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声”一响动鹤城
2020-12-18杨明张铭许乐
杨明 张铭 许乐
“邻居们自掏腰包买来树苗,各家认领各家的树,栽种、施肥、浇水……茶余饭后,老哥儿几个坐在果园里喝喝茶、唠唠嗑儿,挺美!”吃过午饭,74岁的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北兴街道二十五社区网格长黄继军就想着到社区的“红色果园”逛逛。
两道弯刚过,欢声笑语便已入耳,黄继军不禁感慨——曾经人人都绕着走的垃圾场,短短数月便成了聚集人气的社区“地标”。“大伙儿利用废弃树根做成桌椅板凳,上面还用炭烧法画上山水图……每个创意都饱含真情。”身为“红色果园”建设的亲历者,黄继军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在党建引领上下功夫,基层治理便大有可为。
事实上,在齐齐哈尔已有4621个网格在全市铺开,类似“红色果园”的众多变化正悄然出现。为把党的力量和主张传递到“神经末梢”,使基层治理有“魂”、有序、有力、有效,齐齐哈尔交出了一份独具特色的“鹤城答卷”。
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段时间以来,街乡的职能定位不清、权责边界不明,阻碍着基层政府职能转变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尤其在社区一级,很多地方暴露出基层组织体系不健全、组织神经末梢麻痹、联系群众断层缺位等问题。
啃下硬骨头,要有新办法。总结以往经验,齐齐哈尔市委提出以“吹哨报到”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机制改革,并相继出台《关于深化“吹哨报到”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推动一时一地的基层鲜活实践跃变为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的体制机制改革。
“基层治理,关键看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要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员联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齐哈尔市委书记孙珅在工作推进会上提出,“要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米。”
在龙沙区彩虹街道太阳社区,对55岁的低保户郑广东而言,“最后一米”意味着直抵内心的温度。
郑广东早年下岗,因患强直性脊柱炎行走困难、不能自理,离婚后一直由60多岁的哥哥姐姐照顾。2019年,郑广东因病情加重,连正常站立都成了难事,这对他无疑又是一记重创。在做网格调查的过程中,太陽社区党委书记曾繁荣了解到郑广东的情况,立刻上报街道。没几天,社区工作人员就为郑广东送来一辆崭新的轮椅。坐在轮椅上,郑广东激动得几近哽咽:“社区把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网格虽小,作用却大。齐齐哈尔市委将城管、综治等职能部门在社区设置的多个网格整合为一个综合网格,每个网格居民户数由100~700户调减为100~300户,着力划细划小。各网格通过公布热线电话、发布二维码、开通微信公众号、入户走访等形式,人人皆可实时反映问题。
泰来县的农行小区已有25年历史,由于年久失修,曾是全县最破旧的小区之一。“像这样的小区太多了,仅靠社区力量显然不够。”泰来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志新认为,“只有依托网格,利用居民自治,基层治理才能扎实落地。”
改革实行后,为进一步织密基层组织网络,农行小区每栋楼由党员中心户组织建立业主微信群,构建“小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单元)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78岁的杨永奎被推举为小区党组织书记、业委会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
“一肩三挑”带来的是压力,更是动力。尽管整天楼上楼下跑,杨永奎没少挨累,但以身边人说身边事,在群众中具有天然的信任度和配合度。很快,物业维修基金收上来了,违规设施顺利拆除了,旧楼改造工程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注意到我家门口挂的‘党员模范之家的小牌子没有?”杨永奎指了指自家门右上角,认真介绍,“每栋楼的党员家门口都会挂上这样的牌子,现在,‘党员带头已经成了大家的共识。”
成千上万党员纷纷到自己居住的社区“报到”,把机关党组织的服务范围延伸到一线,把在职党员的活动“触角”延伸至“八小时以外”。这支庞大的力量,投身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环境整治、教育培训、政策咨询、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昔日杂乱的院子找回了盛时风貌,被杂物遮蔽多年的影壁也得以重见阳光,小区里有了绿荫,有了花香,也有了燕巢和鸽哨。
“一根针”拉动“千条线”
2020年5月21日下午,甘南县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张伟志正埋头工作,手机弹出这样一条消息:“城建部门行动迅速、处理及时,损坏道路在一小时内得到修复,给你们点赞!”看着简简单单的两行字,张伟志会心地笑了。自打“甘南县党群服务中心”APP上线以来,他比以前忙了,收到类似的好评也多了。
若时间倒退三个月,尽管彼时手里也攥着“哨子”,但张伟志心里一直在打鼓:“‘哨声响了,各单位能不能听得见、叫得来?”
