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幼儿园自然资源开发的理论思考
2020-12-18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阮心怡辛均庚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阮心怡 辛均庚
自2001 年9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后,幼儿园课程开发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纲要》传递的“园本课程”理念和精神,说明了幼儿园教育从数量规模要求进一步提升为教育质量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发。
园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对各种课程资源的挖掘,幼儿园课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等,这些资源是幼儿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园所周围拥有的一切可利用资源的总和。乡村地区的幼儿园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教育经费投入较少,许多活动设施材料达不到城市幼儿园水平。但是,独特的自然条件为园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更多空间,乡村幼儿园若能发挥自身优势,充分挖掘利用本地课程资源,对我国乡村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乡村幼儿园与自然资源课程开发
(一)概念理解
1.自然资源
学者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定义自然资源,本文中的自然资源采用的是广义概念,指的是乡村幼儿园周边自然环境中,所有能够被幼儿感知、富有教育价值与意义的事物,包括自然地形地貌、自然时令资源、自然动植物资源和自然物产资源等。
2.课程开发
“开发”在《辞海》中的解释为:“用垦殖、开采等方法来充分利用荒地或天然资源。”课程开发是指根据课程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与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广义的课程开发有四个部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开发是指由园长、教师、专家、家长等共同参与,以教师为课程资源的主要开发者和利用者,寻找一切适合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资源与素材,使其与具体教学活动相联系并赋予价值的过程。
(二)乡村幼儿园自然资源的特点
1.生态性
农村地区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所以在环境上大部分仍然保持着自然的生态性。乡村有辽阔的农田、茂密的树林,一年四季有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四季的变化都能在这里找到明显特征。这样充满生态性的乡村自然环境为幼儿园课程内容提供了可贵的素材,同时也为幼儿园提供了宽广的发展空间。
2.差异性
我国地理面积辽阔,东西南北跨度很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地域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不同地理位置的乡村幼儿园自然环境存在不同,自然资源也不尽相同。例如,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拥有特有的沙漠地貌,有该地区特有的骆驼和沙漠狐等动物;东北地区冬天气温低,可以经常见到雪景;江南一带河网密布,河流湖泊众多;沿海地带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东南沿海季风气候显著;平原地区拥有广阔的田野和发达的村庄;南方山区草木资源丰富,绿树成荫,动植物种类多样。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为幼儿园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提供了条件。
3.多功能性
自然资源大都是多功能、多用途、低结构的,操作性强且更具开放性。自然资源的多功能性体现在其对幼儿的发展影响之中,换句话说,自然资源能够促进幼儿的多元化发展,能够满足幼儿不同认知水平、不同生活经验、不同兴趣爱好的需要。自然资源的功能性要求教师要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发展的眼光,开阔思路,多途径多方式地利用自然资源,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对幼儿发展、幼儿园建设的作用。
(三)乡村幼儿园自然资源的价值
1.有利于丰富乡村幼儿园的活动内容
自然资源可以巧妙地融入乡村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之中,每个领域都有可以与自然资源相契合的点,将自然资源融入乡村幼儿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乡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比如,语言领域可以找一些关于当地常见动植物的诗歌故事,让幼儿谈一谈对这些动植物的认识;科学领域可以让幼儿认识身边常见的自然资源,可以通过种植活动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美术活动中可以让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植物的生长,还可以利用易收集的树叶、树枝等动手制作具有创意的图案;社会领域,由于乡村地理环境之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感受乡村自然环境;健康领域,教师可以搜集当地特有的、幼儿熟悉的蔬菜水果对幼儿进行食品安全教育。
2.有利于提升幼儿的探索能力
幼儿在操作自然资源材料时,教师要以幼儿为主,必要时给予引导,将主动性交还幼儿,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道:“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在这种自然氛围中幼儿可以自由发现与探索。例如,夏天带幼儿去户外观察蝉,幼儿发现“蝉脱壳”的现象,引发对“蝉脱壳”的好奇心,幼儿通过观察和记录等方式知道了“蝉脱壳”的过程。在幼儿成长过程中,他们会对身边事物充满探索欲望,为幼儿提供一定的自然资源材料,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建构自身认知框架。
3.有利于丰富乡村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自然资源属于实物资源,在幼儿园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环境教育资源。《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乡村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巧妙运用各种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究兴趣。例如,在以“茶”为主题的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茶”进行对话,从茶的生长到茶采摘,从茶叶的制作再到泡茶,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成为真正的环境创设者。
4.有利于培养幼儿的乡土文化情感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幼儿园要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作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乡村幼儿园选择的自然资源符合本地自然条件、能够体现当地乡土自然文化,有利于引导幼儿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例如,在“我是小导游”活动中,带领幼儿欣赏家乡自然美景,鼓励幼儿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家乡,从小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乡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乡村幼儿园开发自然资源的原则
