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思路
2020-12-18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小学郑艳梅
吉林省榆树市五棵树镇小学 郑艳梅
新课标强调发展小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数据分析观念以及计算能力。在三年级教学中,计算内容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也应带领其深入全面地理解运算原理,熟练掌握口算、笔算、估算等技巧,为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小学教育中,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应注重提高学生思维敏捷力和严谨变通力,以帮助其更加迅速、准确地应对千变万化的计算题。
一、强化数学概念的讲解渗透
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恰当地理解数学概念,使其全面掌握加减乘除所代表的意义以及适用的范围。每一道计算题都是独立的个体,但不同的题目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共通性,教师要帮助学生探索其中的一般规律,使每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都能落到实处。
以“加与减”的教学为例,这一单元要求学生掌握三位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估算能力。在介绍计算方法前,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复习一下加法、减法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学校一年一度的‘希望工程’捐书活动来了,一年级学生捐了112 本,二年级学生捐了136 本,三年级学生捐得最多,共151 本,谁能告诉老师三个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接着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2+136+151,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个算式,试着说出它与之前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大数目的连加运算应该注意什么。在这一环节中,虽然无须将计算速度放在首位,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引导其尝试新算法。教师可以出一道比大小的题目:“同学,大家看一看968 与154+428 相比哪个大?”然后让学生收起草稿纸,开动脑筋。其实根本不需要计算,将后者的最高位加起来1+4=5,是明显小于前者的9 的。对于想出好算法的学生,应在课堂表现上加一分。
二、创设有趣的数学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计算相对枯燥,其很难提起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情喜好,设置有趣的数学计算教学情境,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其课堂参与兴趣。小游戏、讲故事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教师可以将其引入教学活动中,让数学计算变得更加有趣。
以“混合运算”的第三课为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小括号的作用,引导其掌握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过河”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同学们,秋天景色宜人,学校打算带大家去公园秋游,我们来到小河边,老师想带大家去欣赏河对岸的美丽景色,每艘船可以载9 名学生,谁能告诉老师班上有多少女生和多少男生,一共需要几艘船?”学生都能第一时间答出班上有29 名男生,25 名女生,先让学生列算式统计出班级的总人数为29+25=54(人),然后肯定学生的汇报情况,接着引导学生求出需要几条船:54÷9=6(条),并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尝试列出算式(29+25)÷9=6(条)。待学生掌握小括号的相关知识后,教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它的起源,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继续完善情境:“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小括号能够改变运算顺序,老师想带大家到河对岸进行闯关答题游戏,大家有信心完成接下来的挑战吗?”学生这时会信心满满,异口同声地回答“会!”,然后教师带领学生继续完成相关习题,全部解答完毕后,让学生汇报课堂收获。
三、注重加强学生的数感训练
数感指的是对数字的知觉,主要包括理解数字含义、数字间的大小关系、数与量的对应等,数感好的小学生在心算、估算、判断数值大小方面的能力较强。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有助于提高其运算能力,激发其发散思维与创造思维。
例如,教师每节课可抽出一定的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方格数感训练,从3×3 方格开始,将1—9 混乱地填在空格中,接着给学生发号施令:“同学们,大家能不能将这些数字有序连接起来?谁用的时间最短,且连接最准确,就有奖励!”在熟练了这个训练游戏后,教师可以将难度提升,变为4×4 格与5×5 格,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度,也能有效集中其课堂注意力。另外,数独游戏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项目之一,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此内容,可从“四宫”开始,引导学生利用逻辑推理,在剩余的空格中填入1—4 的数字,使棋盘上的每行、每列都只出现1—4。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的活跃度与学生的积极性均可以明显提高。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发现,有些题学生明明会做,但常常会因不认真审题、注意力不集中、书写混乱等造成计算错误,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审题、规范书写、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改掉粗心大意的毛病。
以“混合运算”的第一课为例,这一部分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乘加、乘减两部式题的计算,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在课堂的开始,教师可以引入问题:“壮壮有20 元,一包饼干4 元,买3 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接着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尝试进行列式解答。每节课开始前,教师需要求学生提前准备空白的草稿纸以及专门的课上做题本,在解题时,教师要监督学生将数字、符号都一笔一画地写清楚。针对这道题目,学生可能会运用以下两种方法解答:(1)3×4=12(元),20-12=8(元);(2)20-3×4=20-12=8(元)。第一种方法出现问题的情况较少,而在运用第二种方法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忘记“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的运算法则,从而造成计算错误。所以学生给出答案后,教师先不要急于评判对或者不对,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如果学生自己检查出错误,可在课堂表现上给其加一分,检查出其他小组成员的错误也给予一分,而一开始就解答正确且书写规范的应加上两分。
五、将计算知识与生活相联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计算的目的也绝不是简单地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将相关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连,利用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计算的重要性。
以“乘与除”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整十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课堂的一开始可以导入这一问题:“三个小朋友一起去海边游泳,一个游泳圈12元,每人买一个,一共多少钱?”大部分学生都可以轻松列出算式12+12+12=36(元),然后教师可以问学生谁能列出乘法算式?通过预习,学生也可以列出12×3,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相对简便的算法。可以先算十位数部分10×3=30,然后接着算个位数部分2×3=6,最后将两者相加30+6=36(元)。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概念,也能有效增强其知识应用意识,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着教师可以提出一道相似的问题:“一位老奶奶在超市给孙子买文具,一支钢笔16 元,老奶奶要买两支,大家能帮助老奶奶算一算需要多少钱吗?”通过前面的例题,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快得出答案16×2=10×2+6×2=32(元)。教师也可让学生试着提出类似的问题,以培养其思维的独立性与灵活性。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但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学习习惯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之间的成绩分化相对明显,教师应在教学中强调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全面理解数学概念与算理算法,端正其计算学习态度。同时也要不断优化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思路,让学生在完善数学素养的基础上,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