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古诗文魅力,厚植经典人生

2020-12-18池晓瑜

新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古诗文想象教师

池晓瑜

古诗文集中体现了汉语言高度和悦的视听美、凝练独特的结构美、深刻悠远的意蕴美,它无疑是学生接触经典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但在古诗文教学中,仍存在注重词句翻译、强调死记硬背的枯燥单一的浅层次教学现状。如何多管齐下还原古诗文魅力,让学生亲近古诗文,厚植经典人生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链接生活,想象飞扬悟诗文

古詩文与现代生活存在着时空间隔,学生对于某些诗文的理解遇阻情有可原。但只要引导学生寻找到生活中的契合点,通过想象,让静止的文字化作动态的景象,必将使遥远变得亲近,使抽象变得具象。

如执教《秋思》时,有学生对诗人张籍身处繁华的洛阳,眼里却只有萧瑟的秋风感到费解。“请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们的看法。”教师将这一“烫手的山芋”抛给学生。一番思索后,有的学生认为,秋风中,枯木摇摆,北雁南飞,萧瑟之景更容易勾起孤寂的诗人思乡的愁绪。还有的学生说,自己才参加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夏令营,就忍不住想念爸爸妈妈。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常年在外的张籍对家人的思念肯定早已浓烈得化不开了……在师生、生生的相互唤醒下,“为何独见秋风”迎刃而解。学生展开想象,丰实了“意万重”“又开封”的画面,他们禁不住为诗境而感慨,为诗情而动容。由此可见,合理链接生活,拉近了学生与古诗文的时空距离,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想象中融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经典诗文的魅力。

二、资料助力,理趣思辨厚根基

在课堂上适时地链接诗人生平、时代背景、传统典故、名家点评等丰富多元的资料,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这些资料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理趣思辨中提高对古诗文的审美和鉴赏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惊叹古诗文博大精深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如在理解《马诗》的诗意后,教师若直白告知学生本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诗文学习必然形同嚼蜡,索然无味。教师将二十七岁便英年早逝的“诗鬼”李贺偶遇千里马遭冷落的背景故事和他年少得志、举仕无门、从军无路的人生经历等制成微课加以动态呈现,于是,在资源的助力下,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不仅轻松读懂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还触摸到了古诗文背后涌动着的李贺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怀才不遇的悲愤。此时,学生学到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丰盈的文化底蕴。透过一首诗,读懂一段人生,走进一部历史,这独特的体验,定会让学生迷恋古诗文,期盼开启下一段的探究之旅。

三、潜心吟诵,含英咀华品诗情

吟诵让古诗文在音韵流转中化作“可观可感”的影像,学生在“情动而辞发”中亲近文本,体悟古诗文的音韵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教师可巧妙运用男女生分读、打擂读、和读、配乐读、吟唱等多种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对传统经典文化的兴趣。

如在教学《伯牙鼓琴》一课时,笔者先通过范读和学生自读,读出节奏,读出文言文悠远绵长之韵。再通过同桌对读,读出高山流水之象,读出知音和悦之美。然后再通过或低沉、或激昂的个性化展示读,将痛失知音的伯牙绝弦之决绝,终身不复鼓琴之悲壮读出来。最后笔者巧妙地将课后“资料袋”串联成历史长河中的五个知音文化节点,以电影蒙太奇式的手法,一帧帧还原故事场景。在古风乐曲的伴奏下,学生入情入境地诵读古文,这千古传唱的知音文化被学生演绎得荡气回肠。学生在读中有悟,在悟中促读,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四、迁移拓展,学以致用传经典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语文课程准确定位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教师只有找准切入点,进行古诗文的迁移拓展,促使学生主动学以致用,才能让古诗文成为涌动的活水,使之不仅是“收藏品”,还是“日用品”。

1. 以诗解诗,一箭双雕。在古诗文解读中拓展相关诗词,往往不仅可以“达意”,还有“传神”“传情”之妙,更富意蕴与情趣。

如在理解《山居秋暝》一诗“随意春芳歇”中的“春芳”是什么意思时,执教者不是生硬地解释词义,而是另辟蹊径,引导学生以诗解诗:“在老师眼里,春芳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你的眼里,春芳又是什么呢?”“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句春意浓浓、花香四溢的古诗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可以看出,学生不仅理解了“春芳”,还将它读成了一幅幅如画的春景图,让诗意课堂无限曼妙。

2. 巧设情境,古为今用。统编教材增加了古诗文比重,建议教师们通盘研读,并结合课外古诗文,将之按同主题、同作者、同写法等进行分类整合,巧妙地创设跨越时空的语用情境,引领学生调动已有的古诗文储备,在古为今用中切身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度和广度,丰厚文化积淀。

如学习《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恰逢清明节,交流革命先烈档案卡后,笔者请学生在网络祭奠时用一句古诗文来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敬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吟诵经典诗文,赞叹英雄气概,道尽心中无限的敬仰。再如,教学六年级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时,学生们纷纷自发地引用送别诗来表达不舍与祝福,于是笔者提议他们制作诗配画的书签,并互赠、互评。可见,古诗文也可传情达意,经典也能点亮生活。

3. 灵活创编,其乐无穷。教师要善于挖掘古诗文中的语用训练点,引导学生发现言语特点,拓展相关内涵,举一反三,迁移内化,在大胆创编的言语实践中,让精妙语言为我所用。

如领悟了《夜宿山寺》中夸张写法之精妙后,教师鼓励学生展开大胆想象:“此时,你就是诗仙李白,站在这寺庙的高楼上,除了一伸手可以摘到星星,一伸手还可以……一抬头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并提炼成五个字,学生兴趣盎然,“手可揽桂月”“手可抚银钩”“头可触云霞”等佳句信手拈来。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积极点评后,再顺势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天上可能有谁,在干什么。学生创编第四句更是“小菜一碟”,“恐惊宫中兔”“恐惊嫦娥舞”“恐惊捣药兔”自然生成。当将创编的诗串联起来整首吟诵时,学生们摇头晃脑,声音间流露喜悦,此时,课堂成了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生活、资料等进行多维链接,借想象、吟诵和思辨,让情趣与理趣齐飞,并通过迁移拓展,挖掘语用之美,让经典古诗文润泽学生的心灵,融进学生的血脉,让言语生命和精神生命同构共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古诗文想象教师
最美教师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