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学具,提高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效率
2020-12-18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小学校杨代琴简艳梅
重庆市沙坪坝区青木关镇小学校 杨代琴 简艳梅
推进素质教育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数学教具在课堂中的使用,鼓励教师利用学具展开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体验。对于小学低段数学课程来说,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为主”的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爱玩的特点,通过设计合理科学的动手操作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促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积极。
一、学具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的作用优势
根据学具性能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普通学具、特殊学具、幼儿学具这三类。在小学低段数学中,普通教具主要包括各类数学模型和黑板、白板、投影仪、幻灯机等现代化设备。而对于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来说,学具的应用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1.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受课程的影响,教育中更偏重于“动脑”,而创造性动手的机会则较少。融入学具教学,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自己动手制作、操作学具中来,使自制学具紧密结合数学教材,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而在学生参与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进行适当的调节和修正,增加学生的思维和实践能力。
2.增进学生的学习效率
尽管低段数学中尚不具备较高难度的数学练习,但是作为小学数学的基础,教师如果只靠埋头说教和照本宣科,很难将一些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简洁的常识。而通过学具的演示,能够帮助学生处理一些难以理解的复杂的数学关系,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进小学生的学习成效。
3.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不应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自主探究、密切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巧用学具能够让学生具备更高的参与意识,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同时督促学生根据自己的切实体验,以灵动的思维模式汲取数学知识,给予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能够尽情发挥自己的探索才能。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说明学生在数学教育中应该具备“创新性”。自制学具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多种数学知识,能够给学生呈现更加宽广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把操作和思维紧密相连,以此使学生掌握更加多样的解题思路和学习方法,有利于发挥学具教学“举一反三”的价值作用。
二、如何巧用学具提高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效率
从根本上说,小学低段数学课堂的有效构建离不开教师的改革创新,巧用学具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参与程度,让学生沿着现代化教育
的方向前进,以此增进数学课堂的融洽感和谐感。
1.巧用学具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低段数学教育中,为了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带领学生融入“自制学具”的教育情境中,要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形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质量。例如在讲解“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点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用三根雪糕棍、三个按扣制作成可以自由拉伸的三角形,然后让学生来回拉动三角形学具,从“拉伸距离”中形成数学知识记忆,体会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得出三角形的边长、角度等知识特点。巧用学具,学生能够在低段的数学教育中打下良好基础,让他们对数学知识不再排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用学具实践,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
为了能够让学具在小学低段数学课堂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巧妙运用学具材料在数学概念中的总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感性的认识,结合活动情境、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划分不同的知识和概念,有利于学生了解多项数学道理,从而以正确的实践认知,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几》的数学知识时,为了能够让小学生了解到“几”和“第几”的不同,教师巧妙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积累多种素材。教师预先准备一个沙盘,在沙盘上罗列不同的树木、房屋,然后在课程开始请一名学生来数一数沙盘中的树木有多少棵,并让他随意标记好其中的一棵树木。再请另一名同学说出这棵树木模型所占的位置,由大家共同判断,他的答案是否正确。随后请第二名同学调整树木模型,放置在不同的位置,从而增进学生对于“几”和“第几”的区分,以灵活有趣的教育学具来促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数学概念。
3.巧用学具创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当前,“以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探索和探究意识的培养。因此,为了弥补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持久性较差的问题,教师要巧妙创新学具的使用和制作方式,让学生能够具备更加大胆的想象和思考,启发他们以多种途径加强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
综上所述,学具是教师经常使用的各项教学用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看到数学学具蕴含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多种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感性认知,加强学生思考能力,帮助低段小学生在数学课程中具备鲜明的观念,同时深化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和细致的观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