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指导借鉴

2020-12-18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幼儿园查燕

家长 2020年26期
关键词:家长孩子教育

□江苏省昆山市石浦中心幼儿园 查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考试成绩更看重些,同时家长和孩子也都面临着一些升学压力,在中国式的家庭教育中,以家长主导为主,以关注孩子的学业为重。随着我国与别国的教育联系日渐增多,我们开始引进优良的教育模式,基于我国大环境的文化引导下,尝试学习和总结一些更有效且对孩子发展更具积极导向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

一、转变家长观念,由溺爱到真爱

近几年“熊孩子”这个字眼时不时地跃入人们的视野,“熊孩子”背后总有一个“熊家长”的话题成了时下最热门的焦点,网络热议从学校教育转向了家庭教育,开始正视家庭教育的失败。过度的放纵和无条件的妥协让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认为任何不满足、不依附于自己的都是错误的,都应该进行破坏以便进行修正,而产生这一系列荒唐行为的背后都因为有一位“熊家长”在为其撑腰。“熊家长”的经典语录“孩子还小,你一个成年人与小孩儿计较什么呢”成了孩子放纵的理由,也成了孩子无须为自己的过失承担后果的依据。孩子忘却了规则的重要性——社会规则,家长忘却了规则的重要性——以规则为前提的爱,这样的家庭教育无疑是失败的。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一个人能为他人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要教会他自立。孩子不会永远都在家长的庇护下长大和生存,总有一天他们会离开,踏入社会,闯荡属于自己的生活。因此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管是生活教育还是学习教育都要在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孩子在行动中掌握生活的本领,在失败中磨炼自己的意志,让孩子养成规则意识,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旁观,让孩子学会自主生活。

二、转变家长身份,由主导到引导

中国家长在管理孩子方面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权威性,家长认为孩子年龄较小,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孩子必须服从家长。家长认为孩子在家应该听父母的,在校应该听教师的,这样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好孩子。这同样体现在选择兴趣班上,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报兴趣班的时候,很少真正问过孩子的意见,而只是自认为我的孩子适合什么,我就给他报名什么,当孩子体现出无兴趣状态时,家长又会认为孩子学习不认真、不专心、不努力等。而西方家庭则比较注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同于他人,这也在观念上体现出了不同于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他们更注重个人主义。对于孩子他们给予了与成人一样的权利,给孩子更多的鼓励、启发与引导。为孩子的心智发展提供了很多平台,给孩子自主探索和选择的机会,发展属于孩子自己的兴趣,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意识的人。现如今我们从很多网络渠道看到西方国家的一些孩子在家长的支持下能够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采取一些积极行动,如为流浪的小动物建居所、给附近的陌生人拥抱、为社区做贡献等。因此我们可以学习西方家庭的教育方式,给孩子以平等的地位,将孩子纳入家庭会议,多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多听听孩子的内心。

三、转变家长理念,由从众到个性

中国家长在批评和表扬孩子时习惯于进行横向比较,有着根深蒂固的从众心理,致力于使每个孩子都养成合乎群体要求的那样,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往往习惯于将自己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这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而西方国家的家庭则更注重孩子自身发生的变化,通过纵向比较,找到落后和进步的原因。西方国家强调个体差异,他们会根据孩子的个性和能力安排不同的学习活动,强调以个人为中心,重视个性。就拿目前最热门的兴趣班学习来说,很多家长都是因为周围人的孩子开始学这学那,他们就给自己的孩子报名各种兴趣班,美其名曰“不输在起跑线”上,但事实是他们以大众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孩子的发展,认为别人会什么,我的孩子也要会什么。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相同的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不能用统一的标尺去衡量他们,也不应该用同一标准去评价他们,而应该顺应他们的个性,让他们成长为独特的个体。

四、转变家长态度,由重养到挫折

中国家长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受伤,害怕孩子失败,担心孩子遭受打击而将孩子守护在自己设置的安全屏障中,给孩子最好的物质环境,给孩子“最好”的精神环境。一看到孩子遇到困难束手无策时就急于上前为其解决,使孩子养成了依赖性。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让孩子从幼小年龄起就通过亲身经验去体会到生活中有一个叫‘困难’的概念”。家长对孩子的养育只有一时而非一世,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家长要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气,就要在生活中给予孩子必要的挫折教育,舍得让你爱的人受苦,这样他才能为自己成长。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绝不是仅仅靠学校教育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社会、学校乃至家庭的共同努力。因此家长除了借助专业的机构外,还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总结出符合自身孩子特定的教育方式,使其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家长孩子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