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18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施文军

数学大世界 2020年4期
关键词:笔记导图知识点

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实验学校 施文军

从目前笔者了解的情况来看,思维导图学习法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现代科技信息发达,可是思维导图这一板块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思维导图是通过将知识简洁化、系统化,并与数学教学相融合而产生的。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思维导图这一方式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得到了推广。数学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既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趋势所向。

一、组织概念,构建知识链条

数学思维导图实际上就是在学生的脑海中建立一个数学图像,加上数学语言和数学方法,教师再在这些基础上加以引导,去除掉与实际不相关的干扰性因素,仅保留最原始的本质部分和最初建立的关系,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立体化,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就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链条,对于推理思维、计算能力的训练也大有裨益。概念的理解只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开始,但是很多数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在进行数学某概念的教学中,学生大都会选择忽视这一部分,反而注重实际计算技能的掌握,久而久之,基础就不扎实了。思维导图就可以完美地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现在很多软件都支持思维导图的构建,只要输入数据或者内容,即可自动生成思维导图,而这份自动生成的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脉络,总结概念结构。

二、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展开实践,辅助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借助数学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减少枯燥和乏味,通过立体化、简洁化的思维导图,学生的自信心、学习能力也都能有所提升。初中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叛逆心理较强,贪玩心理较重,并且掌握的知识量太少,生活阅历也不够丰富,遇到问题经常是以逃避的方式来面对。而思维导图是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将知识点串联成图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既有趣,又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思维导图通过符号、图形、数字的有效组合,既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强化学生的记忆,又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介绍思维导图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针对特定课题进行实践,最终达到辅助教师教学的目的。

三、复习巩固已学知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后复习是巩固数学知识的必要程序。思维导图以方便、简略等特点,深得学生的喜爱。学生可以在复习时,针对不同的章节分别绘制思维导图,也可以将有联系的内容整理在一起,串联记忆,再区分出重点和难点,予以标记。这样整理出来的思维导图相对而言是比较完善的。在期末的复习课堂之上,教师可以抽取部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来进行讨论,并由学生指出缺点与不足,倘若学生难以指出问题所在,则由教师加以点拨,相信这样的复习课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复习效率。

四、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整理笔记

大部分学生在记录笔记的时候,只会抄板书,机械地复制教师所讲的课堂内容,生怕错漏一个知识点,可这样的笔记方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记录的笔记,知识点之间并没有产生任何的联系,学生记忆起来难度就会非常大,同时,学生盲目抄录笔记,只顾抄写却往往忽略了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大脑就像一台生了锈的机器一样无法“动弹”,也就是思维产生了惰性。但是如果学生采用的是思维导图的模式,只用简单的符号或者图像代替生硬的文字,那么学生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聆听课堂之上教师的讲解,那么复习的时候,学生只要看到相应的符号,就能联想到相关的知识点,不知不觉间就开始了快乐的思考之旅。相关数据显示,文字看一遍的遗忘率高达70%,而图画的遗忘率只有30%,图画和符号的方式,将学生原本痛苦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带有趣味性的绘图过程。

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彻底改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协作,鼓励学生多动脑、多思考,近年来,由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的诸多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与传统的学习模式相比较,思维导图学习法显然要有效得多。希望本文能对研究思维导图学习法的教师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笔记导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思维导图在历史知识复习中的应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