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草莓优质绿色高效栽培集成技术
2020-12-18曹国华海门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省南通市226100
曹国华 陆 瑾 (海门市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江苏省南通市 226100)
李玉娟* 王 莹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南通市 226541)
江苏省海门市地处长三角北翼,与国际大都市上海市隔江相望,属北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进行草莓设施生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条件。为推进海门市设施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规范其生产管理,笔者通过良种结合良法,引进优质的草莓品种,不断改进生产栽培技术,最终集成了设施草莓优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应用该技术生产出的草莓,不仅果实鲜美红嫩、果肉多汁、酸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经济效益显著(2019年海门市应用该技术的设施草莓种植面积达1 267 hm2,年产量达2.8×104t,年产值达3.45余亿元),设施草莓产业已成为海门市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富民产业。为促进设施草莓优质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笔者拟将相关技术要点总结介绍如下,以供类似地区种植户参考借鉴。
1 选择优良品种
根据海门市草莓的市场需求和栽培条件,可选择休眠浅、优质、抗病、早熟、高产的草莓品种进行种植,可以“红颊”为主,以“宁丰”“章姬”“淡雪”等品种搭配种植[1]。
“红颊”早熟性好,低温条件下可连续结果,果形整齐,果面红艳有光泽,果肉细腻、味浓、酸甜适口,单果重12~25 g,果实硬度好、耐贮运,但易感炭疽病、白粉病,在育苗与生产中需注意防治;“宁丰”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特早熟品种,抗病性好,果实外观整齐漂亮,单果重15~26 g,果色鲜红有光泽,果肉橙红、风味香甜浓、硬度好,耐贮运,春节前产量高,但在生产中需注意肥水运筹,以提高果实品质;“章姬”早熟性好,植株长势强,株型开张,丰产性好,果面鲜红有光泽,果肉淡红、味甜香浓、柔软多汁、甜度高、酸味淡,单果重15~22 g,果实松软,适于城郊种植,就近销售;“淡雪”为白草莓品种,果实为长圆锥形,果面为粉白色,果肉为浅橘色,果肉软糯多汁、带有清香,果实甜度高、酸味淡、硬度适中,市场售价较高,效益较好。
2 培育优质壮苗
草莓优质壮苗的标准是无病虫害,成龄叶片有4~5张,茎粗1 cm左右[2],叶柄粗短,中心芽饱满,须根多且粗,白根多,根重占全株苗重的1/3以上。
2.1 母株选择
从大棚生产的草莓中选择优质、健壮、具有品种特性、无病虫害植株上的匍匐茎子苗,当子苗根颈部弯曲到与匍匐茎呈直角的“烟斗”状时,即可切离母体作为繁殖生产苗的母株[3]。有条件的也可直接选择脱毒草莓苗作为繁殖生产苗的母株。
2.2 育苗圃选择
一般要求育苗圃距离草莓鲜果生产区2 km以上,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育苗圃以水稻、玉米、大豆、油菜等大田作物生产区为佳,要求田块平整、肥沃、疏松、地势较高、排灌条件好。同时,田块需进行深翻、冻垡,以利于减轻土传病虫危害;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1 000 kg、过磷酸钙25 kg、50%辛硫磷0.6 kg;结合施肥旋耕后作畦(畦宽170 cm、畦高30 cm、沟宽30 cm);母株定植前,喷施金都尔进行除草。
2.3 培育壮苗
鉴于大田育苗在高温高湿的露地环境下易发生病害,特别是“红颊”草莓,易感炭疽病、根腐病等,从而发生死苗,故宜采用大棚避雨育苗,以阻隔雨水冲淋,防止病害传播,提高繁苗系数和秧苗品质。大棚膜需选用透光率好的薄膜。
在母株定植于育苗圃时,先摘除母株上的老叶、残叶、病叶和花序,然后尽量带土定植,以防伤根,并用75%百菌清600倍液加生根剂蘸根或喷淋根系,以消杀病菌,促进根系生长。定植时整理匍匐茎,使其在田间分布均匀。每畦种植2行(在距离畦边20 cm处各种1行),株距45 cm,每667 m2定植草莓秧苗数控制在3万株以内。
