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系杂交洋葱制种技术规程

2020-12-18袁瑞江安进军杨瑾薛少红袁林王丽乔

河北农业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种球杂交种鳞茎

袁瑞江,安进军,杨瑾,薛少红,袁林,王丽乔*

(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1;2.灵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河北 灵寿 050500)

洋葱俗称圆葱、葱头,为百合科葱蒜属2 a 生蔬菜,其主要产品是肉质鳞茎,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洋葱具有消食、开胃、增进食欲的功效,在食品加工领域应用广泛,也是主要的出口商品蔬菜,南北方均可栽培,是国际贸易市场畅销的大宗蔬菜品种之一。洋葱作为蔬菜食用,年消费量巨大,国内外市场前景好。洋葱的一代杂种优势极为明显,一般能增产10%~25%。洋葱为雌雄同花虫媒异花授粉作物,花器较小,采用人工去雄授粉的方法制杂交种[1]存在操作难度大、效率极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而利用洋葱的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一代种增产效果明显,种子纯度高,质量好。洋葱从播种到种子收获采种周期跨延3 a,繁种周期长,程序复杂,农民不易掌握相关流程,导致繁种质量不高、产量不稳定等多种问题,严重制约了洋葱杂交种生产发展及优良杂交种的推广。为促进石家庄市三系杂交洋葱的推广,规范三系杂交洋葱制种流程,制定了《三系杂交洋葱制种技术规程》,该标准为石家庄市三系杂交洋葱制种技术提供了科学依据。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系杂交洋葱制种的产地环境,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繁育,父本系的繁育,杂交种(F1)的繁育,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适用于石家庄市三系杂交洋葱制种露地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2]

GB/Z 26589 洋葱生产技术规范[3]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4]

NY 525 有机肥料[5]

NY/T 848 蔬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6]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父本系

杂交种(F1) 的父本。有些作物称此系为恢复系,但商品洋葱是以营养体为产品,不是以子实为产品,洋葱杂交种的父本不必使杂交种(F1) 恢复育性,因此称杂交种(F1) 的父本为父本系。

3.2 洋葱三系杂交种

利用不育系、保持系及父本系之间配套生产的杂交种。

4 产地环境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3 a 内没有种过葱蒜类蔬菜的地块。产地环境质量符合NY/T 848[6]。

5 肥料、农药的使用

肥料施用符合NY/T 496[4],有机肥料施用符合NY 525[5];农药施用符合GB/T 8321[2]。

6 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繁育

6.1 繁育方法

采用成株制种。第1 年秋播,越冬前定植;翌年夏季收获膨大的鳞茎作为采种母株,经去杂除劣筛择优后越夏贮存母株,当年秋季定植;第3 年夏季收获种子。

6.2 播种育苗

6.2.1 苗床准备 深翻晒垡,中等肥力地块均匀撒施腐熟有机肥3 万~4.5 万kg/hm2,深翻25 cm,浅耕细耙,平畦宽1.0~1.2 m、长10~12 m,外实里松,畦面平整。

6.2.2 播期、播种比例 9 月1~5 日播种。不育系和保持系分开播种,播种比例为4∶1。

6.2.3 播种 采用撒播或条播,播种量为2.5~3.0 g/m2。(1) 撒播。播前浇水,水渗后将种子与细沙土混合,均匀撒播到畦内,覆过筛细土,厚度为0.8~1.0 cm。(2) 条播。行距12~15 cm,播后踩平畦面,浇水。播种后施用33%二甲戊灵(施田补) 1 500~1 800 mL/hm2对水450~675 kg/hm2,均匀喷雾苗床防治杂草。覆盖地膜,80%种子萌芽出土时除去地膜。

6.2.4 苗床管理 幼苗2~3 片真叶时间苗,撒播苗距保持5.5~6 cm,条播株距保持2.5~3 cm。苗生长30 d后,随水追施尿素37.5~75 kg/hm2,起苗前1~2 d 浇1 次起苗水[7]。幼苗期保持土壤湿润,浇水后及时中耕除草。

6.3 定植

6.3.1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茬,翻耕晒土。施用腐熟有机肥4.5 万~6 万kg/hm2和三元复合肥600~675 kg/hm2,翻耕细耙,平地整畦。

6.3.2 选苗分级 定植时应选假茎粗0.6 cm、株高20~25 cm、3~4 片真叶的壮苗,淘汰细弱徒长苗、分蘖苗及无生长点的劣苗。大小苗分开定植。

6.3.3 定植方法 10 月中下旬~11 月上旬定植。先浇水造墒,土壤湿润时施用33%二甲戊灵(施田补)1 500~1 800 mL/hm2对水450~675 kg/hm2,均匀喷雾防治杂草;等待定植田不粘脚时覆盖地膜,并用打孔器均匀扎孔,孔深3~5 cm,行株距为15 cm×12 cm。每孔栽入1 株洋葱苗,并用手指压实土壤,浇水。

