姐妹一样留在东北小城。但高考真的改变了她吗?她没能跨越阶层,只是继续像一个普通人一样活着。
在网络上,他们汇聚在同一个地方,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
这个2020年5月创建的小组,至今已有十几万组员,还在不断的增多中。成员们自嘲为“小镇做题家”,意即从小镇出来,凭着做题能力拥有了名校学子身份,却混得并不理想的“失败者”。大家在小组的帖子里分享各自的“失败故事”——
“我曾是最耀眼的那一个,现在却不是了。”
“看到优秀的同学在各个领域都能发光,我觉得自己真的好差劲。”
“大学四年浑浑噩噩,一进入社会就被吊打,全无反击之力。”
“数学又挂科了,研究生资格被取消了,不知未来在何方。”
“今天得知中专毕业的堂姐月薪税后一万七千元,我是七千元。崩溃了。”
……
他们的故事有不同的情节,但有同一个内核:从优秀到普通,从天之骄子到泯然众人,从人生赢家到失意者,甚至失败者。
“985废物”是一个新名词,但并不是一种新现象。
早几年就有一个很火的帖子,是一名大学生的自白《走到只剩我一个》,讲述自己如何通过层层筛选进入名校——经过一次次的考试竞争,他的同学都被淘汰了,最后只剩他一个幸存者。这是一个荣耀但又近乎悲壮的故事。而故事的续集,很可能是另一个火爆的帖子,一名复旦学生的帖子《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来到大学后,曾经引以为豪的东西全都碎了,家境、外表、见识、人脉、情商……这些因素决定你过得怎么样。”
此前对他们的评价标准是考卷的分数。来到大学后,更多维的评价标准让他们迷茫。一直坚信努力就能考好,考好就意味着一切,然而,在大学里考试成绩的优势被迅速抹平,家境、见识、外表等更多无法短期改变的因素让人感到无助和无力。曾经的“最优秀”来到大学后,泯然众人。
“北大是我自卑的原因。”多年后,俞敏洪回顾自己读北大的经历时还是会用“自卑”来形容当时的状态。终于考入北大,但同学个个光芒四射,自惭形秽的他极少参加集体活动,更别说去学生会竞选。他多数时间都在拼命读书,因为他发现同学随手翻阅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自己甚至不曾听说过。
时代在变迁,但青春的迷茫、痛楚、孤独、热切是相通的。一代代年轻人,都曾这样承受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平凡的世界》今天仍出现在各大高校的图书馆借阅榜单上。一届又一届闯入新生活新世界的年轻人,在这部书里得到抚慰。初来乍到的他们有着和孙少平一样的困惑:为什么十年寒窗依然只能成为一个普通人?
尽管今天的青年所面对的,和书中所写的那个世界已经不同,但却和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跌跌撞撞走到了社会另一个转型期的门口。他们怀揣阶层跃升的理想,却遇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获得了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又受到坚硬现实的种种限制;他们对新世界充满茫然和焦虑,却又不接受平庸的生活。他们的自嘲和自卑里,更有不甘和不服。
真实的困境
受过最好教育的年轻人自称“废物”,并非矫情。他们有自己真实的困境。
青春本身就是一个跋涉险滩的旅程。青春的迷茫和失落是一个恒久而普遍的问题。从高中到大学,从大学到社会,年轻人进入的是陌生的新世界。要在新世界中寻找自我认同,追问“我到底是谁”,“我该往哪里去”,要接受自己不再是那个全校前十的尖子生,而是一个成绩、外貌、社交、能力、生活品位各方面都平平无奇的普通学生,要接受自己不再是一个有名校光环的天之骄子,而是一个和其他普通青年一样,被职场挑选被社会教做人的普通青年,这样的自我认同,如同显微镜一般的无情,手术刀一般的疼痛。
谁的青春不迷茫?青春时代的自我认同难免迷乱。二十多岁正是多情多思、脆弱敏感、忐忑不安又满怀憧憬的年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正是从青春的懵懂混乱中逐步确立自我身份认同的阶段,这个过程是孤独而充满痛楚的,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下,很容易陷入失落、迷茫和自我怀疑。
他们的困境有着复杂的社会因素:阶层分化,文凭“通货膨胀”,内卷化竞争,社会价值体系单一,等等。
“985废物”的第一个落差在起点上,而起点无法选择。一个人出生在沿海还是内陆,城市还是农村,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都无法选择。农村和小镇走出来的985学子和城市同学的差异实质上是城乡和阶层差异的结果。
阶层对人的影响包括成长环境、物质条件、教育资源、人际关系、价值观等诸多方面。《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的作者樊悦书是从“一个电影院都没有的小县城”考入衡水一中,再考入复旦的。有人批评她不应该因为别人长得漂亮、家境好而自卑。这未免太苛刻。樊悦书列举的自卑因素不仅有家境、外表,还有见识、品位、人脉、情商等,而这些因素大多取决于出身家庭的社会阶层。
