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12-18肖博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2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

肖博

摘 要:小學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其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但目前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缺乏感情,甚至出现了抄袭的现象,这与作文教学的目标背道而驰。本文将针对这一现象讨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高年级;生活化习作;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27-0026-02

小学作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然而学生写作中出现的这些现象足以引起教师的注意,反思以往作文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教学策略改变学生习作现状。

1.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现状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可是纵观我们的作文教学,出现了一些不得不令人忧虑的现象:说假话,写假事;小孩子说大人话,毫无童心童趣;内容不实在,不具体;一段一段甚至整篇地抄写别人的作文;没有个性和特点,作文几乎是从一个模式里走出来的。其实,我们农村小学生生活可以说更为广阔,有着独特的自然条件,如:山川田野、风土人情、农家生活等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如何面向全体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作文的兴趣,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2.提高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生活化习作教学的策略

(1)从作文讲评出发,渗透生活化写作

出于对写作的排斥心理和懒惰心理,学生已经习惯现在这种错误的习作方式,要改变学生写作的现状并不容易,因此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打下思想教育这块基石。在平时的作文讲评中,教师要指出现在普遍存在的这种写作现象,说明其中的危害,同时举出一些优秀的例子,让同学们明白二者的差距与生活化写作的好处。

例如,以“父爱”、“亲情”等为主题的作文中,学生的作文中整篇泛滥着“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亲平时对我们很严厉,但其实严厉的外表下是父亲深沉的爱”、“父母是如此的伟大,含辛茹苦的养育我们,教给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等等词句;文章的中间还穿插着诸如“雨夜高烧,父亲背我就医”、“母亲为了迁就我,撒谎说自己爱吃鱼头”此类的感人故事;结尾加以歌颂父亲母亲伟大无私等句子升华感情并且点题。这样的词句固然很好,足以突出主题,歌颂亲情的伟大;这样的例子固然也很感人;这样的文章结构固然也很清晰,但整个班的作文几乎都是如此,丝毫不差,甚至连“雨夜就医”、“善意谎言”的例子都恰好吻合。不得不说,当我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作文时我会感叹这篇作文很好,但当同学们的作文接二连三都是一种套路时,这是一种很严重的现象。同学们背着无甚差别的好词好句,使用同样的感人故事,这就是一种变相的抄袭。久之,同学们不会动脑思考怎样写好这篇作文,不去提出新颖的想法,只需在自己的好词好句好例库存中挑选一些堆积到作文中便万事大吉,这将严重地阻碍学生的创造力与表达能力。慢慢的,学生的脑海中有各种各样的写作套路,但却无法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无法写出让读者共情的文章。

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还要举出一些优秀的例子,比如,朱自清的《背影》,让同学们产生对比。在朱自清的《背影》中,全文没有一句“父爱如山”之类的句子,更没有“雨夜就医”等克服千难万险只为爱你的感人范例,充斥全文的只是一件买橘子的小事。仅对一件小之又小,放在同学们的实际生活中会被忽略的事情的描述,就可以使读者感受到许多交错的感情,其中既有父亲无言的爱还有游子的辛酸难过甚至愧疚。用富有感情的语句叙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再让学生反观自己的作文,就可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化习作的好处,从而有意识地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加强片段练习,注重素材积累

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在面对写作时都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缺乏素材。尤其是小学生,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比较少,写作素材自然也就少之又少。但其实生活中的事情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只不过容易被学生忽略。教师要针对这种情况,培养学生用日记的形式积累素材的意识,平时也要加强学生运用素材进行片段写作的训练,帮助学生写好作文。

例如,日记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更是记录素材的方式。请同学们设想这样一种场景:假如你非常喜欢摄影,梦想拥有一台拍立得,但是你现在的经济状况不足够购买拍立得,但又不想向父母提出要求。于是你省吃俭用节省下零用钱,一段时间后你用省下的钱买了自己非常渴望的拍立得。试想两三年后会发生什么,你是否还会想起这段经历。也许两三年后你已经不那么喜欢拍立得了,又或许你已经有了更好的设备。那时你整理房间偶然看见这台拍立得,但已经想不起是什么时候购买的,隐隐约约只记得买它的过程很艰难,然后再放置起来或者当做闲置卖掉。通过这样一个情景的举例向同学们解释日记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写日记的习惯,那些曾经我们珍视的物品,我们坎坷的经历都会淡忘,在写作时自然也不会想起还有这些素材可以使用。有些记忆和当时心里的感受是会随着时间忘记的,但写在纸上的回忆会一直提醒我们。用这个情景唤起同学们自己坎坷得到渴望的物件的经历,鼓励同学用文字记录当时的过程,内心真实的感受。不仅如此,所有生活中的事情,所有心中的感受都可以记录下来,对这件事情或感受进行描写,用一个片段锻炼写作能力,练习抒发感情的方式。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又利于学生摸索写作的方式,提升写作能力。

(3)增加课外活动,亲身经历有感而发

“百闻不如一见”,亲身经历对于写作有重要的帮助。面对陌生的习作主题,没有亲身经历过,又怎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在习作课时,可以增加课外活动,让学生体验写作的主题,写下自己真实的感受,比在教室中听教师几句概括的介绍效果更佳。

例如,在语文中有一句话叫做,凡景语,皆情语。当你真正的身处在一个环境里,自然的感受也会被激发出来,连身边的景物也成了传递情感的一部分。有一些文章描写农村的秋收时节,如果他们没有实地取材,或者真实经历过,他们也无法感受到在秋天的阳光下玉米闪烁着的金色光芒所带来的充盈的喜悦。他们能写出的也只有平淡的一贯认知,无法触碰到阅读者的感受,文章也不会表现出彩,只有将自己真实感受过的,真实感受到的情感写出来,才会真正的打动人心。亲身经历才能带来直接的感觉冲击,课外活动对于写作可以说是必要的。在进行“自然”主题写作时,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学校外的一些地方进行观察,观察当地的山川河流、土地田野等,再根据自己的观察的情况,观察时的感受等进行习作。在“习俗”主题写作时,前一天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自己家里的农家生活等等,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引发的感受思考进行习作。这样一来,学生写作的内容会明显丰富很多,也更有自己的特点,富有感情。

3.结语

总之,以生活中的点滴为据,生活化习作使写作更加简单,更加丰富。农村的小学生有更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一优势,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增加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提升写作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娜.提高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05):31-32

[2]吕文瑞.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提升路径的思考[J].学周刊,2020(08):47-48

[3]庄惠丽.放缓坡度·因势利导·激发潜能—小学语文第二学段自主习作的教学尝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2):67-69

[4]陈远勇.“原生态习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教育,2020(06):52

[5]吴勇.写作活动:统编习作教材的新格局—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0(06):76-78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
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
论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