6.3.4 田间管理 定植缓苗后,根据墒情适当浇水;封冻前浇1 次透水;翌年2 月底~3 月初,洋葱返青后随水追施尿素105~150 kg/hm2;鳞茎达到2~3 cm 时随水追施尿素225~300 kg/hm2;鳞茎达到4~5 cm 时随水追施硫酸钾300~375 kg/hm2;收获前7~10 d 停止浇水[8]。

6.4 种球采收及越夏贮存

6 月上中旬,当植株地上部管状叶大部分自然倒伏5~7 d 后选择晴天采收。采收后将种球置于阴凉处,待葱头外皮和假茎充分干燥后放入室内贮存架越夏保存,每档平摆1~2 层葱头。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6.5 去杂除劣

田间生长期间去除返青过早或过晚株、病株、先期抽薹株及不符合品种特征特性植株。收获前去除不自然倒伏株。收刨葱头时,淘汰分蘖球、裂球、茎基部凹陷球、表皮颜色和球型变异株。选留的种球要求球型周正,无病虫为害和机械损伤,假茎细而短,种球大小一致,具备不育系或保持系的特征特性,单球质量大于150 g。越夏贮存期间,淘汰出芽球、萎缩球、发病球。

6.6 种球定植与田间管理

6.6.1 隔离 采用自然地隔离或网室隔离均可。(1) 自然地隔离法。与周边同类作物空间隔离保持2 000 m以上。(2) 网室隔离。网纱的网目应在30 目以上。6.6.2 定植方法 9 月下旬~10 月上旬定植。定植前施用腐熟有机肥4.5 万~6 万kg/hm2和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深翻耙平,肥土混合均匀。采用沟栽或穴栽法定植,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定植行数比例为3 ∶1,行距均为60~65 cm、株距均为30~35 cm,深度以埋没鳞茎为宜,覆土压实后浇水。种球用量为3.9 万~4.2 万头/hm2[9]。

6.6.3 田间管理

6.6.3.1 肥水管理。冬前浇封冻水。翌年春天浇返青水,随水追施尿素150~225 kg/hm2。3 月中旬、4 月上旬各浇水1 次,适时中耕。抽薹前适当控水,抽薹期随水追施尿素150~225 kg/hm2和硫酸钾75~150 kg/hm2。开花前期保持畦面湿润,中后期随水追施1 次硫酸钾225~300 kg/hm2[10]。

6.6.3.2 田间除杂。5 月上旬拔除病株、弯苔株、无蜡粉株、苔细弱株、抽薹过早或过晚株、生殖性状不佳的植株;开花时去除不育系行的可育株。

6.6.3.3 搭架扶薹。花薹抽齐后,在种植畦四周打桩,桩与桩之间用绳子或铁丝拉成网状大格以防止花薹倒伏。

6.6.4 授粉 繁种田传粉昆虫少或阴天、大风天时需人工辅助授粉,每天授粉1~2 次,用鸡毛掸子、手掌(或戴线绒手套) 等触摸花球,在不育系和保持系间交替进行;也可采用蜜蜂等昆虫辅助授粉,蜂箱放置数量15 箱/hm2。

6.7 种子采收

7 月上旬种球上有1/3 蒴果开裂露出黑子时,分期分批采收。将整个花球剪下,保留长5~10 cm 的花梗。采收时间以早晨或傍晚为宜,采后置于干燥通风的背阴处后熟。不育系和保持系分开收获,单独存放,脱粒贮藏。

7 父本系的繁育

父本系的繁育按6.1~6.6 执行。

8 杂交种(F1)的繁育

8.1 繁育方法

采用小株制种,利用未形成鳞茎的植株直接采种的方法。当年春末夏初播种,越冬前定植,翌年春季抽薹、开花,7 月收获种子的繁种方式。

8.2 育苗

7 月上中旬育苗,育种田需不育系种量为2250g/hm2、父本系种量为60 g/hm2,不育系和父本系分别播种。苗床准备按照6.2.1 执行;播种方法按照6.2.3 执行;苗床管理按照6.2.4 执行。

8.3 隔离

以制种田为中心,半径1 000 m 内的区域不能有洋葱采种。

8.4 定植

定植数量2~3 株/穴,行距40~50 cm,株距30~35 cm。不育系和父本的种植行比例为4 ∶1。其他按照6.6.2 执行。

8.5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按照6.6.3 执行。昆虫辅助授粉按照6.6.4 执行。

8.6 种子采收

花期结束后,拔除父本,在不育系植株上采收种子。

9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依据GB/Z 26589[3]。

猜你喜欢

种球杂交种鳞茎
忽地笑种球分级及开花特性研究
百合鳞茎的采收与贮藏保鲜技术
百合
多举措促玉米杂交种制提质增产
迷你文心兰养护手册(下)
百合
提高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率的方法和措施
花开了吗
杂交种子为什么不能留种
淮安地区野生薤繁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