乡村幼儿园自然资源的开发不是为了开发而去开发,也不是对自然资源的随便使用,而要以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及乡村生态建设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结合当地资源以及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合理适度地开发。
(一)安全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以幼儿为本,幼儿的安全应当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教师筛选活动材料时应该选择安全卫生的自然资源材料。幼儿缺乏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教师在活动之前应提醒幼儿材料的使用方法,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危险。例如,在美术活动“树叶变变变”中,幼儿需要收集树叶、树枝等自然资源材料,在收集材料之前,教师就要提醒幼儿收集材料时应注意材料是否卫生、挑选树枝时避免有尖锐物等。
(二)发展性原则
幼儿园教育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幼儿需要认识和了解的知识多且广,幼儿园教育活动并不一定能够涵盖到全部内容。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征,在可触及的众多自然资源范围内,有目的地突出重点,合理地筛选符合幼儿年龄特征、能够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对幼儿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资源内容。
(三)生活性原则
幼儿具有生活性的发展特征,也就是说幼儿总是在生活环境之中成长和发展的,在生活中建构自身。乡村幼儿园自然课程资源的开发要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幼儿可以应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和表达,幼儿的探索欲望也会被充分激发,有利于幼儿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同化和顺应。例如,开展“家乡的树”主题活动,幼儿通过画画的方式记录家乡常见的树其叶子的形状和颜色,区别不同树的名称和生长特征。在活动中,幼儿的已有经验会与新的经验建立联系,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促使幼儿的认知得到发展。
(四)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幼儿兴趣,吸引幼儿注意力,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发自然资源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自然资源和幼儿日常生活相联系,还要注意根据幼儿的需要选择其感兴趣的主题与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增加活动趣味性。例如,幼儿对自然现象很感兴趣:为什么夜晚天上的星星会眨眼睛?为什么清晨小草上会有露珠?为什么含羞草手一碰就会合起来?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乡村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内容。
三、乡村幼儿园开发自然资源课程的流程
(一)确定课程目标
课程的开发首先要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依据和前提,体现了幼儿在该阶段应该具备的能力与知识。乡村幼儿园课程开发需要结合本地区、本园所的实际情况,依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确定课程总目标,在课程总目标的基础之上制定具体的领域目标。幼儿园课程分为语言、科学、艺术、社会和健康五大领域,不同领域的发展目标不同。乡村幼儿园在制定领域目标时,要以幼儿在该领域的发展为主,充分考虑幼儿的实际需要与兴趣爱好。
(二)选择课程内容
乡村幼儿园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可以选择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在选择课程内容前,教师首先要对乡村幼儿园的自然资源进行评估,评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条件以及可能面临的困境。搜集罗列出本地自然资源,比较资源与课程目标的契合程度和相关程度,筛选出适合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之中的自然资源。结合幼儿的发展特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生成有价值的课程内容与课程形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际上是把课程资源从潜在的状态转化为现实的状态。例如,乡村种植业较发达,将其融入幼儿园的种植活动中,幼儿走进田野间、菜地里,近距离观察农民伯伯种植粮食蔬菜,亲自动手体验农耕的过程,划定特定户外区域供幼儿持续性观察农作物的生长等。
(三)开展课程实施
确定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活动方案之后,将形成的乡村幼儿园课程的初步形态付诸实践。课程实施是检验课程方案是否达到预期课程目标和预期课程效果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实践中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在乡村幼儿园自然资源开发的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知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首先要对课程方案有较深的理解,把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与课程目标、活动目标环环相扣,按照计划完整地、灵活地落实课程方案。
(四)进行课程评价
乡村幼儿园自然资源课程开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课程方案实施之后要对活动进行多方参与式的评价。比如,组织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成立教研小组,通过教学展示、园本教研、例会等方式收集课程实施过程中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组织形式、教育效果等多方信息,作为课程评价的参考。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在活动中要随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和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一个阶段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对运用自然资源的课程整体效果进行系统性反思。通过正式访谈与非正式访谈的方式,收集幼儿、家长、专家等对课程活动方案与实施过程的意见与建议,分析总结乡村幼儿园自然资源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调整课程方案,并在实践中继续完善。
乡村幼儿园的课程开发是提升乡村幼儿园课程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乡村本地自然资源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生长力。基于乡村自然资源的幼儿园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和多样化,促进幼儿园建设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自然资源是一个大宝库,正确适当地开发利用能将其化身为幼儿感兴趣的独特的活动材料。教师应学会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教学活动相融合,乡村幼儿园要牢牢把握自身的地域优势,充分将周围丰富的自然资源为我所用。教师可以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有特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制作各种有趣的教学工具,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内容,为幼儿建立自然、多样、开放、有趣的活动环境,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功能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