大都市青年比小城镇青年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成长中没有太多物质忧虑,父母有更多精力亲自教育他们,他们有机会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有条件去看更广阔的世界,有底气去试错,他们的观念更开放,视野更开阔,性格更果断。他们不仅会做题,还拥有更多的资源、人脉、见识、机会、才华。
小城镇当然也有开明的老师和父母,但文化氛围与信息流动和大都市有明显差距。这是“小镇做题家”进入“985”产生落差的主要原因。这种客观上的差距,指向的是舆论中常提及的城乡之间的二元对立以及资源差距。消弭二者之间的隔阂,需要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代又一代人的久久为功。
他们的困境还在于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相较之前,学历在贬值。
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里,用教育实现阶层跃升是可靠的路径。身为父母一代的60后70后,赶上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学历能换来人生阶层的跨越。现在的95后00后面临着高校扩招与经济增速放缓的现实,学历不再具有确定的优势。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教育文凭的通货膨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获得更高的学历,工作职位对教育水平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很多普通本科生完全可以胜任的工作,现在动辄硕士起步,导致内卷化竞争严重。这一代年轻人的学业往往来自一个家庭常年持久的投资和努力,所以他们更焦虑于能否保住父母奋斗出来的阶层,保证自己的人生不下滑。
社会转型期,现代化、全球化、市场经济、竞争等已成为关键词,这些词语释放出巨大的压力。年轻人要买房——即使房价太高只好选择租,租金也是一笔大支出,还可能碰上蛋壳公寓破产这样的事情,被无辜赶走;要结婚、生子、育儿;要生活、社交、充电;如果原生家庭贫困,还要补贴家庭……这都是非常现实的压力。这压力不会因为你来自985就减轻,甚至反而更沉重——家人对你的期待会更高,你对自己的预期也会更高。而且,即使你愿意做一个普通的人,过普通的生活,现实也会告诉你:太普通的你可能无法过上普通生活。
沉重的现实压力也催生了单一的价值观——成功至上,唯有成功值得追寻也必须追寻。而成功的定义也是单一的,那就是名和利。这种成功焦虑是他们的另一个困境。人人都预设自己必须成功,否则就是loser。985的年轻人一开始的人生预期多是成为“精英”:取得世俗成功,成为人上人。普通的人生不值得一过,甚至,普通于他们就意味着失败。正如教育学家项飙所说:“很多人有很强的中心情结,进入中心的欲望特别强,觉得边缘的生活不值得过,造成极大的焦虑和扭曲。”人人都挤在一条赛道上往前冲,都要削尖了脑袋往上爬,都要进入“中心”,进入“上层”。那些被同伴抛下的人惊慌失措,觉得自己是失败者。
认命不认输
认命就是认清现实,接受不能改变的那部分,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和预期;不认输,就是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放弃努力。
不管是自称“985废物”还是“小镇做题家”,这些年轻人都应该想清楚这三件事。
第一:认清现实。
“985废物”现象说明了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异真实存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学子的高中生涯都是在高压学习中度过的,城市学子则拥有更多教育资源、培养了更多兴趣爱好。造成这种资源差异的原因之一正是城乡二元结构。通过教育改革、社会改革,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人才选拔通道,打破限制阶层流动的桎梏,当然很重要,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城乡融合发展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是现实。
