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数学练习形式 助力数学素养提升

2020-12-18陈爱美

新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练习题分层素养

陈爱美

练习是学习的基石,是课堂实践的主要方式,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一个窗口,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技能、发展素养的重要阵地。一般意义上,数学练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引入性练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性练习(强化新学内容)、拓展性练习(发展学生能力)。可以说,练习是教学的延伸,学生练习的效果如何,间接反映了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但是,纵观目前的数学练习,许多教师都有一种“拿来主义思想”,看到一道练习,也不问这道习题是否适合学生,是否符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就完全照搬过来,甚至有许多练习题是机械重复的。笔者认为,教师在选择练习时,要精心地进行有效的筛选和甄别,要创新数学练习形式,更重要的是要耐心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真正获得素养的提升。下面,笔者就结合人教版六下“百分数(二)”的内容,谈谈如何通过创新练习形式来助力学生素养的提升。

一、生活练习,感受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人教版教材来看,教材编写的出发点之一是把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情境当中,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从而感受学习带来的价值。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尽量通过练习来反映学生的生活经历,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果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的练习,尽量不设计。换一句话说,结合学生的真实生活来设计数学练习,可以在学生面前呈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在教学这一单元内容“折扣”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组练习:

1. 一个商场搞促销活动,所有商品打六折,一个篮球原价100元,小明买一个篮球可以少付多少元?

2. 超市的所有面包在18:00点之后一律五折。有一种面包单价是2.4元每千克,小明在18∶30购买3千克面包,他一共需要付多少元?

3. 書店举行让利活动,所有书籍一律八折,小明买一本书之后看到发票上应付16元,那么这本书原价是多少元?

上述的三个练习由于有了生活情景作为基础,学生易产生熟悉感、亲近感,促进了他们积极去完成这些练习。学生在解答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不断激发求知欲望,充分激活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开放练习,发散思维

学生的学习行为不能局限在教师的教学预设之中,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倡导:要让绝大多数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让学生在积极有为的互动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理解、应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彰显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的舞台上经历对知识的认知—建模—创新应用。数学练习也一样,所设计的练习题要具有开放性、综合性,要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练习学会举一反三。多设计一些一道题多种解题方法的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发现不同的解决题目的办法,从而发展他们的技能。

如上面的第一道练习题,如果按照传统的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技能来解题的话,那么学生会这样解答:六折=60%,100-100×60%=40(元),或者是100×(1-60%)=40(元)。这是一种中规中矩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如果让学生仅仅用这一种方法来解答,那么学生的思维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散,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后,笔者追问:“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学生的思维闸门重新打开,回忆先前学过的“按比例分配”“分数知识”等,并写出了更多的解法。

解法一:60%=3/5,100×(1-3/5)=40(元)。

解法二:100÷5×(5-3)=40(元)。

可以发现,在寻求多种解法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借助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经过独立缜密的思考或交流讨论后做出了正确的解答。这样综合性的思考与判断,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向更好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分层练习,享受成功

由于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及后期所接受教育水平的不同,导致学生知识、思维及学习习惯出现一定的差距,同一年级的学生处在不同的起跑线上。根据因材施教的原理,分层练习立足“学生最近发展区”,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而设计差异性的练习,让所有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吃”,让他们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如六下教材第15页的练习第15题,这一题对于一部分优秀学生来讲,他们能够顺利解答出来,但是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讲,他们对于“增长-0?郾068%”不理解,甚至认为增长就应该是加上分率,不理解在这里“-”表示的含义。所以,针对这一道题,笔者设计了不同的分层练习。

1. 截至2011年年末,某城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419?郾36万人,比上一年年末减少了0?郾068%。2010年年末该座城市的户籍人口总数是多少万人?

2. 截至2011年年末,某城市户籍人口总数为1419?郾36万人,是上一年年末的99?郾932%。2010年年末该座城市的户籍人口总数是多少万人?

这样的分层练习,当学生解决两道练习题后,就会明白是2011年年末的总人数比2010年少,再让学生解决教材中的练习就可以迎刃而解。在数学教学中使用分层练习有利于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助于学优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练习,发展能力

综合与实践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教学领域。其目标是让学生在综合实践应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达到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学生应在综合实践过程中把知识加以内化,提升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从而形成自己的关键素养。因此,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实践性作业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如这一单元的教学,无论是折扣教学,还是税率教学,都是在学生的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在六下教材第14页的练习第11题,笔者根据题目条件设计了3个不同的问题:(1)打折后购买这套商品房总价是多少?(2)如果首付三成,贷款七成。小丽家的首付款要准备多少元?(3)买这套房子需按房价的1%缴纳契税,小丽家需缴纳多少契税?类似这样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去解惑、去探索。在解决这道题后,学生不仅了解购房的一些知识,还能了解到国家的税收政策,同时还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总之,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应设计集生活性、开放性、分层性、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生活数学,让他们的数学素养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铜盘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王振辉)

编后记

练习是学生内化与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同时,学生对练习的完成情况也是检验教学成效、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本专辑围绕如何在课堂及课后创设合理的数学练习而展开,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练习题分层素养
精讲精练习题 提升二轮复习效果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