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

2020-12-18甘肃省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周秀琴

家长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师应价值观素养

□甘肃省天水市建设路第三小学 周秀琴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不断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包括学生的思维、审美、语言建构以及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要不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可以说,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必要途径,是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当前,还应在教育教学领域,特别是小学教育教学领域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抓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思想,这些宝贵的财富在今天仍然十分重要,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正确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传统文化应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使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与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接受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因此,教师应重视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关心和爱护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堂教学,有效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以良好的心态学习,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足够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开展教学,在教学内容中渗透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更加自主、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

(二)挖掘古诗文中素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深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古诗文中蕴含的趣味性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汉语知识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有较强的挖掘传统文化素材的能力,能够充分整合教材内容和利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在潜移默化、由浅入深的环境中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三)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内容

为了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并通过这种方法更好地渗透游戏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因此,教师可以充分运用情境教学法,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情境中,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的巨大魅力。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拓展与圆明园有关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课前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与圆明园有关的视频或图片,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圆明园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这对文物修复、文物保护等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活动的开展对学生个人文化素质和个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的成长。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也可以实现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要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勇敢肩负起传承优秀文化的历史重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的渗透,实现教育目标修身养人,从而塑造出具有深厚民族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公民。

猜你喜欢

教师应价值观素养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