同时应该看到另一个现实:比起 60 后70 后的父辈,90 后00后农村学子和小城镇学子获得教育和升学的机会已大为改善,城乡教育的差距正逐渐缩小,教育的鸿沟正一点点被填平。中国的教育机制仍然是公平的。各个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家庭的孩子,在一所大学里相遇,这种相遇本身就体现了一种可能性,一种开放性。985年轻人的迷茫,从侧面反映了优质教育的意义:他们没有沿袭父辈设定的生活,而是通过高考改变了人生轨迹,有机会经历不一样的人生。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学历贬值”是大趋势,这是现实。但另一个现实是,优质大学和优秀学历在职场仍然有很大优势。《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显示的数据——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平均起薪9055元,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起薪6946元,普通本科院校起薪5442元,高职高专只有3528元,表明985、211学生整体的发展优于同龄人。
第二:认清自己。
你很普通。
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嘲为“985废物”未见得完全是一件坏事。正如一名毕业于名校的学生所说,“承认自己是‘985five(废物)’是一件勇敢的事。因为这意味着你撕掉了社会对你的期待,撕掉了家人对你的期待,撕掉了所谓的名校光环,直面自己的期望和现实的差距。”
要意识到,考入一所好大学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实现阶级跃升。每个人的发展都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定,但并不是所有限定都能被个体所突破。大部分人的生活,都逃不出“普通”二字。你考上了名校,但你仍然是个普通人。普通的人过着普通的生活,不是失败,是正常。
你很幸运。
能够进入心仪的大学,获得父辈们不曾拥有的机遇,对个人的奋斗史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你所拥有的改变命运的选择和机会,多于大部分小城镇青年。只不过当你眼中只盯着那些成功者的时候,千千万万普通青年都成了“没来的人”,他们没有举手。
改变命运是艰难的,但并非全部是苦涩,里面包含的还有你年少时的全部努力,被幸运眷顾的每一个机遇,有你为自己、为父母、为后代所创造和打拼来的一点点新世界。如一位985学生所说:“辛苦我这一代人了,但是我为后辈创造了一个更好的环境。”你为下一代争取了更多自由的空间与资本。而你自己,也有机会、有基础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专长和志业,在努力实现社会晋升之外,为自我保留一份趣味。
你很优秀。
你身边的同学或许很牛,一毕业年薪几十万,或者拿到世界顶尖高校的全额奖学金,要么就是考公务员进了国家部门。但你忽略了一个事实:这样的精英又有多少?
虽然跟其他精英同学相比也许有差距,但跟社会上同龄的大部分青年相比,你仍旧是“精英”。能够考进211、985高校的人,本来就是凤毛麟角。数据显示,211高校(包括985)的全国平均录取率约为4.21%,其中985的全国平均录取率约为1.58%——难道这都不叫优秀?!
高考那么艰难的“题”你都做得出来,人生的其他“题”你也同样有能力一个个去挑战。那些做题训练中培养出的自律、专注和坚韧,那些全然依靠自己打探前路的开拓精神,也一定会助你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三:好好努力。
实现阶层跃升或是实践理想蓝图,注定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接力赛。一次高考分数的胜利,并不足以为人生铺设坦途。任何人的自我塑造,都是一件循序渐进的事情。每一个人在成长的新阶段都会迷惘和焦虑。无论处在什么阶段,选择什么道路,都不会一劳永逸。眼界狭窄,就努力拓宽;社交能力较弱,就试着走出交往舒适区……停止自卑,去行动!
学者黄灯以南方一所普通二本院校一个班主任的身份,观察了某班学生的命运。她在《我的二本学生》中得出的结论是:“他们通过各种努力和尝试,大都能拥有一份踏实的工作,并在工作的庇佑下,得以成家立业,实现读书改变命运的古老承诺。”这些二本学校的年轻人所拥有的条件,远不如985或者211的你,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切实地改变命运,你有什么理由怀疑努力的价值?
如何走出困境?我赞同教育学家熊丙奇的建议:“要抛弃自己的高学历身份;要提高自己的能力;要思考‘以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一旦确定了目标,就要给自己做好管理,以能力为导向,把握时间,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熊丙奇的另一句话,更是一字千钧:“不要抱怨社会能给予自己什么,要思考自己能为社会创造什么。”你接受的是中国最好的教育,你不止对自己、对家庭有责任,对社会、对国家更有责任。真正的精英,不是指“混得好”的人,而是指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人,有人民情怀、国家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你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985没有废物。中国的年轻人,没有废物!