为培育壮苗,定植后在7月中旬割除母株的叶片,可在减轻衰老母株传播病害的同时,留出空间繁殖新苗;在大棚通风口处安装防虫网,以隔离害虫,减少病毒病感染;在疏通排水沟的基础上,喷施苯甲嘧菌酯、苯醚甲环唑等药剂防治苗期病害炭疽病[4],喷施吡虫啉、阿维菌素、虱螨脲等防治蚜虫、红蜘蛛、斜纹夜蛾;及时将棚膜用卷膜机卷起进行通风,下雨时封棚,以防止雨水溅入等。
2.4 春化处理
草莓秧苗经春化处理后进行大田定植,既可使花芽分化早而整齐,又可提早开花7~10 d,在11月上旬即可采收草莓上市,11月中下旬进入采收盛期,年前产量可提高20%~30%。因此,可在8月中旬,将草莓秧苗从育苗圃内挖出,装筐后放入6~10 ℃冷库中,低温处理12~15 d,低温处理期间每天需检查冷库温度。
3 大棚定植
3.1 大棚准备
8月中旬,每667 m2大棚施充分腐熟的鸡粪或羊粪2 000 kg或生物有机肥400 kg、高浓度复合肥50 kg,施肥后进行旋耕作畦,畦宽1 m(连沟)。
3.2 适时定植
于8月底至9月初,选阴天全天或晴天16:00后进行定植。选择叶色浓绿、叶柄粗、叶片大、长势健壮的草莓秧苗进行定植,定植前用75%百菌清600倍液蘸根。每畦面种植2行,株距18 cm、行距35 cm。值得注意的是,草莓秧苗的栽植方向应一致,将秧苗弓背方向朝外,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定植后5~7 d加盖遮阳网。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调控
10月中旬覆盖黑色地膜,并将草莓秧苗从地膜下掏出。10月下旬至11月初覆盖棚膜,并在大棚通风口处安装防鸟网。11月下旬在大棚内加盖二道膜,使棚内白天温度初花期保持在25 ℃左右、盛花期保持在23 ℃左右,夜温均保持在5 ℃以上。翌年3月气温回升后,撤去大棚内的二道膜。4月可拆除大棚两边的裙膜,以加大通风量。
4.2 肥水运筹
草莓定植后在畦面铺设滴管,并浇透定植水。定植后7 d内,每2 d浇水1次,以后视天气情况每5~7 d浇水1次。如遇多雨天气,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在草莓覆盖地膜前、果实膨大期、开始采收期、盛果期、每批果实采收后均进行追肥。每667 m2每次追施51%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0~15 kg,覆盖地膜前直接撒施于畦面行间,此后通过滴灌进行冲施。此外,开花结果期结合施药喷施0.3%磷酸二氢钾,以提高草莓果实品质。
4.3 植株调整
当草莓苗长出2张新叶时,及时摘除基部老、黄、病叶,保留3~4张功能叶;第2次摘叶在初花期,摘除贴近地膜的老叶,保留6~7张功能叶;每批果实采收后及时摘叶,并摘除空果枝,保留6~7张功能叶。
于草莓开花结果期,每个大棚内放1箱蜜蜂进行辅助授粉,以提高果实的座果率、单果重、商品性和品质。同时,做好疏花疏果工作,即每个花序留8~10朵花,摘去花序先端的花蕾;座果后留5~7个果,并摘除僵果、畸形果。
4.4 病虫害防治
大棚草莓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等。其中,炭疽病在草莓秧苗定植后、结果前发生均较重,可采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溴菌腈等药剂交替喷雾防治;灰霉病大多从花期开始发病,可在采用腐霉利烟剂熏棚的基础上,采用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等药剂喷雾防治;白粉病在草莓整个生长季节均可发生,可用醚菌酯烟剂或硫磺熏蒸器熏棚防治,或用腈菌唑、醚菌酯、氟菌唑、苯醚甲环唑、乙嘧酚、戊唑醇等药剂喷雾防治。有条件的大棚草莓生产基地也可采用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防治上述病害,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大棚草莓的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蛴螬、蝼蛄和地老虎等,可分别用吡虫啉、阿维菌素、辛硫磷喷雾防治。
5 采 收
大棚草莓可从11月至翌年4月中下旬持续采收上市,采收时尽量避开晴好天气的中午,以延长货架期。采收时应注意轻摘轻放,可根据草莓产地与销售市场远近确定采收标准,如远距离运输以果面着色70%~80%采收为宜,就地销售则以果面着色80%~90%采收为宜。
草莓采收后应进行分等分级,一般根据果重进行分级(特级品单果重在25 g以上,一级品单果重为18~25 g,二级品单果重为12~18 g,三级品单果重在12 g以下)[5]。分级后草莓用泡沫盒或纸箱装箱,并在草莓运输中轻装轻卸,以防碰撞和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