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思维与思想和谐发展的读写结合

2020-12-18林碧鹤

新教师 2020年10期
关键词:领悟学段语言表达

林碧鹤

读写结合可以说是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通过读写结合,旨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当前小学生阅读写作综合能力低下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可能纷繁复杂。单从对读写结合教学理念的理解与实施角度探因,笔者认为,不外乎两大因素:一是对读写结合“目标维度”把握不到位;二是对读写结合“课堂实施”不到位。因此,如何准确定位读写结合的目标维度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必须从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方式的领悟与习得,思维逻辑的关注与训练,文化思想的把握与培养四个维度综合考虑。这四个维度既有层次梯度又相互融合、螺旋上升,必须结合文本特征、学段要求等,有所侧重又不失时机地予以落实,这样读写结合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从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迈向语言表达方式的领悟与习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以及第二学段关于“阅读”的目标与内容中都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而在关于“写作(或写话)”中则均指出“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用词妥帖只达到文从字顺的层面,而语句通顺则是更高的一个层面。因此,到了第二学段,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的“精彩句段”,第三学段则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提出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

小学语文课文文质兼美,大都是名家典范之作,往往隐藏着各种各样典型的语言表达方式。有时,作者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往往又会改变惯常的语言结构模式,创造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小学生受年龄等因素限制,不容易关注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聚焦语言表达方式,感悟语言表达的精妙;引导学生从主动积累有新鲜感的词语,迈向主动积累精彩的句段、了解巧妙的谋篇布局。最紧要的是,创设“写”的情境,运用“写”的规则,进行“写”的实践,在模仿中迁移,促进语言的内化,形成语用能力。毋庸置疑,要提高读写结合的效果,必须从“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迈向“语言表达方式的领悟与习得”。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笔者以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为例。本段教学,不少教师一定会借助“五光十色”“瑰丽无比”“交错”等词让学生体会海水的美丽,甚至让他们用“交错”写一句话。但依据第二学段教学目标,本文重点应进行片段读与写的训练。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聚焦本段采用的总分关系句式及因果倒装句,在读中领悟表达方法,体会表达精妙,并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这两种构句方式。

二、从语言表达方式的领悟与习得迈向思维逻辑的关注与训练

教育专家常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若思维严谨,语言自然缜密。《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就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语文学科对于思维的发展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有其与众不同的方式。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与任务,教学中,教师要指向“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既要引导学生学习领悟语言表达形式的精妙,也要感受其内在的逻辑性,结合学段要求,使学生逐步习得构句、构段、构篇中的各种逻辑关系,并在语言实践中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和谐发展。因此,笔者认为,要提高读写结合的效果,就必须从“语言表达方式的领悟与习得”迈向“思维逻辑的关注与训练”。这两者,应是有机结合,互为促进的。

还是以《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为例,怎样使语言和思维实现和谐的发展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這段文字内在的逻辑性。其一,可以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在对比中认识并体会因果倒装句的逻辑关系及表达效果。其二,将“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与“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这两处语句的顺序对调,进行比较,体会到下句是对上句的承接。其三,将“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语句打乱颜色词顺序,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文中的颜色是由深到浅。在此基础上,通过一遍又一遍地读,将课文经典的语言表达方式和精密的逻辑性纳入学生的语言仓库和内心深处。教师可精心设计引读,并通过引语:“西沙群岛的海水太美了,作者这样写道——”“接着,作者抓住颜色由深到浅地具体写——”“更神奇是——”“究其原因,原来——”“怪不得从海面上看——”让学生在读中充分感知,这段话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间都联系得非常紧密。在此基础上,再创设语言实践的情境,就可以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和谐发展。

三、从思维逻辑的关注与训练迈向文化思想的把握与培养

行为派心理学家认为:思想是无声的语言,语言也就是有声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课文语言的精彩、写法的精妙、思维的严谨,还要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深刻而又独特的立意之美,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因此,笔者认为,读写结合的最高境界是从“思维逻辑的关注与训练”迈向“文化思想的把握与培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想法,走向有创意的表达。

还是以《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习作的时候,要围绕一个意思写”,那么,怎样结合第二自然段的仿写,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呢?笔者认为,首先,通过课文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到:本文作者分别从海水的美丽、海底多样的生物、海岛上众多的海鸟三个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美丽风景和丰富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在课后进行的读写实践中,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小练笔,亦可另辟蹊径,引导学生将观察的视角投向自己去过的大海,引发思考,同时学会说真话、吐真情。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你们见过的海水。结合学生的发言,适时出现被生活垃圾污染的海面场景,引发学生探究与思考,激发学生保护大海、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总之,立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从词语的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方式的领悟与习得,思维逻辑的关注与训练,文化思想的把握与培养四个层面入手,层次性、螺旋式、整体性地推进读写结合,从而促进学生语言、思维、思想的和谐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国货路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信息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发展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背景下的高阶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立项批准号:FJJKXB19-37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领悟学段语言表达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