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打造体育新课堂
2020-12-18黄迎春
黄迎春
摘 要:体育是一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更是初中教育重要组成。当前体育教学依旧采取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学生缺少灵活性,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也较为浅薄,脱离课程标准要求。对此,初中体育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从多方面方式开展体育教学,全面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184-02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对体育教育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具备符合社会和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实现真正意义层面高效教学。初中体育教师可從多方面创新教学,聚焦核心素养,为培养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1.融入核心素养,健全完善管理体系
无论是课程学习还是体育活动都需要转变观念,全面意识和重视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是发挥体育课程价值的主要途径。当前无论学校领导、师生和家长均惯性认为体育活动多为跑步和做操等形式,正是这种思想对体育教学活动创新和发展造成阻碍。事实上,体育活动存在的意义即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挖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喜爱与热爱,师生应明确这一要求。教师就基于此结合学生兴趣爱好设置初中体育活动内容,创新原先教学理念和模式,提高体育教学活动效率的同时保证学生安全。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单纯借助教师个体力量必然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需要学校在此过程中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支持,此时就凸显健全完善初中体育活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更好地推动体育活动顺利实施。体育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还需结合学生学情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遵循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高效采取不同教学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体育活动注重团结精神和意识,很多体育活动和教学任务需要学生相互协作才能完成。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小组完成竞技类较强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增强团队合作精神与集体意识。与此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该如何与其他学生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协作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为高效体育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2.巧借游戏模式,激发学生训练兴趣
游戏是课堂教学常见形式,符合初中生年龄且爱玩的性格特征,更能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并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高效掌握知识,打破传统单一枯燥的课堂气氛,提高教育质量。大部分初中生较为贪玩,即使在课堂学习中也不可避免会出现思想跑神情况。如果教师直接灌输知识,则不利于达到预期教学效果。融入游戏能快速集中学生注意力并高效掌握知识。再加上初中生普遍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结合相关教学实践的得知,学生注意力高效集中期是开课后前20分钟,超过这个时段学生注意力就会涣散。此时教师引入游戏可再次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当中,一定程度也能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而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也能增强动手操作和思考能力,丰富想象力。
第一,制定游戏规则。教师在应用游戏教学时要结合教材并在此基础上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再将其合理运用课堂教学当中,有效落实游戏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游戏前要制定相应的游戏规则,其中涵盖分组机制、游戏活动范围、运行机制、胜负规则、奖惩机制等,同时还要明确游戏角色定位、道具、游戏方法等内容。以丢手帕游戏为例,教师在开展游戏之前需先为学生讲解涵盖游戏开始状态、双方追逐条件、获胜条件、奖惩等内容,更要为学生讲解丢手帕和游戏暂停后继续开始方法,由此一来学生才能在活动中遵循规则,自由发挥自身特长与内在潜能。教师可结合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适当调整游戏规则和内容,促使游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巩固所学体育技能。
第二,制定科学合理游戏方案。初中体育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应充分结合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特征,不能强迫学生参与体育游戏,因为每个学生性别和身体条件存在差异,可根据活动道具、教学内容等制定游戏方案。或结合学生性别进行穿插分组,即每个小组男女生比例相等,保证游戏均衡性与统一性。
第三,有规则和组织实施体育游戏。教师运用体育游戏时应多次为学生强调遵守纪律重要性与必要性。大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时会被内容吸引,因为大部分体育游戏有着显著的竞争性特征,学生普遍较为关注结果,因而要求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从场地、裁判、人员、规则等方面安排专人负责,保证游戏顺利开展。以两人三足游戏为例,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由教师负责分配跑道,部分学生则负责监督和计时等,通过高效掌控整个游戏流程保证游戏活动顺利开展。学生在游戏中遵循教师课前制定的各项规则,如果违规则立即被淘汰,正因如此学生会潜意识地在游戏中约束自身行为,更能避免在游戏中受伤,提高游戏教学效率的同时保证体育课堂安全。
3.开展分层教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当前各个学科都是贯彻素质教育理念,而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借助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环境,是教职人员需要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需解决班级两级分化现象,尤其这种现象在初中体育学科中较为普遍。解决两极分化现象可引入分层教学,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在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学,使不同水平学生均能高效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实现共同发展。
第一,做好学生分层和目标分层。学生分层是教师开展分层教学不可缺少的步骤,直接影响分层教学实施效率和质量。初中体育教师不能单纯凭借日常测试成绩划分小组,而是需要通过实际调查和课堂教学反馈掌握每个学生身体情况、能力水平、知识水平、运动潜力等各种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其次合理设置分层目标;无论哪个学科教学都需要科学合理的目标作为支撑,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对于分层教学而言,划分目标层次能提高使每个层次学生学习更有效率,更是提高分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师可结合学生分层设置不同目标,使每个层次学生聚能参与其中。
第二,做好内容分层和评价分层。初中体育教师落实分层教学法中不仅要划分学生和目标,还要构建多层次体育训练内容,促使每个层次学生均能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全面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在具体教学中可先引领学生进行热身训练,再逐渐增强训练难度和强度,随时观察学生在体育训练中适应性。针对部分适应良好的学生可适当强化训练难度,并基于此设置不同层次训练内容,促使不同层次均能得到体育训练。以篮球教学为例,教师针对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可先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运球跑动和运球过障碍等训练,针对投篮准确率较低的学生则可注重讲解投篮技巧,叮嘱学生反复训练练习。教师在此过程中可结合不同训练内容让多层次学生高效训练,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身体素质和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方面均存在差异。教师实施分层教学法时可结合学生特征采取科学合理分层评价,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中。以跳绳训练教学为例,部分学生的弹跳力和耐力较好,一分钟可跳六十个,部分学生只能跳三四十个。教师针对上述情况可采取分层评价,即结合学生学情提出不同跳绳训练目标,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后则立即对其鼓励和表扬,在增强学生耐力和弹跳力的同时,从整体层面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总之,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和各个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能让学生高效掌握体育知识,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呈现全新的课堂氛围,实现预期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立丰.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2018(34):152-152:
[2]张鹏.试论初中体育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才智,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