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学科素养发展的戏剧创作
——以课本剧《桃源新话》的创作与表演为例
2020-12-18■刘珍
■刘 珍
统编教材在九年级下册安排了戏剧活动单元,设置了“阅读与思考”“准备与排练”“演出与评议”三个活动,对学生提出了戏剧演出的要求。活动有序列,是新教材的风向标,足见戏剧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戏剧本身的文学要素、表演要素和技术要素,对学生提出了语言文字应用的要求,审美创造的要求,思维品质、文化传承的要求,这恰恰也是发展语文学科素养的要求。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戏剧创作与表演活动,对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创造性地改编并加以演绎,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下面以《桃花源记》改编创作表演为例,具体阐释。
一、有助于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促进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在改编《桃花源记》的课本剧时,教师组织了以“千年后的桃花源”为话题的讨论。学生们基于文本,各抒己见,生发了很多有趣的思考。如,桃源人自秦时就“不复出焉”,会有向往外面世界的先行者出去吗?千年后又会有怎样的见闻呢?这就是逆向思维的体现。又如,历经千年的桃源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固然能自给自足,但是随着人口的激增,土地有限,千年后的桃源人又该如何寻求出路呢?这就涉及政治经济学的范畴了,体现出逻辑思维的发展。再如,学生纷纷表示,桃源内风景优美,生活安宁,民风淳朴,让人心生向往,如果今天的我们有机会进入桃花源,会看到怎样的景象?桃源人是否依旧?我们会如武陵渔人一般“停数日辞去”,还是流连忘返?这是直觉思维,更是创造思维。
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基于文本生发了合理的疑问,并为自己的思考找寻论证依据,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散思维,大胆假设,缜密推演。这样的课中讨论,迸发了思维的火花,提升了思维品质,也为我们下一步剧本的创作改编提供了方向。
二、有助于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在“头脑风暴”的基础上,班级成立了“桃源新话”剧组,分为剧本组、演员组、剧务组、后期组。剧组确定了戏剧表演内容为今天的我们寻访流传至今的桃花源;设定了演员为初中生小玉,初中生小泉,桃源人小桃,桃源渔人,小桃祖父,小桃祖母;确定了戏剧名称——“桃源新话”。那么,“新话”“新”在哪里?仅仅是新人吗?当然不是,还有新视角,新时代,新发展。剧本画外音定为:“也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桃源虽可羡,今朝足风流。”这关乎整部剧的价值取向,也体现了学生的鉴赏品位。
剧本的终章设计体现了学生的审美与价值取向——
小玉:今时不同于往日,那些早就翻篇儿啦!
祖母:没有战争了?
小玉:不打仗了!
祖父:百姓安居乐业吗?
小泉:人民幸福安康呢!
渔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祖父:这么说《诗经》中提到的小康真的实现了!
祖母:真想出去看一看啊……
小桃:好想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BGM:《黄帝颂》变奏)
小玉:(拉起渔人,以展示的口气)爷爷奶奶,听我说——社会步入新时代,和谐社会人人爱。幸福生活笑口开,飞速发展有期待。“嫦娥”“玉兔”齐登月,“蛟龙”下潜入深海。
小泉:(拉起小桃,以展示的口气)小桃小桃,听我说——中国高铁震世界,共享单车多便捷。伟大成就人人羡,富强祖国共创建!
(祖父祖母相互搀扶着走到台前正中间。)
祖父:你们说的都是什么呀!
小桃:外面的世界可真新鲜!
小玉:那可不,其实啊,桃源未必居世外!
小泉:说不定,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小桃:那还等什么呀?快让小玉小泉带我们出去看看吧!
小泉:好。咱们这就出发!一起去——
众人:我们的桃花源!