这样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面对这么多行政级别高、社会资源丰富的机关单位,处于行政序列末梢的党群服务中心,究竟能不能叫得动他们?党建引领“吹哨报到”,解决了张伟志心中的困惑。
一声哨响,四方来应。甘南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曲国生介绍:“县里成立了县、街(乡)、社区(村)三级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只要‘哨声响了,不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街道、社区,还是驻区单位、非公组织,所在党委都要立即响应,共同参与社会治理。”
“以前我们发现问题,要先上社区向书记汇报,书记再向镇里汇报……层层汇报,耗费时间。”繁荣社区的网格员李淑霞不由得感慨,“现在工作效率上来了,大伙儿干事的热情也高了。”
实际上,早在今年年初,齐齐哈尔市委便整合“12345”、数字城管等信息系统,建立市、县(区)、街道三级指挥调度平台,按层级受理、筛选、转交、督办,分层级受理、筛选基层单位和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按层级分别向市、县(区)职能部门转单交办。
“群众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向相关责任主体吹哨,通过递交诉求、等待解决、效果评价三个步骤,使‘群众跑腿变为‘数据跑路。”曲国生介绍,“这项改革直接推动了行政效率的提升。”
“为推动及时办哨,我们通过三种方式,对接哨处理情况进行监督。一是县领导通过APP随时关注,查看分管战线及包扶乡镇接哨办理情况;二是党群服务平台每周汇总并通报接哨单位办理情况;三是启动问责机制,对于接哨慢、办理不到位的,县委对党政‘一把手问责。”如今,张伟志对工作信心满满。
甘南县的变化在齐齐哈尔绝非个例。在富拉尔基区,“大美红岸”指挥平台将各部门职责厘清为6大类54小类,通过实施“以哨为令”五步解难题群众工作法,大量问题和隐患被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了“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在龙沙区,“党建引领+智慧社区”平台通过“线上联系,线下服务”的方式,涵盖物业、家政、网上商城等八项便民服务,进而创建了“积分兑换物业费”模式,用“小积分”激发“大能量”,实现了自内而外的品牌效应。
召唤的“哨声”随时出现,落实的“报到”闻声而动。有权管事、有人干事、有钱做事,基层有了力量,“哨子”也自然吹得响亮、吹出实效。
让干部“暖心”更“安心”
经过持续推进,齐齐哈尔全市上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氛围日益浓厚。
为配强落实各项工作的基层力量,龙江县优化村级代办员设置,把代办员岗位升级为民事代办员、党建助理员、网格管理员、人民调解员、信访信息员“五员一体”,具体负责村级网格服务站工作。通过严格掌握选人标准,全县共选拔“五大员”178名,作为村级后备人才进行储备、培养和管理。
前不久的一天,龙江县鲁河乡四撮房村村民顾喜贵急匆匆地来到村网格化服务站,直接找“五大员”反映情况:“郑德良家把地边路开起一垄,我家的农用车没法用了!”
详细了解情况后,“五大员”立即向网格长进行汇报,并将郑德良找到村里协商,但双方仍爭吵不休、各说各理。眼见调解不成,“五大员”向乡网格化服务中心吹了“需求哨”。半小时后,司法所的工作人员来到村调解室。
“经过乡司法所和村里的共同调解,我们情绪缓和了很多,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顾喜贵挠了挠头,有点儿不好意思。最终,两家都同意往后各退半米,把道路恢复原样,纠纷得以顺利解决。
“‘五大员会干事、脑子活,给全村工作注入一股活力。”跟村里“五大员”共事一段时间之后,杏山镇后六九村党支部书记马长信直言,“我肩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龙江县的例子很有代表性,但配齐配强干部队伍,不只是选人用人那么简单。这背后,有着无数基层干部的辛苦付出。
“基层工作任务繁重,责任和权益不对等,报酬待遇跟不上。”龙江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福友坦言,“长此以往,岗位吸引力、干部活力都成问题。” 对此,齐齐哈尔市委以选聘优秀村、社区书记进入事业编制为重点,着力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捅破“天花板”,才能“干有所盼”。对符合选聘进编条件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市委采取考核和面试相结合的办法,选聘街道(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每年一次,常态激励。
2020年8月末,铁锋区龙华街道中东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进入关键阶段,社区党委书记张志新每天早起晚归,遇到关键事宜更是连轴转。“以往,工作干得再好,政治待遇上总有道迈不过去的‘坎。”作为齐齐哈尔市第一批进编社区干部,现在张立新觉得工作更有“奔头”,“这让干部们看到了希望!”
但选聘进编不等于端上了“铁饭碗”。齐齐哈尔市委对纳入事业编和公职化管理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签订聘任合同,并根据工作需要,明确解聘退出的附加条款和具体情形,建立分级分类精准培训制度,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在铁锋区打造的评估激励体系中,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对网格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量化考核,并对网格党支部和楼栋党员中心户实行星级化管理,发放统一标识,及时公开公示。
千帆竞进,百舸争流。近一年来,齐齐哈尔市各级党组织在工作实践中的创新举措不断涌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机制在鹤乡大地落地开花。在探索基层治理的征程上,齐齐哈尔正在画出最大同心圆,走出新时代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