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传统语文教育法,内隐式培养学生语法感
2020-12-18李连信
李连信
美国心理学家雷伯1967年第一次明确表述了“内隐学习”的概念内涵内隐学习具有自动性、不彻底的理解性、抽象性、抗干扰性等特征。在特定条件下,内隐学习的效果强于外显的学习,内隐学习对知识的保持更为长久。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传统语文教育巾对蒙学读物、四书五经的反复吟诵、涵咏,实际上就是一种内隐学习。吟诵、涵咏语法正确语言材料,可以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法感,实现语法教学的目的。所以,借鉴传统语文教育方法,通过创没语言学习环境、选取适宜的学习内容、合理安排阅读时间等手段,可以改变目前中小学语法教学难题。
1958年,英国著名的思想家波兰尼首次在《人的研究》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隐形知识。”美国心理学家雷伯在1967年发表的《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一文中第一次明确表述了“内隐学习”的概念内涵,从而开创了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全新的领域。依照雷伯的观点,内隐学习作为一个学习过程,它发生于学习者获取复杂知识的环境中,并且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是不自觉的,个体对于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并不能清楚地察觉,但是却于这种不能察觉的情况下获得了这些规则。
内隐学习有以下特征:首先是自动性。是指学习者对其所获得的复杂知识并不是其有意学习的结果,这些知识是伴随着学习者的内隐学习过程而产生的结果。其次是不彻底的理解性。是说学习者内隐获得的大部分语言知识对于他们自身来说是很难察觉的,即使对于那些能察觉到的部分也不能清楚地言说。第三是抽象性。是说学习者在内隐学习中无意识地获得了语言材料的构成规则而这些规则是概括、抽象的,就算月的语的表层特征发生变化,但只要其深层架构保持稳定不变,学习者就可以根据内隐学习获得的抽象规则来促使知识迁移的发生。第四是抗干扰性。学习者的年龄、智商对内隐学习的效果基本不造成干扰。除了上述特征,就学习者所获得的知识而言,内隐学习相较于外显学习可以保持得更为长久。
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内隐学习的效果要比外显学习的效果强,正如上述的内隐学习巾的特点所说的那样,内隐学习对知识的保持更为长久。内隐学习以人工语法作为学习材料,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内隐学习过程的学习者都是于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语言的规则。另外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效果跟学习材料之间具有相关性.1993年贝雷在他的论文巾所说‘规则的显著程度会影响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效果。具有明显规则的学习材料一般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有指导作用,而那些规则模糊而使学习者难以把握的学习材料,一般需要在刺激环境巾通过长久而反复的渗透,学习者才能够习得。
婴儿从出生到学会母语只需短短几年,他们虽然不能言明母语的语言规则却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规则,儿童早期对语言规则的习得是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形成的,他们接触到大量语言材料的刺激,出于生存本能,他们必须自己从这些语言材料巾抽象地栅括出语言生成的规则。因此,母语的语言规则通过本土儿童的内隐学习是可以习得的,我们把这种凭借内隐学习而获得的知识成为内隐知识,或缄默知识。
那么,中学阶段的语法教学是否可以参照儿童早期对语言规则的习得规律呢我们可以从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这个角度出发。从教学的目标来看,我国的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即通过语文教师的教,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内在地生成语言的组合规则,让他们能够凭借这些规则理解他人的言语,能够写出符合语言规则的文章,说出符合语言规则的言语。但是在对语言规则的外在输出上不做硬性的规定。
上个世纪末对于语法知识是否应该淡化的讨论,至今余波末平“去知识化”倾向在中学语文课堂上仍有发生。很多的一线高中语文教师都有感受,大部分学生对于语法的认识开始于英语课上,在分析语文练习中的病甸或者文章难懂的甸子时,常常套用英语课上所学到的语法知识。这样的客观现实令语文教师颇为尴尬,这不得不说是我们母语教学的悲哀。另外教师们还发现大部分学生对高中阶段接触的篇幅较长的文言文在理解上存在问题,他们对于语文教师课上涉及的语法知识并不能深刻理解,至于掌握文言文语法知识就更是问题中学语文语法教学的缺失至今为语文教育所诟病。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原因之一在于学生母语语法感的缺失。
在2000年修订的初中和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版)中,“语感”首次被当作教学目标提出:初中阶段要‘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高中阶段要“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教学巾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此外,许多语文教育界的专家以及一线的语文教师也一致认为培养学生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应该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语文教师从设计语文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抓起,而语文教学说到底是一门母语教学课程,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外乎就是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方面,但是汉语与印欧语最大的区别,也是汉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汉语的语法并不明显,而突出體现为语序和虚词,一句话语序颠倒就会得出不一样的语义,然而对于语序的把握并不是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需要学生长年累月地浸润在规范的语言环境中,依靠他们潜意识所获得的语感为其组织语言提供直觉。由于语感内在地包含着语义、语法、语用等,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那些于摇头晃脑中诞生的诗家、词家、文豪比比皆是,这给处于尴尬境地的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现代汉语语法诞生于1905年的《马氏文通》,在那之前浸润在古典诗文中的文学家完全没有接触过语法,甚至不知道所谓的主谓宾、定状补是什么,他们只关乎那些“之乎者也”。直到1905年,《马氏文通》在参照印欧语系的语法綦础上,才将现代汉语语法的全貌系统地勾勒出来,但这之后的一些详言文字大家一边提倡白话文,一边狂览群书于古文经典中流连忘返。不得不说,古典的经传文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汉赋骈文的华丽规整,唐诗宋词的平仄对仗,无不为他们汲取营养提供丰厚的甘脂玉露。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传统语文教育中对蒙学读物、四书五经的反复吟诵、涵咏,实际上就是一种内隐学习,吟诵、涵咏就是促使学生获得语感的方式,学生在反复接受正确语言材料的刺激下,不自觉地形成了对语言构成方式的独到见解,这启示我们当前母语教学可以通过借鉴传统教学的方法,来探索一条符合当前语文语法教学实际的道路。
学生语感形成的过程虽然是在内隐学习中发生的,但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能丧失,至于学生在什么样的学习环甥中接受语言材料的刺激,内隐地习得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如何安排学生获得语言知识的时间等,都需要教师必要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