今天的初中生,倘若进入桃花源,或许会欣赏桃源内的生态文明,欣赏桃源人静好的生活方式,因为小国寡民、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的确安逸。但是,我们今天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同样值得称道,值得歌颂。所以,我们不应一味地鄙薄今天而向往古人。在学生改编的剧本中,邀请桃源人一起走出桃源、融入新世界的情节,令人耳目一新。画外音“桃源虽可羡,今朝足风流”的创作则是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体现。
三、有助于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剧本创作,是有效的语言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桃源新话》剧本组在创作初期,首先铺设故事背景,设计主要情节及戏剧冲突,接着确定主要人物,设定人物形象特征,拟写符合人物身份的台词以及必要的舞台说明。如何把文学的语言、戏剧的语言、古汉语有机结合,是剧本组创作需解决的重点与难点。
为了贴近背景,体现桃源人和新时代中学生的语言特点,剧本在桃源主要人物出场时都设计了唱词或念白。如:桃源小姑娘小桃出场时的唱词为“世外桃源李小桃,家住仙境乐陶陶。良田美池桑竹处,阡陌交通鸡犬闹。洞中千年乐逍遥”。桃源渔人出场的唱词设计为“我是打鱼王老汉,今年虚岁五十三。好竹连山笋儿美,桃溪绕村鱼儿鲜。日长人闲悠悠乐,不在仙境在桃源”。这样的唱词优美典雅,交代了人物身份,进行了必要的铺垫,有的是根据歌曲改编,有的化用诗句,有的结合场景,力求形式的工整、声韵的优美、舞台的艺术效果,体现了学生在字斟句酌中对祖国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解。
在锤炼语言的过程中,剧本一改再改。单是第一幕初中生小玉、小泉的出场,剧组就斟酌颇久。因为在短暂的出场中,演员既要通过表演在最短时间里向观众介绍故事的背景,又要力求简洁不拖沓,还要为下面的情节做必要的铺垫,对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下面是对其中一例的修改:
(舞台一角,小泉手拿地图与眼前之景比对,小玉气喘吁吁地跟上。)
小泉:(招呼小玉)快点儿,我好像找到桃花源了!
小玉:你这找的地方对吗?上回咱们班春游的时候春游那回(1)你就迷路了!
小泉:应该没错了,你看那儿还有桃花林呢!
小玉:这儿真的是桃花源?
小泉:肯定没错。这儿真是桃花源!(转向观众;同时,小玉转向侧面,拿出手机。)(2)
小玉:(掏出手机打电话作打电话状)妈妈,我和小泉我们真的像武陵渔人一样真的找到桃花源啦!对对对,就是课文书里那个……(3)
(舞台另一角,桃源小姑娘出场。)
第一处修改,较原稿更简洁,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也考虑到观众的听觉感受,不拖沓。第二处修改,将无意义的重复“肯定没错”变为有意义的反复“这儿真是桃花源”,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了找到桃花源的喜悦,一问一答中,也展现了舞台效果,并补上了必要的舞台说明——“拿出手机”这个细节既体现了现代人的身份,也为后来第二幕“现代人离不开这只‘机’”的情节做铺垫,体现出手机是一个重要的道具。第三处的改动同样是更简洁,更符合舞台语言的要求。在修改剧本的过程中,学生边演边改,多次推敲,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经验,提升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
四、有助于文化传承与理解
戏剧改编与表演,从雕琢文辞到走上舞台,学生经历了剧本创作、演员选拔、现场排练、后期舞美等过程,这是对祖国经典作品的再创作,能够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让学生在活动中认同中国文化,热爱中国文化。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欣赏具有古典美学意义的生活画卷,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景,体味中国古代文人的美学追求;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演绎具有时代意义的“桃花源”。“石头城一叶知秋,玄武湖夏荷依旧……傲石城虎踞,望钟山龙蟠。道不尽城中万户起高楼,悠悠白鹭洲”的唱词,纵览历史,着眼当下,体现了对本地文化的向往与自我肯定。“桃源未必居世外,今天的世界更精彩”的时代强音,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体现。
后期组在进行舞台设计时,学生能够阅读文献,参照汉画的样式,制作鸡、鱼等道具;遵循中国古代泼墨写意的山水艺术风格来制作演出背景;查询相关文献资料,为演员定做先秦服装,要求演员出场发型为歪髻;为切合剧情,选取颇具古风的背景音乐,诸如《浣纱歌》《黄帝颂》《成都》《China-E》。在道具准备、背景布置、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学生多方面了解传统文化,并力求将民族文化中的审美心理和价值取向通过舞台表现出来。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组织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戏剧创作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创造性地改编,组建剧组,筹备表演,设置舞台,演绎经典,不仅能兼顾戏剧的文学要素、表演要素和技术要素,更能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文化的传承与理解,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