盘点
他们的故事:在挣扎中寻找意义
当分数不再是验证自我独特性的唯一标准,他们不得不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庸”。他们在“平庸”中,挣扎着寻找光明和意义。
“你认真生活,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赵大海是武汉一所985名校的毕业生,也曾是“别人家的孩子”。
他是学校所有竞赛项目的最佳选手,国旗下发言的优秀学生代表,走在校园里所有人都认识。最辉煌的一次,是在初中一次考试,他高出了第二名60分。数学老师专门为他出一道很难的题,全校只有他一个人会做。
理所应当的,他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全市最好高中的竞赛班,高一学完高中所有课本的内容,高二做奥赛题,高三备战高考。他进入武汉一所实力雄厚的985名校。
14年过去,他目前在深圳一家口腔创业公司做消费者调研,“每天早出晚归,没什么朋友,只有工作没有生活。”一次在深圳的出租车上,他信手翻阅到“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帖子,联想到自己的经历,感触之下写道:“32岁了还没成家没对象,小时候的骄子成了家里的累赘,翻身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他的同学们有的拿全额奖学金在美国读到博士后,有的进入“孔雀计划”(深圳推出的引进高技术人才的项目,纳入“孔雀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可享受160万至300万元的奖励补贴),有的进入知名高校任教。
赵大海经济学专业毕业后,因为缺少规划,最初从国企跳槽到外资银行,四年后因为与领导不合,转行进口腔行业负责宣传与包装工作。至今他仍在口腔行业,其间换了三次公司。
他不认为自己身上有“985光环”,“毕竟,到了社会还是要回到工作的本质上来,情商、人际关系处理、对挫折的态度、面对选择的能力、能否坚持的毅力,这些品质比你从哪个学校毕业重要多了。”
他觉得自己“事业没有很好,也没有很差,没有成家立业,一事无成”。他已经接受了比同学们差的现实。在银行工作期间,他结识了许多有钱的客户。与这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他意识到“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把物质欲望降低一点点,多亲近大自然,多关心朋友家人,这是我现在想要的,所以我经常回老家。”
赵大海目前有自己创业做平台的想法,常在个人的知乎账号科普口腔行业的知识。他喜欢英国小说家毛姆,把毛姆的书差不多看完了,“有时候对这个世界的东西无法理解,在他的书里找到了一些共鸣。”他选择与自己和解并继续向前,“人生不是非得找出什么样的意义。你认真生活,这就是你人生的意义。”
“一定会有乘风破浪的机会”
第一次看到“小镇做题家”这个词的时候,余沛感觉被戳中了。这个带有自嘲意味的概念诞生于豆瓣“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意指“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
26岁的余沛仍然清楚地记得县城高中的宿舍冬天湿冷。高考,她以优异成绩从贫困的广西沿海小镇考到上海的名校,却在文化冲击和繁难的学业中陷入自责和怀疑。
来大学报到一周,余沛仍不敢坐地铁。她担心出丑,等到周末,让另一个先来上海读书的广西同学来接,才感到安心。到上海读大学,她经历了许多第一次:被朋友带去吃萨莉亚,第一次吃蜗牛,发到人人网上;在校园里的全家便利店第一次买了日式咖喱饭,激动地拍下照片。“那时候站在马路上就觉得有无限的希望。”余沛回忆。
落差很快掩盖了希望。余沛想要交朋友,和一个同班女生出去吃饭,女生请客,点了五六个菜,第二顿饭余沛自然地回请,一下花掉300元。她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选择不再约饭。在寝室,她提起初高中宿舍里没有空调,来自城市家庭的室友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怎么会有人住在没有空调的房子里?”
