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水龙沙
2019-03-12张守生
张守生
《嫩水龙沙一一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解读》,是我费时4年完成的介绍齐齐哈尔地方历史文化的读本,既有历史也有文化,既是笔记又是散文,既含学术又含情感。前些年,曾经苦读余秋雨先生散文,因此受他的影响很大,写法就有了余先生的影子。我期冀,通过这样的表达,能把齐齐哈尔历史文化说清楚,虽然不及余先生一二。
说实话,没有人给我下达写作这个题目的任务。为什么非要找这样一份吃力不讨好的活来干?我是这样考虑的:
一是社会上许多人对齐齐哈尔地方历史文化不了解,需要为大家提供这样的精神“食粮”;二是以往介绍齐齐哈尔地方历史文化的书刊、文章不少,但大多不够系统。还有一些模糊不清的,也需要正本清源;三是2014年8月齐齐哈尔被国务院批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后,许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四是翻检黑龙江省级出版的许多史志书籍、期刊杂志,对齐齐哈尔地方历史文化的介绍少之又少,实在不成比例。基于以上因素,觉得有必要把这个做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齐齐哈尔历史文化。
2013年,在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齐齐哈尔的申报文本中曾经有这样的字样:齐齐哈尔有着30000余年的文明史、3000余年的文化史、300余年的建城史、30余年的改革开放史;是渔猎文明的摇篮、民族融合的热土、北疆戍边的重镇、国家工业的明珠;齐齐哈尔是英雄城市、旅游城市、生态城市、宜居城市。这样的定位,内涵宽泛,内容庞大,没有科学准确的解读,很难让人理解,于是,也催生了这本书的出炉。
用文化的视角解读齐齐哈尔历史,对我来说是一次尝试。以前也没有人系统的做过。58篇文章之中,只有第一篇是用“寒地黑土”、“北纬47。”勾勒出区域自然地理优势;用前6篇解读齐齐哈尔区域石器文明、青铜文明、铁器文明;最大的篇幅是清代齐齐哈尔历史文化,可分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宗教历史文化、驻防八旗文化、水师营文化、驿站文化、流人文化、官屯文化、移民文化;后面的5篇,解读民国至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时期的历史文化;把“龙文化”提炼出来,是想與“鹤文化”做一呼应,是我对齐齐哈尔腾飞的愿景。
不谦虚地说,58篇文章内容,是齐齐哈尔文化软实力的根基。这些文章己在鹤城晚报的《北国周末》连载两年,在“卜奎书院”、“齐齐哈尔师专”微信公众号陆续发表,零散的刊载于《齐齐哈尔通讯》,足可以为从事文化事业的专家、学者、作家、诗人、画家提供丰富的素材;也可以为更多的百姓了解齐齐哈尔提供谈资和话题。其中不乏新史料的发布,采访内容的爆料;其中有我的赞美和期待,也有感慨和无奈。
不论怎样,这里是我生活的热土、钟爱的城市。因为喜欢所以热爱,因为热爱所以执念,因为执念所以书写……
感谢《青年文学家》的鼎力支持!向贵刊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