更多的时刻敏感而尴尬。老师上课不时蹦出上海话,余沛听不懂,只能跟着同学大笑;听同学说“pre”(课堂展示),不知道是指什么;站在讲台上,她有时膝盖发抖。
高数课上,余沛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坐在第一排正中间,期待能听懂课程的内容。然而,回去面对空白的试题,她还是茫然。过去的题海战术失败了。
余沛高考时是市状元,填志愿时,她和父亲完全没经验,依据分数填报了学校最热门的经济管理大类专业。因为数学经常挂科,成绩垫底,大二,余沛被分到人数最少的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她发现,一起分流的同学也大多来自贫困地区。在小组发的帖子里,余沛记录,三年后,19个学生里如期毕业的只有5人,其他人因为挂科太多不得不延迟毕业。
这些过去的事,余沛很少和他人倾吐,而“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是一个安全的角落——小组像一个漂流于大众视野之外的小岛,收纳着许多和余沛相似的痛苦与困惑。
在组内,余沛敲下自述的帖子,最终命名“写给小镇做题家们的一封信”。她写道:“个人奋斗固然重要,但家境、出身、父母资源、社会时局和运气也在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她勉励和她一样的小镇青年,既然能考出来,一定会有“乘风破浪的机会”,“以后人生得意之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不要去嘲笑那些深陷窘境的人。”
“不想继续混吃等死”
张峰“北漂”了一个月,手里只剩下一万八千元的存款,还没有找到工作。他欠着学校的贷款,希望在存款花完之前尽快找到工作,才能继续在北京生活下去。
来北京之前,张峰经历了三次考研,三战均以失败告终。得知第三次结果的那一刻,他说自己“心如死灰、一片迷茫”。
他选择北上,和网友拼房,打地铺,房租1200元一个月,投了近10份简历,还未收到offer。父亲常常打电话来问有没有找到工作,这种关心慢慢让他觉得难以忍受。他自己比谁都焦虑,每天早晨9点左右醒,晚上凌晨一两点睡。吃饭很不规律,一天就吃一顿,最多两顿,有时下午3点吃,有时5点吃。他不敢将这些情况告诉家人或朋友,也不敢发朋友圈,偶尔在豆瓣群组里分享时,收到来自陌生网友的安慰,他觉得暖心。
张峰从一所双一流的211学校毕业,专业是自己不喜欢且不擅长的机械工程。熬过了难挨的学业考试后,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顶尖的律师,因此跨专业考研,没想到以三败告终。
他完成了一个互联网大厂的二面,岗位不是他喜欢的类型,但如果薪资给得可以的话,他表示也会去。此时的他太需要一份工作。他甚至在考虑要不要去酒吧里做调酒师兼服务员,转正后每月5000元,能让他活下去。他一个通过校招进入某知名电商平台的同学,现在年薪20万元。
“如果我当时好好实习,说不定我也跟她一样。”他坦然形容自己为“废柴”,就是“没用,没有出息,又不会赚钱,又不会交际,各方面能力都不行”的人。
这种挫败感,有时来自自己,比如当上一份工作中他是里面学历最高的人,和三本毕业生在一样的岗位拿一样的薪资时,心里会有点难受;有时候也来自父母,他明白,父母虽然表面不说,心里还是会拿他跟同事们的孩子比较,“很多没有读书的人,或者学校没我好的人,他们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赚了很多钱。他们会这样对比。”
张峰的上一份工作年薪8万元,但觉得学不到更多东西最后选择辞职。他说,“我已经混吃等死很多年了,这样只会越来越严重,我不想在工作中继续混吃等死,想要一份真正能学到东西的工作。”
事实上,那些自称为“985five(废物)”的人,在发泄情绪的同时,也在寻求帮助,找到自己的出路:张峰的梦想如今已经跟律师无关,而是有一份体面收入的工作,在同龄人中处于中上水平。在这之前,先要解决当务之急。“我现在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愿望,对别人来说是很小很小的愿望,就是赶紧存到一些钱,有一份正常的工作。”
“未来还是要靠自己”
陈飞常提到“内卷化”,这个词最近在网络上很流行。辞掉工作后,陈飞已经失业了半年多。今年,他在网上寻找高校工作时,发现其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陈飞在一个普通二本读的社工专业,研究生考上了北京一所985高校,学了社会学。毕业后,回到老家云南省,在一所大专院校当辅导员。
因此,他决定放弃读博士了。“最近看招聘,发现职业学院、大专招老师,要求博士生,硕士只能去当辅导员。云南师范大学招聘行政人员,都是要求本硕双一流优先。现在大城市的一些中学,流行招博士当老师,以前闻所未闻。”
2011年,陈飞刚念大学时,学校的老师大多是硕士生。临近毕业,学院里来了个博士当辅导员,老师的门槛变成了博士生。在陈飞读研究生时,发现普通本科高校已经倾向招博士后、海外留学博士来当老师,普通的博士生则没机会去一流大学任职。等到自己硕士毕业后,这个学历只能去普通大学当辅导员,或者去大专院校当老师。他把这些变化,解释为典型的社会内卷化。
在民办技术学院当辅导员的这一年,陈飞更加发觉教育差异的背后,更多是地区、家庭之间的差异。陈飞的学生,都是高考的失利者,大多来自云南省的小城市、乡镇。“他们小时候,父母就出门打工,也没有经过很好的教育,不知道怎么管教孩子。没人管,中学的时候成绩就很差。”
陈飞去过四次派出所,专门领学生出来,还碰到过学生卷入进传销组织。“学生们大多来自农村,第一次从小地方到了昆明。他们不太了解城市中的复杂面,周围的酒吧、KTV、夜店,各种能找到快乐的地方,很容易吸引他们。毕业后,他们在求职上的竞争力,不说远低于大学生,也会比从小生活在城市的人要吃亏许多。”
另一方面,毕业才一年多的陈飞自己也面临同样困境。很显然,学历在越来越成为必备品的同时,也在迅速贬值。一个朋友向他抱怨过,大学念的生物制药专业,当时可以在药厂找到研发工作。但毕业后,他发现只能从普通的基层工人做起。
“每一个经济体,发展到一个阶段,很可能碰到中等收入陷阱。没有任何国家,会永远保持无限的高速发展。在现代化建成后,各方面的增长会变慢。“ 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他,试图用宏观经济来解释目前的现象。
在“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逛得越久,陈飞觉得自己思考得越清晰,他认为组员们更多是心理上的不平衡,以及自身意识没有转变过来。“他们没有认清学历和未来,两者之间的关联度不再那么紧密,有可能是在象牙塔里呆久了。未来,还是要靠自己。”
伴唱
“一个接受过合格大学教育的人有几个‘更强’”
坦率地讲,你们以往的高分,大多来自应试教育环境中对于特定问题所寻找的标准答案,而大学需要的是自己主动去寻找问题。只有充满激情地去探索、去思考,积极主动地投入和行动,你的大学生活乃至人生才会更加精彩。必须积极、热情、专注,主动地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自己去发现一些活跃的思想、领域和团体。
——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原清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
自称“废物”,潜意识里是对自己的不认同,优秀的学生没有觉得自己在做优秀的事情。收入高不高、别人会不会觉得我优秀、领导是不是肯定我的意见,都是外在的东西。用他人的标准替代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这个“自我”是假的,是功利社会塑造出来的自我。
——临床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 徐凯文
一个人接受过合格的大学教育,体现为几个“更强”:一是学习能力更强,当你的工作与人生需要学习新知识时,你能从ABC开始变成专家;二是意志力更强,危机发生时,你更有韧性;三是功能更强,更有普适性,能做的事情更多。
——作家 连岳
这种命名是他们对自我身份的审视,这是自我觉醒的第一步,成长的开端。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自我价值认同会特别低,觉得自己没用。怎么走过这个坎儿呢?一定要勇敢走出来,跟社会接触,这样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才能有落地的机会,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加速个人的成长。
——学者、作家、大学教师 黄灯
如果把人的能力看作冰山模型,用人方越来越在意的不是冰山上能看到的那一角,就是硬技能的部分。尤其是对应届生来讲,学校里学的知识和技能,跟实际工作有出入。大家在意的是冰山下的个性特征、价值观、驱动力等。
——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副总裁 段晓庆
经历过高考的“千军万马”,得到了美好新世界的入场券,却发现被承诺的宁静踏实并没有到来,反而面临着前所未有又难以理解的困境。并且,高考后的战场,不再拥有老师、家长甚至同龄人间的相互扶持,只剩下每一个孤独的新生去面对自己人生的课题。这样厚重的委屈和焦虑,的确让习惯了将成绩作为主坐标系的学子挣扎不已。
——某媒体评论员 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